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今日听碟#刘以达《麻木》

作者:爱地人
#今日听碟#刘以达《麻木》

因为已经有了《歌唱上海》的介绍,后来又买了《失而复》的重刻版,所以一开始没想到买到《日本唱片书》系列这个"麻木不仁"。不过,后来在工作清单上,发现还有两条奖金赛道,所以对于奖金,还是进了坑。

香港《环球音乐》这次重刻了不少《日本唱片》,还发行了各种单行、套版,归根结底,是曾经被日本的香港唱片引入的,经过重新镌刻后又回到香港。这听起来很曲折,但没有人会为了钱而惹上麻烦。

日文版的唱片,一直都是集好产品为一体的,除了坚实的材质(包括唱片盒),演绎细致,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首歌的传统。在购买欧美唱片之前,有时看到日文版总要重复一个,是因为日文版有欧美版的Bonus Track。

据说这个来源是因为早期的日本唱片在北美和欧洲的价格都比原来的唱片贵,所以为了保护日本的进口产业,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这本刘亦达作品集《麻木》,与其说是香港本地版(包括内地版),不如说是胡亦伟和刘亦达的《海星》的混音版。后者,其实就是英文版的《一身汗》。

这本香港版重新镌刻的《日本唱片册》的《麻木不仁》,也是日文版传统日文翻译的歌词,以及日文专辑和艺人,重新刻字在一起。整张专辑的序言由北仲正完成,而日文歌词则由于胜长子(第二张林则雄)翻译。

从日本混杂的汉语,大概也能听懂介绍,或者很细致,给人的感觉不可思议,原来像刘亦大这样的香港独立音乐人,当时在日本有这样专业的专家,可以进行专业的推荐。

说起《麻木不仁》,这张专辑可以说是刘亦达的个人合集,除了自己唱的三首歌外,剩下的都是中国大陆、香港和一位来自日本的歌手来完成的。

然而,和一般音乐人的合集,只是写了一些歌,让不同的歌手唱得不一样,这看似联合制作的《麻木不仁》,似乎更像是一张专辑,因为它在音乐文本和音乐朝向两个纬度,其实有一个共同的概念。

在音乐文本中,《麻木不仁》其实是一张讨论人与宇宙、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关系的专辑,充满了启示录的感情、内省与内省,甚至还有一些哲学上的见解。

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专辑浩瀚的音乐主题,这张专辑在独立摇滚的框架下,也融入了大量的民族音乐元素,以及西部地区等地的音乐元素,在音乐的开放性上,不仅在当时的香港音乐界, 具有超现实的视觉和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世界音乐"的概念。

例如,Aijahan Ai Duniya的Escal(唉,世界是阿拉斯人类)的"Aijahan Ai Duniya"是典型的独立摇滚和西方元素,而庞大的"Out of It"则将佛教元素融入独立摇滚中,这是专辑的两个实验元素之一。

刘亦达自己演唱的《一身汗水》,也是我认为刘亦达个人独唱的一首,最好听一首,可以称为他的声乐代表作品。《安斯坦和普罗米修斯的梦》中的达叔叔是处在音线的发音模式中,而神就像一个黄色的名字,像一个哑巴到无法形容的黄色名字。《花式水之噩梦》最被洗脑的部分,就是歌剧女声的吟唱,整部作品在歌剧摇滚的基调上有着非常奇特的味道。

而这部作品中的女声,其实也是前"金保利"签约的女歌手,也是从北京南漂流到香港培养女歌手的。

别担心,她不是王飞,她叫周影。

除了担任全职制作和部分吉他外,刘亦达在这张专辑中,还完成了喀什三弦、姚、二胡等民族乐器,真是个奇特的天才。尤其是二胡的使用,在专辑的许多作品中,简直是游刃有余。

此外,专辑的另一位吉他手,也是当时的"刘亦大官校"罗一清,也是专辑的联合制作人。这张专辑的贝斯手,是著名的"思门青"——一篇单品。

后来成为单丽文夫人的胡伟伟是这张专辑最大的亮点之一。《我的神》和《我有》是胡伟的声乐作品,当她的时候,音线也是邪恶的,也是明暗的,可塑性相当强。而胡伟的表演感另类流行音乐,相比于前期刘亦达对王红的"风格依然",显然没有文化和地域的异化感。

这张专辑还有一首歌,两个版本,中文版名为Meteor和The Galaxyy Way of Tears的日语版本。

《流星》是王飞的作品,这首歌其实早在一年前推出的《麻木不仁》专辑中,就已经收录在王飞的《Di-Dar》专辑中,但那是电声版。

而包括在"不敏感"的"流星"中,采用原声吉他加上主体的处理,整体更亮。最好的作品,还是王飞给自己的和声。这种和声,就像和声一样,就像是重新唱唱,而不仅仅是和弦级别的和声,或者是两种不同音调、两种不同情感的合作。可以说是一个人分成了两个角落,但更像是一个人分裂了双方的矛盾,在音乐上的重组。

中岛花王朝的《泪河系》虽然使用了儿童的声音,但像许多艺术作品中出现的一些病态的图像,总能感受到这个孩子的声音,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氛围。

"麻木不仁"由"非池"厂牌,也是香港"泡利金唱片"总裁郑东汉,指示陈小宝开设一家主营独立音乐厂品牌,厂长是陈小宝,音乐总监是刘亦达。

《Non-Pool》成立后,我们签约了胡薇薇、丁飞飞(丁薇姐姐)、小子先生(日本)、《异形》(马来西亚)、碧昂丝的《单飞》等音乐人。从商业上讲,这是一次失败,但它留下了像Numbness和Third Eye(郑伟)这样的优秀专辑,这也配得上工厂的名字。

#今日听碟#刘以达《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