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够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公映宣传海报

2014年,第一次看,笑得前仰后合,因为那是司徒耀祖(郑凯饰演)的故事。

当年豆瓣评分5.5,一片骂声。

骂演员,主角郑凯正当红,怎么出演这么烂的片子。

骂导演,导的啥玩意儿,有些地方毫无逻辑性,驴唇不对马嘴。

骂制片,这种剧本都看得上,活该赔钱。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2024年,再去看,笑不出来了。

发现影片中的主角,原来是我自己。

十年后,细看台词,觉得字字玑珠,一语成谶,直指当下。

整部片子讽刺力度之大,如不是以北宋为背景,放到今天不可能过审。

之所以能够翻红,正应了大作家当年明月那句话,“你要看一个东西有没有价值,就看它存在了多长时间”。

故事开篇

主人翁司徒耀祖,生活在北宋年间,一个典型的小镇青年。

有一天,他突然开悟,发现了一个惊人事实:从小不如你的人,长大后过得比你好。甚至还羞辱自己。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他不甘心。

为了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司徒耀祖从家乡河间府到了国都汴京。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看到威武雄壮的守门士兵,车水马龙的闹市街道。司徒耀祖认为,这里就是梦想起飞的地方。

机缘巧合下,司徒耀祖为歌姬二丫打抱不平,伸张正义,遇到了张二河的公子张鼎鼎。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跟大家插一句啊,有人说,剧中的张二河有很多种隐喻。

因为成语“张冠李戴”,而“二河”和“双江”同义。

再加上,该电影上映于2014年,而知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后改名为“李冠丰”),于2013年2月22日,因涉嫌轮奸案被刑事拘留,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以强奸罪判处李冠丰有期徒刑10年。

所以,有人解读剧中“张二河”,实际上是内涵“李双江”。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笔者认为,这样的解读,完全是个人意淫。电影娱乐本就身处江湖之中,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明显得罪圈内大佬的行为,该片的制片人是万万不敢的。只不过嘴长在别人身上,制片方也拦不住。

言归正传。

故事发展

来到了汴京,先要找个地方落脚。这么尴尬的租房经历,不知道你们经历过没有。

视频加载中...

最后,还是租了这间破烂不堪的小屋,司徒耀祖开始忙着考取功名。

考试开始,考生们都偷偷作弊,把提前写好文章拿出来交差。考官让所有的考生写下自己的籍贯和出身。

司徒耀祖拉肚子,在上厕所时候,无意间发现了阅卷的秘密。王侯将相家庭出身孩子的考卷都保留,普通家庭出生孩子的考卷全都送去柴房引火。

阅卷人对普通出身的人嗤之以鼻,认为都是不入流的东西,应该认命,而不是企图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科举失败。司徒耀祖只能开始找工作。

要么要求具备相关工作经验,要么要有武进士的学历。

最后,录取了戏院的保安职务,他蛮不甘心,认为自己出身名门正派。

与同事闲聊才发现,原来名门正派的甚多,有武当派、峨眉派、崆峒派等等。卷得不要不要。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经过一番努力,司徒惊喜的发现,自己离梦想又远了一步。

经过一系列的挫折,司徒耀祖精神崩溃了。

但是,他还是不甘心,于是用掷铜板的方式决定自己的去留。

铜板扔出去之后,掉在地上。司徒一路追逐,阴差阳错,来到了御史台。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司徒耀祖看到很多人告状的人,他想,这就是上天对他的启示,不退缩不回避,直面不公的朝政,发出自己微弱的呐喊,一个人的声音虽然微弱,但是终将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讽刺的事情再次出现。

御史台出来的官兵,不由分说,对告状的百姓一顿输出,司徒光宗看不下,出手教训了官兵,把官兵们打的落花流水。

领头的官兵对百姓说,你们谁能够拿下他(司徒耀祖),你们的案子,老爷第一个办。

反转来了,告状的人一拥而上拿下了司徒耀祖。

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强权,他们无能为力;面对弱者,他们有的是力量。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司徒耀祖被抓住之后,经过简单的询问之后,他说自己要状告科举舞弊。于是,被送到领导那里。

领导是谁?

都御史兼太常少卿张二河,张二河略施小计,便逼迫司徒耀祖认他做了干儿子,这个干儿子不白做,可以当驸马。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翻身可以如此容易吗 ?天上掉下了大馅饼吗?这波泼天的富贵就这样来啦?

当然不是,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实际情况是,公主被抓走了,大内高手前去营救,通通变成了韭菜,一茬又一茬地被杀。

皇帝无奈,逼着大臣们奉献自己的儿子,用比武的方式,决出驸马的人选,然后前去营救公主。

如此危险的任务,大臣们怎么舍得牺牲自家的孩子。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司徒耀祖这样的贱民才是送死的最佳人选。

死了就死了,没有人在乎。结果能够预见,司徒耀祖获得比武第一,成为驸马。

皇上赏赐黄金千两,作为营救公主的经费。

司空见惯的一幕出现了。

视频加载中...

水过地皮湿,沾手三分肥。黄金千两变成铜钱一吊。

司徒耀祖根本不在乎这些,本就是恩赐,没了就没了。

营救公主途中,司徒耀祖再遇现实。遇到一个看似荒唐,但是桩桩件件都能够办到情理之中的县官。

见到县官的时候,县官和衙役正在打麻将。麻将的桌椅正是审案的桌子和椅子。他们七七八八拼在一起。没有审问,县官拿去惊堂木,直接判案。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不审就判,荒唐吗?

司徒耀祖几个都不服,自己几百两银子放在钱庄里,化为乌有,捡了几粒碎银子就变成了囚犯。八字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抓了一个,就是抓了个小偷。抓了四个,就是捕获了犯罪团伙。

一个和一堆,哪能一样?成绩和政绩,哪能一样?

县官拿起惊堂木,准备结案。张鼎鼎一言扭转局面,“家父张二河”。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有时候,这一套,不见得有用。因为有人没见识过权力的恐怖,有人会提出质疑,但还有些时候,这一招屡试不爽。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县官就是其中翘楚,随即换上了灿烂的笑脸,摆酒赔罪。

“我今天真是有眼不识二五八万,有眼不识清一色一条龙啊,我再自罚三杯”。

关于此番操作的原因,县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道明了原因。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我没有办法证明他们是真的,但我同样也没有办法证明他们是假的呀。这种情况,宁可信其有。再说了,招待他们的费用,我自己又不用掏一文钱。花衙门的钱,走自己的关系。退一万步,万一他们都是真的怎么办?那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啊。

你能够找到反驳县官的理由吗?不得不承认,县官所言,就是最稳妥的办法。

花衙门的钱,走自己的关系。如果是假的,自己没有什么损失,但如果是真的,就是一个翻身的故事。

历经千辛万苦,司徒耀祖终于到达了营救公主的目的地。

但是司徒并不高兴。二丫看出了他的心事,委婉的说。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有两条鱼,左边的那条鱼想越过龙门变成龙,右边的那条明知不可能,还是愿意陪着他一起游到龙门口,最后只能看着他,变成了龙,远走高飞,或者是没有跨过龙门,摔死在河岸上,你说他们两个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水里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做龙?

司徒耀祖听出了话的意思,但是还是坚持到底。

最后,他们发现劫持公主的就是二驸马,是不是很荒谬?

为什么呢?

娶公主这件事,就是请一佛爷回家供着,又不敢得罪老丈人,过着忍气吞声的生活。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最后,二驸马被活捉。靖康二年二月,司徒耀祖迎娶建仁公主,受驸马位,官拜二品都统制。三月,金兵兵临汴梁,宋徽宗被俘,北宋灭亡。

初看不识影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十年后,回顾《江湖论剑实录》

时代如镰刀,历代王朝像韭菜,割掉一茬又一茬。

片尾,司徒耀祖顿悟了,追逐不切实际的远大目标,忽视了身边正在在乎你的人。

最后,我本来想了很多升华主题的话,但是转念一想,3000字的长文啊,又不是很精彩,纯属自我的情绪宣泄,谁会看到这里,不写也罢。

不知为何,看完整部片子后,觉得后劲很大,迷迷糊糊的,捡到了一支真枪,扣动扳机,射出一枚子弹,子弹飞得很慢,却一直在飞,眼见它穿过张二河、穿过衙役、穿过县官、我开心得心跳加速,可后来它穿过二丫,我心痛了,去追子弹,不让它再去伤害亲爱的人,却怎么也追不上,追着追着,睁开了眼睛,原来是梦啊。

抬起手表,发现胳膊都睡麻了,已经是下午6点,公司的同事都走下班了。

走廊里,打扫卫生阿姨喊,“还有没有没有走的,走楼梯下去啊,电梯要关了”。

起身收拾东西,走在回家得路上,听到背后传来隐隐的风声。

停下脚步转过身,子弹正中眉心。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