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年,1397年,白莲教起义。
陕西、四川等地少数民族跟随响应。
1396年,大旱。
洪武三十年(1397)正月十二日,汉中府沔县县吏高福兴以及民人田九成、僧人李普治率众起义。
沔县—陕西省汉中市西部勉县。
田九成,羌族,宁羌卫人,幼年家境贫寒,无以生计,进入秦岭南麓云雾寺剃度为僧。洪武末年,政乱民困,加之山区荒僻,汉羌杂居,连年灾荒,人心思变。田九成啸聚灾民,反叛朝廷。
田九成联络沔县县吏高福兴、僧人李普治、黄金刚奴、何妙顺等以白莲教义组织教徒,揭竿而起。
田九成自称“汉明皇帝”,建元“龙凤”;高福兴自称“弥勒佛”,黄金刚奴、何妙顺号称“天王”
这事儿被汉中府沔县的县教谕王璞知道了,他告诉了汉中卫,卫所就派兵捉拿了李普治。
随后高福兴、田九成等人率领起义军进入沔县后河及土门,聚集了上千人,陕西和四川的少数民族先后响应。
朝廷得知消息后后,立即诏令征西将军耿炳文和郭英率领陕西、四川的军队围攻。又命令秦王朱尚炳训练士兵,修缮武器,时刻巡逻,以防不测,要警惕不懈。
耿炳文,濠州(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的老乡,管军总管耿君用之子,耿炳文早年承袭父职,屡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历任总兵都元帅、大都督府佥事等职,后来跟随常遇春、徐达攻打大同、陕西等地,屡立战功;之后以军功封长兴侯。燕王朱棣起兵叛乱,朱允炆以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讨伐朱棣。不久却兵败真定(河北正定)。
郭英是朱元璋的老乡,十八岁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1384年封爵武定侯,他难得的得以善终的功勋人员。
朱尚炳为朱元璋孙子,秦愍王朱樉长子,母亲为邓氏为功勋卫国公邓愈的女儿,朱尚炳1395年袭爵,没两年就有白莲教起义,给他难堪,很郁闷。
1397年十四日,汉中卫派兵捉拿高福兴,军队驻扎在阳平关的土门,起义军大量聚集,号称天王的何妙顺突出迎战,没想到明朝官兵,这么不禁打,官兵溃败,然后起义军进入略阳,焚烧了县衙,杀死了知县吕昌、执教谕吕诜。
随后起义军又西渡白水,攻打徽州(甘肃徽县),这里是宁羌卫驻地。官兵们负隅顽抗,可惜也没挡住起义军,城破后,焚烧了徽州官署,又杀了学正颜叙彬。起义军的行动战果,一时威震秦陇地区,少数民族等劳苦民众闻风来投靠。
朝廷将领耿炳文、郭英奉命分别驻扎在文县、沔县,然后又派遣陕西都指挥佥事吴旺率领一万五千人,四川都指挥佥事俞琪率领一万八千人等,分路追捕起义军。
这次白莲教起义,引起了朝廷震惊,看朝廷的安排就知道有多么愤怒了,明初那些功臣,到这时候剩下的已经不多了,朝廷还是派出了耿炳文、郭英,可见对这次起义有多么重视。
经过几个月的追捕行动,到1397年九月初一,最终因双方众寡悬殊,起义军接连战败,退守后河(宁强县城西南后河村),高福兴无处可逃被俘。
田九成撤至原根据地马面山,收罗残部继续对抗朝廷,然后深挖沟、筑高垒,但是也挡不住势如潮水的官军,双方都死伤惨重。到了秋季九月份,天气开始有点凉爽,起义军缺衣少食,加上箭矢耗尽,也没力气再战了,田九成以及部众被俘4000多人,朝廷下令只杀同谋者,那些被胁迫参与都释放。
起义军被剿灭后,朝廷把汉中卫所属的右千户所迁移到沔县屯守。朝廷另派遣指挥姜观在1398年把宁羌卫衙由徽州迁往羊鹿坪(宁强县城)筑城池、建官府。从此以后,宁羌卫成为汉中西部军事重镇。
金刚奴(黄金刚奴、王金刚奴)为阶州(甘肃省武都县)人。
这家伙绝对是一个白莲教高层,他从明初就加入了白莲教,一直进行秘密传教,他对于危险的感知非常强,起义失败后,他没有被抓到,而是继续进行秘密活动,直到1409年才被逮捕。
别看朱元璋起家是就是明教,而且还在明教总坛待了五、六年,但是随着身份地位的提高,又有心思建国,当然要和明教分道扬镳了,在建国之前,朱元璋就开始攻击明教了,建国后,秘密逮捕明教,大明律法规定如下
“妄称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会,一应左道乱正之术。或隐藏图像,烧香惑众,夜聚晓散,佯修善事,煽惑人民。为首者绞,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虽然这次起义军时间多,但是对明朝廷触动很大,从侧面证明朱元璋的大明朝问题很多,卫所官军很战斗力很差,锦衣卫的情报很差,朝廷正规军也不怎么样,少数民族归属感不强,加上此前的大旱,以及白莲教徒的鼓动,造成了这次起义。
其实在朱元璋洪武年间,这不是第一次起义,在之前已经有起义了,只不过没有像这次规模大,范围广而已!
这次白莲教起义,个人感觉背后指使就是金刚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