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之中,不乏一些头脑清醒,且十分有智慧的人物,提起智囊,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智多星吴用。
但梁山上真正的智者,却是另有其人,他在梁山最辉煌的时候下了山,却获得了比其他好汉们都要好的结局,此人是谁呢,又为什么抛下在梁山上的一切下山了呢?
跟随晁盖,声名远扬
公孙胜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道士,跟其他纯靠武艺的好汉比起来,他有着更清晰的头脑,也有着一身呼风唤雨的本事,所以在宋江还未上山之前,他在梁山上是很受敬重的。
虽说公孙胜是个出了家,本不该再问俗世的道士,但他到底是看着天下满目疮痍,贪污受贿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自己心中的那一股热血难以扑灭,最终还是选择了出世。
在黎明百姓都吃不饱的时候,价值难以估量的生辰纲竟然还在运送,公孙胜便跟晁盖一起商量着将这生辰纲给截了,他们拿着这笔钱,劫富济贫,岂不是快哉。
这一想法得到了晁盖等人的支持,但是截取了生辰纲,就必然会遭遇到朝廷的追捕,当时四处被通缉的几人无路可去,选择前往梁山。
由于晁盖他们一行人来到梁山之上,原本还算宁静的梁山也开始陷入动荡,当时梁山最早的首领是王伦,但他的本事跟晁盖等人比起来,根本算不上什么。
公孙胜便联合吴用等人一起设计,将晁盖推上了梁山之主的位置上。本就有着一腔热血,想要行侠仗义的公孙胜也顺势在梁山上安定下来,他也成了梁山的元老人物。
可宋江的到来,将公孙胜预想的一切全都打破了,他到底在宋江身上看到了什么,又为何毅然决然下山了呢?
新任领袖,远离中心
公孙胜虽说有着一颗侠义的心,但却只想在梁山这自由的天地里谋事,可让公孙胜意外的就是宋江的到来。
宋江原本做官做的好好的,却因醉酒写的诗句,被认定为有反心,自此成了大宋的罪人。
当时梁山的首领晁盖是真心拿宋江当兄弟,不忍看着他命丧黄泉,所以专门带人,将宋江带到了梁山,保住了宋江的性命。
而宋江在上梁山之前,在江湖之中的名声就很好,很多江湖中人,朝堂中人,都愿意结交宋江这位朋友,在得知他上了梁山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梁山。
此时晁盖看着日益壮大的梁山阵营,心思一根筋的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这是给自己找了个麻烦。
将宋江亲手捧到了自己下位的晁盖,眼睁睁看着宋江在梁山上的威望越来越盛,很多人甚至只认宋江,根本不在乎晁盖这真正的梁山首领,他心里自然是不好受。
公孙胜自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也发现了晁盖比起宋江来,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被宋江推翻也是早晚的事。
聪慧的他也不是没看出来,宋江心里对自己草寇的身份并不认同,说到底他还是想要回归朝廷,为朝廷继续卖命的,单单是这一点,就与晁盖和公孙胜等人的想法完全不同。
后来晁盖身死,宋江顺利接过首领的位置,公孙胜也在这时候逐渐退居到不容易引人注目的位置上,在梁山需要他的时候,他还是会出面。
但今时不同往日,公孙胜在梁山的地位,跟晁盖做首领时完全不同,那时他是核心人物。后来在他有意无意的隐藏下,他逐渐退居二线。
看透了局势的他,究竟是怎样离开梁山的呢?
师命在上,离开梁山
公孙胜在看透宋江想要招安的心思之后,便认识到继续待在梁山不是长久之计,日后梁山必然动荡。
比起想法简单的宋江,公孙胜这位智者看的更加长远,他意识到了招安之后,他们这群草寇出身的人是不可能被朝廷给接纳的,一条路走到黑,必然是悲剧。
靠着他一人之力,是不可能劝住宋江的,而且自己还是晁盖的人,宋江上位之后,对他这位辅佐晁盖的元老,本身就有很多的不满。
与其等着他人挑刺,不如自己先行下山,回归自己的道士生活,所以当时公孙胜寻了由头下了山。
但当时的梁山还需要他,公孙胜也并不是对梁山一点感情都没有。
在梁山众人的再三请求之下,公孙胜还是被他们请回了山中,帮他们最后一次。上山之前他正愁如何再找理由下山,他的师父罗真人却是给了他理由,“送你的兄长回京之后,便回山。”
有了师父的命令,公孙胜在帮了梁山最后一次,在梁山拿下王庆之后,便以师命难违,再加上自己要回去赡养母亲为由,彻底离开了梁山。
这一次他倒是没再受到阻拦,当时梁山众人,正在为自己征战取得的胜利而沾沾自喜,认定将来他们会受到朝廷的嘉奖,根本没有其他的心思去管一个在功劳面前临阵逃离的人。
从这可以看出,梁山众人已经被分封嘉奖蒙蔽了眼睛,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早已经成为了朝廷的眼中钉,朝廷的本意就是借着梁山去打压其他威胁到朝廷统治的势力,等到两败俱伤,梁山再也不足为惧之时,将其各个击破。
等到梁山好汉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晚了,战死沙场的数十人,哪怕是侥幸从战场上回来也是断胳膊的断胳膊,生重病的生重病,即便是宋江这种完好无损回来的,也被朝廷逼迫,走向了死路。
这些好汉们的结局无疑是让人唏嘘的,当初朝廷派人围剿他们梁山,面对梁山强壮的兵马都束手无策,如今却是梁山亲自将捅向自己的刀递给了朝廷,如何不让人伤感。
比起后来遭遇了各种艰难战场,在战场上消耗心力的好汉们,公孙胜这个提前下山的,是他们这些结拜的兄弟之中,下场最好的。
智者并不是少数,很多好汉早就意识到了招安不是什么好事,但聚义堂结拜过后,义字当前,他们对梁山都有割舍不下的情感。
像公孙胜这样,看清了局势之后,不被兄弟义气所裹挟,选择远离纷争的,实在是少数,或许一开始会被很多兄弟谴责,但从结局来看,他的选择一点都没做错。#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参考文献:
《水浒传》:第九十六回 幻魔君术窘五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