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TIR运输缘何渐受青睐?

文/本刊记者 郭菲月

6月16日,中国绥芬河至俄罗斯莫斯科的TIR跨境公路货运线路正式开通。此前,5月26日,全国首个经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也已落地喀什磐炬集结中心。去年8月22日,中国-巴基斯坦首票TIR运输业务启动……

TIR(Transport International Router即“国际跨境货物运输”),是根据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规定,基于国际跨境货物运输领域的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开展的跨境公路运输物流模式。持有TIR证、经批准的车辆可在各TIR缔约国之间便捷通关。

大陆于2016年加入了《TIR公约》。据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的数据,自2017年《TIR公约》在大陆正式生效以来,已经有28地启动TIR业务,TIR公路直达运输已从中国直通亚欧30余国。

TIR运输为何越来越受到物流企业及客户的青睐?

TIR运输缘何渐受青睐?

TIR运输与高附加值货物更适配

近年来,大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断深入,货物出口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高附加值货物出口额不断攀升。2023年,大陆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13.92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58.6%。其中,“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9.9%。

高附加值货物正是TIR运输主要服务对象。“TIR运输主要用于一些高货值的产品,比如手机、电脑、精密仪器等。这类产品具有价值高、易损坏的特点。TIR运输能够实现一车到底,全程不换装,能更好地满足客的需求。”近日,华鹏飞股份有限公司跨境物流部运营总监黎静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让越来越的物流企业布局TIR运输业务。2021年,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开始探索布局TIR运输业务,并于2023年9月21日,成功开行了TIR国际公路中俄专线。

“我们目前主要运输的货物包括但不限于锻造件、显示器、机械设备等工业制成品,糖果、服装鞋帽等日常消费品、食品、生鲜果蔬、化工品各类普通货物。”近日,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业务总监张全文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货物发往俄罗斯全境,平均两天一班,随着运力增加年内可实现日班发行。

“我们现在已常态化运营并打造成了全国中俄TIR发运班次最多的品牌产品,可以提供沿海城市到门提货直达客户指定的俄罗斯工厂的服务,为中国企业进入俄罗斯市场提供了安全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后续还将陆续开通中乌、中吉、中哈等专线,加快建设上合TIR特色物流通道。”张全文透露。目前,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累计发运TIR运输车辆超80余车次,出口贸易额6000余万元。

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是TIR运输业务在大陆遍地开花的一个缩影。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TIR运输发展报告》显示,仅2023年一年,11家中国TIR证持证人通过13个内陆及口岸海关共开展了149票TIR作业,其中,出境作业100票、入境作业49票。中国TIR证持证人数量、完成业务量与过去五年相比均有大幅增长。

“一车到底”提升时效、减少货损

除了TIR运输,跨境公路运输还有两种类型。黎静表示,一是境内车辆把货物运到边境口岸进行换装,再通过境外车辆运送至目的地。二是租用集装箱通过平板车运输至边境口岸通过吊柜的方式换到境外的平板车上再完成后续运输。

与其它两种跨境公路方式相比,TIR运输具有多重优势。后者不仅具备公路货运的灵活性,且比传统跨境公路运输拥有更高的时效。TIR系统通过国际担保链减少了货物在边境的等待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与传统的跨境公路运输相比,TIR运输能做到全程不倒装、不卸货,降低了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据悉,使用TIR证进行通关,从喀什前往中亚及欧洲等国可降低通关时间30%以上,通关时间将减少0.5至6天,同时减少15%的运输成本。“沿途不开箱也不拆封,直接送达目的地,这就保证了时效。我们的车辆从青岛到莫斯科大概需要7天左右。”张全文告诉记者。

与其他类型的运输方式相比,TIR运输模式也展现了优势。黎静举例讲到,从深圳到莫斯科,同样的一公斤货物,成本上来看,空运要三十多块钱,而卡车运输只要六七块钱。从时效上来看,空运运输的货物往往会送至一些主流机场,再由普通车辆运送至目的地。整体来看时效大概在7到10天左右。公路运输需要13天,时效相差3到4天,而跨境公路运输的成本比空运成本要低四五倍左右。TIR运输比普通的卡车运输还要再快2到3天,可以相对弥补传统跨境公路运输在时效上的不足。

而对于一些生鲜蔬菜等货物,TIR运输也展现出自身的优势。TIR运输由于中途不进行换装,生鲜类产品可以一直处于恒定温度,这可以减少生鲜的货损率。并且可以凭借更高的时效将生鲜果蔬运送至目的地,相对延长生鲜果蔬在货架上的摆放时间。1月23日,上合示范区首次发运TIR冷藏集装箱车辆。张全文告诉记者,“原来这些水果蔬菜的运输要花费十几天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后在货架上大约摆放三天左右,而使用我们的TIR车冷链运输,大约7天左右到达,这就可以使生鲜果蔬的摆放时间在原有的三天基础上再延长几天,有利于其销量的提升。”

多重机遇提速TIR运输发展

近年来,大陆对跨境公路运输愈加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其中不少涉及到TIR运输。2019年9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推进跨境道路运输便利化;2021年 8月,《关于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由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各地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支持基于《国际公路运输公约》(TIR公约)的国际道路运输业务发展,推动运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此外,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跨境公路运输需求的增加,而TIR运输也因其具备的多种优势获得跨境电商商家的青睐。“近年来,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得很快,比如俄罗斯的ozon等电商平台的崛起为TIR运输提供了机遇,大陆的一些卖家也对此类平台比较感兴趣,而且,我们所在的上合示范区打造了‘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其中入驻的企业也有TIR的业务需求。因此我们也在积极打造跨境电商运营的TIR运输线路。”张全文告诉记者。

再者,由于红海危机俄乌冲突等国际因素的影响,大量集装箱船绕航,不仅降低了运输时效,运价也随之飙升。受此影响,许多企业逐渐开始探索其他可以替代海运的补充运力,公路运输成为许多企业的新选择。黎静讲到,“受红海危机的影响,海运价格上涨,舱位紧张,这时公路运输就可以作为一个补充运力,这在客观上提升了跨境公路运输的需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一些问题制约着TIR运输的进一步发展。“TIR运输需要办理国际道路运输资质,并在海关备案,司机也需要办理签证。而TIR司机门槛较高,普通货车司机由于语言不通、适应能力不足等因素,无法胜任TIR运输的工作,大陆从事TIR运输的司机还处于一种短缺状态。目前,传化的TIR运输车队配备了65辆TIR运输车,并定期开展对一百多名司机的培训。”张全文表示。此外,政策法规导致的市场供需的变化、跨境贸易壁垒、运输成本的波动等,也阻碍了TIR运输业务开展。

有望成为国际公路货运市场重要载体

未来,TIR运输会朝着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张全文认为,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应用,TIR运输将实现更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物流理念的推广,TIR运输也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TIR运输业务的下一步发展,张全文表示,“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跨境公路运输网络,与更多沿线国家的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优化运输线路,减少中转环节,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此外,积极引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通过构建智能化的运输管理系统,实现对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预测和优化,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跨境公路运输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面临多种复杂的风险和挑战。对此,张全文表示,传化国际陆港将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确保TIR运输过程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等各方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境贸易中的风险和挑战。

据悉,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中吉乌TIR运输产品即将上线。TIR运输也将成为大陆国际道路货物运输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载体。(本文刊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4年第13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