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鼻炎是肺寒结冰,脾阳只剩一滴了!这个中成药才是扶正鼻祖

大家好,我是赵淑萍。

孩子得了鼻炎,家长来看诊特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家孩子这是寒还是热?

  • 鼻塞、流清涕、打喷嚏;
  • 换季、受寒发作或加重;
  • 早晚情况严重,中午比较轻,冬天严重夏天轻;
  • 伴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症状;
  • 舌苔白腻。
  • 鼻黏膜颜色较红,咽红,可能会伴有咳嗽、咽痒、口干、烦热等表现;
  • 容易并发鼻出血、鼻甲肿大、嗅觉减退等症状;
  • 流黄鼻涕或者黄白相间、黄绿色、黄中带血丝的鼻涕,质地较黏稠;
  • 呼吸时感觉气息灼热,鼻塞时轻时重,容易左右交替;
  • 喜冷饮,大便干结,易便秘,舌质红,苔黄。
鼻炎是肺寒结冰,脾阳只剩一滴了!这个中成药才是扶正鼻祖

有些孩子,鼻炎时间久了,会形成上燥热、中虚堵、下虚寒的体质。用寒凉的药,孩子立马就拉肚子,鼻涕也流得更凶;换上偏温热的药,孩子立马就又流鼻血、口臭、便秘。

门诊上最常见的还是寒症鼻炎,但不管是哪种鼻炎,调理的重点都是四个字——肺脾同调!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鼻炎调理思路,家长们在以后的求医路上可做参考,少走弯路。

鼻炎是肺寒结冰,脾阳只剩一滴了!这个中成药才是扶正鼻祖

就像这个男孩,8岁,典型的过敏体质,对螨虫、花粉、动物皮毛都过敏,刚过完4岁生日就确诊过敏性鼻炎。妈妈说已经特别注意了,但鼻炎就是雷打不动,到季节就反复。

看诊半个月之前,孩子不小心受寒,鼻炎又爆发了。这次特别严重,之前用过的药都不管用了,鼻涕由清水变得粘稠,呈黄绿色,鼻塞也比之前厉害,已经闻不到味了,晚上睡觉能明显听到喉咙有痰的声。

我见孩子穿着比寻常孩子厚,一问,果然怕冷,晚上总出虚汗。舌头是淡红色,舌苔薄白。

鼻炎是肺寒结冰,脾阳只剩一滴了!这个中成药才是扶正鼻祖

诊断为肺脾气虚夹痰,结合孩子情况,给开了补肺丸合二陈丸加减。

并嘱咐家长监督孩子别吃油炸刺激性食物,多运动。

服药14剂,孩子鼻子已经完全通了,嗅觉一周前就恢复了,只还有鼻涕没有彻底解决。

后续调方搭配中药膏方,系统地调理体质,孩子不仅鼻炎好了,抵抗力也明显提高。

鼻炎是肺寒结冰,脾阳只剩一滴了!这个中成药才是扶正鼻祖

我的思路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这孩子夜间有明显痰声,再加上鼻炎日久,本就肺脾气虚,所以,调理上以脾肺为中心。

所以,我选择了健脾祛湿、补肺益气的二陈丸和补肺丸来加减。

其中辛夷、细辛、苍耳子等通窍祛痰,法半夏燥湿化痰;黄芩清上焦郁热;茯苓、白术等健脾益气;五味子敛肺、桑白皮泻肺、紫菀润肺;桔梗载药上行;熟地、党参、黄芪,扶助正气。

诸药合用,肺脾肾同补,正气足,鼻炎消!

鼻炎是肺寒结冰,脾阳只剩一滴了!这个中成药才是扶正鼻祖

夏季调理孩子体质正当时

如果鼻炎比较重的孩子,或者到了秋冬季节,特别容易感冒咳嗽,趁着夏季调理好孩子的体质,。

1

健脾胃——捏脊

双手半握拳,两食指抵小儿脊骨上方,拇指需保持垂直,自尾骨端的长强穴位开始捏、拿、推、捻,一直沿督脉向上至大椎穴。

通常一共捏七遍,捏到第六遍时,向上提捏一遍,最后在脾俞穴、大肠俞穴、肾俞穴按揉20—30下便可。

作用: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

鼻炎是肺寒结冰,脾阳只剩一滴了!这个中成药才是扶正鼻祖

2

补阳气——至阳穴

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背部的脊柱是督脉的所在,督脉主一身阳气,被称为“阳经之海”。所以,想养阳,可以从后背开始。

至阳穴就在后背,是补阳气的最佳穴位。按揉至阳穴,有振奋全身阳气、疏通经络的作用。

鼻炎是肺寒结冰,脾阳只剩一滴了!这个中成药才是扶正鼻祖

3

促消化——摩腹

“顺泻逆补”,摩腹的方向、力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泻法,消积为主,可以用于便秘、腹胀、厌食、伤食泄泻;

补法,健脾为主,多用于脾虚寒湿型的腹泻等;

平补平泻,有消食和胃、强壮身体的作用。

鼻炎是肺寒结冰,脾阳只剩一滴了!这个中成药才是扶正鼻祖

4

长高-身柱穴

身柱穴除了可艾灸之外,按摩刺激的效果也很好。艾灸可隔一天做一次,每次5分钟,按摩可每天进行,坚持2~3个月,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

鼻炎是肺寒结冰,脾阳只剩一滴了!这个中成药才是扶正鼻祖

(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中医##育儿##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