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郭菲月
6月16日,中國綏芬河至俄羅斯莫斯科的TIR跨境公路貨運線路正式開通。此前,5月26日,全國首個經IRU認證的TIR集結中心也已落地喀什磐炬集結中心。去年8月22日,中國-巴基斯坦首票TIR運輸業務啟動……
TIR(Transport International Router即“國際跨境貨物運輸”),是根據聯合國《國際公路運輸公約》規定,基于國際跨境貨物運輸領域的全球性海關便利通關系統,開展的跨境公路運輸物流模式。持有TIR證、經準許的車輛可在各TIR締約國之間便捷通關。
大陸于2016年加入了《TIR公約》。據國際道路運輸聯盟(IRU)的資料,自2017年《TIR公約》在大陸正式生效以來,已經有28地啟動TIR業務,TIR公路直達運輸已從中國直通亞歐30餘國。
TIR運輸為何越來越受到物流企業及客戶的青睐?
TIR運輸與高附加值貨物更适配
近年來,大陸産業結構調整和更新不斷深入,貨物出口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高附加值貨物出口額不斷攀升。2023年,大陸高附加值的機電産品出口13.92萬億元,占出口總值的58.6%。其中,“新三樣”産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同比增長29.9%。
高附加值貨物正是TIR運輸主要服務對象。“TIR運輸主要用于一些高貨值的産品,比如手機、電腦、精密儀器等。這類産品具有價值高、易損壞的特點。TIR運輸能夠實作一車到底,全程不換裝,能更好地滿足客的需求。”近日,華鵬飛股份有限公司跨境物流部營運總監黎靜在接受《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
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讓越來越的物流企業布局TIR運輸業務。2021年,傳化(上合)國際物流港開始探索布局TIR運輸業務,并于2023年9月21日,成功開行了TIR國際公路中俄專線。
“我們目前主要運輸的貨物包括但不限于鍛造件、顯示器、機械裝置等工業制成品,糖果、服裝鞋帽等日常消費品、食品、生鮮果蔬、化工品各類普通貨物。”近日,中國傳化(上合)國際物流港業務總監張全文接受《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貨物發往俄羅斯全境,平均兩天一班,随着運力增加年内可實作日班發行。
“我們現在已常态化營運并打造成了全國中俄TIR發運班次最多的品牌産品,可以提供沿海城市到門提貨直達客戶指定的俄羅斯工廠的服務,為中國企業進入俄羅斯市場提供了安全高效的物流解決方案,後續還将陸續開通中烏、中吉、中哈等專線,加快建設上合TIR特色物流通道。”張全文透露。目前,傳化(上合)國際物流港累計發運TIR運輸車輛超80餘車次,出口貿易額6000餘萬元。
傳化(上合)國際物流港是TIR運輸業務在大陸遍地開花的一個縮影。中國道路運輸協會釋出的《2023中國TIR運輸發展報告》顯示,僅2023年一年,11家中國TIR證持證人通過13個内陸及口岸海關共開展了149票TIR作業,其中,出境作業100票、入境作業49票。中國TIR證持證人數量、完成業務量與過去五年相比均有大幅增長。
“一車到底”提升時效、減少貨損
除了TIR運輸,跨境公路運輸還有兩種類型。黎靜表示,一是境内車輛把貨物運到邊境口岸進行換裝,再通過境外車輛運送至目的地。二是租用集裝箱通過平闆車運輸至邊境口岸通過吊櫃的方式換到境外的平闆車上再完成後續運輸。
與其它兩種跨境公路方式相比,TIR運輸具有多重優勢。後者不僅具備公路貨運的靈活性,且比傳統跨境公路運輸擁有更高的時效。TIR系統通過國際擔保鍊減少了貨物在邊境的等待時間,提高了運輸效率。
與傳統的跨境公路運輸相比,TIR運輸能做到全程不倒裝、不卸貨,降低了運輸成本和時間成本。據悉,使用TIR證進行通關,從喀什前往中亞及歐洲等國可降低通關時間30%以上,通關時間将減少0.5至6天,同時減少15%的運輸成本。“沿途不開箱也不拆封,直接送達目的地,這就保證了時效。我們的車輛從青島到莫斯科大概需要7天左右。”張全文告訴記者。
與其他類型的運輸方式相比,TIR運輸模式也展現了優勢。黎靜舉例講到,從深圳到莫斯科,同樣的一公斤貨物,成本上來看,空運要三十多塊錢,而卡車運輸隻要六七塊錢。從時效上來看,空運運輸的貨物往往會送至一些主流機場,再由普通車輛運送至目的地。整體來看時效大概在7到10天左右。公路運輸需要13天,時效相差3到4天,而跨境公路運輸的成本比空運成本要低四五倍左右。TIR運輸比普通的卡車運輸還要再快2到3天,可以相對彌補傳統跨境公路運輸在時效上的不足。
而對于一些生鮮蔬菜等貨物,TIR運輸也展現出自身的優勢。TIR運輸由于中途不進行換裝,生鮮類産品可以一直處于恒定溫度,這可以減少生鮮的貨損率。并且可以憑借更高的時效将生鮮果蔬運送至目的地,相對延長生鮮果蔬在貨架上的擺放時間。1月23日,上合示範區首次發運TIR冷藏集裝箱車輛。張全文告訴記者,“原來這些水果蔬菜的運輸要花費十幾天的時間,到達目的地後在貨架上大約擺放三天左右,而使用我們的TIR車冷鍊運輸,大約7天左右到達,這就可以使生鮮果蔬的擺放時間在原有的三天基礎上再延長幾天,有利于其銷量的提升。”
多重機遇提速TIR運輸發展
近年來,大陸對跨境公路運輸愈加重視,出台了一系列檔案,其中不少涉及到TIR運輸。2019年9月,《交通強國建設綱要》要求,推進跨境道路運輸便利化;2021年 8月,《關于進一步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由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和各地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支援基于《國際公路運輸公約》(TIR公約)的國際道路運輸業務發展,推動運輸便利化水準不斷提升。”
此外,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也促進了跨境公路運輸需求的增加,而TIR運輸也因其具備的多種優勢獲得跨境電商商家的青睐。“近年來,中俄跨境電商貿易發展得很快,比如俄羅斯的ozon等電商平台的崛起為TIR運輸提供了機遇,大陸的一些賣家也對此類平台比較感興趣,而且,我們所在的上合示範區打造了‘絲路電商’綜合服務基地,其中入駐的企業也有TIR的業務需求。是以我們也在積極打造跨境電商營運的TIR運輸線路。”張全文告訴記者。
再者,由于紅海危機俄烏沖突等國際因素的影響,大量集裝箱船繞航,不僅降低了運輸時效,運價也随之飙升。受此影響,許多企業逐漸開始探索其他可以替代海運的補充運力,公路運輸成為許多企業的新選擇。黎靜講到,“受紅海危機的影響,海運價格上漲,艙位緊張,這時公路運輸就可以作為一個補充運力,這在客觀上提升了跨境公路運輸的需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一些問題制約着TIR運輸的進一步發展。“TIR運輸需要辦理國際道路運輸資質,并在海關備案,司機也需要辦理簽證。而TIR司機門檻較高,普通貨車司機由于語言不通、适應能力不足等因素,無法勝任TIR運輸的工作,大陸從事TIR運輸的司機還處于一種短缺狀态。目前,傳化的TIR運輸車隊配備了65輛TIR運輸車,并定期開展對一百多名司機的教育訓練。”張全文表示。此外,政策法規導緻的市場供需的變化、跨境貿易壁壘、運輸成本的波動等,也阻礙了TIR運輸業務開展。
有望成為國際公路貨運市場重要載體
未來,TIR運輸會朝着更加智能化、綠色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張全文認為,随着物聯網、大資料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應用,TIR運輸将實作更高效的資訊化管理和智能化決策。同時,随着環保意識的提高和綠色物流理念的推廣,TIR運輸也将更加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對于TIR運輸業務的下一步發展,張全文表示,“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跨境公路運輸網絡,與更多沿線國家的合作夥伴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通過優化運輸線路,減少中轉環節,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此外,積極引進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通過建構智能化的運輸管理系統,實作對運輸過程的實時監控、預測和優化,提高運輸效率和服務品質。”
跨境公路運輸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面臨多種複雜的風險和挑戰。對此,張全文表示,傳化國際陸港将加強風險管理,建立健全風險預警和應對機制,確定TIR運輸過程的安全和穩定。同時,加強與政府、行業協會等各方的合作,共同應對跨境貿易中的風險和挑戰。
據悉,傳化(上合)國際物流港中吉烏TIR運輸産品即将上線。TIR運輸也将成為大陸國際道路貨物運輸市場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和載體。(本文刊載于《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202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