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股民又要望而生畏了,行情都已经到了这步田地,各类基金的表现也是毫无起色,如此危局之下 ,据说上半年的私募证券产品还在加紧备案,目前竟然达到了让人目瞪口呆的3396只,这其中又以量化私募类产品独占鳌头,由此可见,一些饱受争议的市场工具当下非但不会被取缔,反而还出现了争相上马的局面!
客观地说,所谓的量化私募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基金机构。它的名称上虽然拥有私募二字,看似与一般的基金公司无异,但它却没有丝毫的增量属性,由于其双向对冲自动化买卖的特征,反而是导致行情出现大幅波动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另外,因为量化机构普遍采用了领先于散户半个身位的T+0交易规则,无论是对信息的快速反应,还是进出时机的把握,一直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作为普通股民,我们纵然是有通天的操作本领,也完全不可能与其进行公平的博弈竞争。
也许有些人会跳出来反驳,说什么华尔街早就是量化机构盛行,为何偏偏要对国内的量化机构指手画脚呢?我认为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才行,千万不要把市场情况迥然不同的两个地方混为一谈。海外市场存在着大量的量化机构确实不假,但相关的监管措施也是跟随配套的,它们的一切运作都被限制在了一个适度的范围里,要想兴风作浪,简直就是难于登天,更别说利用规则制度的漏洞来收割韭菜了。
一般而言,私募证券产品的备案肯定是越多越好,因为它能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流动性。但量化私募一旦大量加入进来,必将造成A股的市场生态紊乱,毕竟不对等的游戏规则只会导致弱肉强食局面的出现。自打A股的量化之风兴起以来,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如果不具备规范引导的前提条件,某些看似先进的理念越盛行,反而越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本次量化私募产品再度占据大头的消息被曝出,同样会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