高考超常发挥很少,失常发挥更多,如果能做到正常发挥就是非常不错结果。
试题难度大幅变化往往最容易造成高考成绩的大幅度洗牌。
进入高三后,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开始趋于稳定,到一模二模更有成绩基本定型的感觉,在于平时考试中各学科试题难度会趋于平稳,不同学生强弱科分差值并不会太大,比如A和B两个差不读哦的学生,A的数学和物理各强出20分 B的语文英语各有20分的优势。
但高考试题难度变化较大,特别容易和特别难的状况都有可能出现,比如今年数学和物理试题特别容易,语文和英语学科区分度却很高,使得A的理科优势缩水,而文科劣势放大。
这种情况下,考的差的学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失误,但又不是其真实水平,不是发挥不好,而是无从发挥,如果心理因素导致的发挥偏差是个案,这样因不同学科难度和区分度的原因,反而是最主要的原因。
各学科均衡的学生,相对发挥更为稳健,单科试题难度的影响较小,身体状态的调节,往往比心态的影响更明显。
高考很重要,压力也很大,但这些孩子毕竟曾经经历过中考的五五分流,且又增长了三岁,有着更强的心理素质,其紧张往往在可控的范围之内,真正影响学生的临场状态的,反而更多是身体状态。
高中高强度的学习,使得很多学生的体力精力消耗到极限,如果到高中未能及时调整,在压力巨大的考场上,往往就会难以集中注意力,显得力不从心,这并不只是紧张,而是身体机能对于这种高强高压环境的不适应
因此高中三年努力学习因然重要,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同样重要,尤其是最后冲制阶段的劳逸结合,保持做题状态下将身体调整至更好的状态,往往比多刷两道题自更为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