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是高材生还是“高材僧”?
没想到现在连寺庙里也开始“卷学历”了,在四川的云海寺里隐藏着30名“特殊身份”的“高材僧”,他们几乎都是研究生学历,明明有着百万年薪,大好前途,却深藏功与名、“看破红尘”来到云海寺庙里开启了“组团出家潮”。
一个寺庙里竟然隐藏着30名研究生,简直令人惊掉了下巴,所以瞬间引起网上的热议。
有网友吐槽:国家培养的这么多研究生,现在一下子都念佛了,有违初衷。
那么这30名研究生他们究竟为何要组团出家?真的只是一心向佛吗?
高材生“僧人们”
这30名研究生他们的到来将整个寺庙的学历水平都拉高了。
其实这30名研究生和云海寺那“千丝万缕”的关系,要从先行者仁卿法师谈起。
云海寺里的一位仁卿法师,他在踏入佛门前其实是湘潭大学的一名法学研究生,出家前是一名大学老师,他是本次“组团出家”的先行者。
这位仁卿法师他自小就对佛教里的各种文化十分的感兴趣,早早的便开始对佛学参透以及深入研究。
在大学毕业后,仁卿法师他按部就班的成为了一名大学里的教授。
但即使进入职场,他依旧是佛教的忠实“传教者”,在自己任职的学校里开设了佛学课程。
即使身在世俗中,但依旧无法阻挡他的内心对佛教文化的极度热爱。
在2014年他终于决定放下世俗里的一切,一心向佛促使仁卿法师决定前往峨眉山大佛禅院里长期受戒学习。
要知道峨眉山大佛禅院,可是当时国内著名的修佛胜地,也是培育僧才和进行佛学研究的好去处,每年都吸引众多僧人前来。
峨眉山大佛禅院的盛名也吸引了仁卿法师的向往。
“一入佛门深似海”。来到大佛禅院之后,这位年轻的教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与灵魂的解脱,更加坚定了他“皈依佛门”的心。
他在峨眉山接受了“三坛大戒”之后,彻底顿悟。
于是,这位身份地位备受敬仰的大学教授,不顾家人以及身边人的反对和质疑,义无反顾的决定抛弃在世俗中已经拥有的一切。
在结束了峨眉山大佛禅院受戒后,他便开始了自己云游天下的计划。
游着游着就,就遇到了自己“命中之寺”—四川达州的云海寺。
但初到云海寺一片荒芜,凄凄惨惨戚戚,寺庙因长期无人管理,破败不堪,甚至连个像样的门都没有,鸟都很少来光顾就更别提人了,几乎是无人问津的荒凉状态。
但在仁卿法师眼中,这里无人打扰,环境清幽,是修习佛法的绝佳之地,是他心中的世外桃源。
并且云海寺虽看似老破旧,实则是千年遗留下来的一座古刹。
翻阅史册,早在隋唐时期千年古刹—云海寺就已存在,并且据说三国时期,刘备就喜爱在此居住。
不仅历史悠久,云海寺的美景更是美如画,朝阳落日,云海翻腾弥漫,仿佛置身仙境,故而得名“云海寺”。
看到这座千年古刹如此的没落,仁卿法师决定对其进行修缮。
在此期间,这位法学研究生,大学教授却转身成为仁卿法师的事迹,引起了全国各行各界的广泛关注,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仁卿法师出家的事迹竟然激励了一批对佛门同样向往的高材生们,他们中的一些人,原本因为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对出家一事犹豫不决。
但仁卿法师的行动给了他们勇气,让他们决定追随内心“佛门的召唤”。
第一批新加入佛门的是 3 人,两名研究生和一名博士生,他们与仁卿法师一起,拿出自己的积蓄和付出自己的努力来共同修缮寺院。
他们的举动在佛学界传开后,当时就吸引了 30 多各行各界的人来到寺庙,他们中大多数都是高学历人才,却自愿成为“高材僧”。
就这样这些高材生们开启了“拯救寺庙行动”,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几个人亲力亲为,昔日的博士研究生也干起泥瓦匠的活,重新砌墙刷墙,当起扫地僧清理寺庙中的垃圾。
还弯下腰来开辟了自己的菜园子,几乎实现了自给自足并且还给寺庙通上了电和网络。
在他们手中老破旧的云海寺变得焕然一新,真的不愧是昔日的高材生行动力简直一流。
在云海寺中,几位“高材僧”们过着无牵无挂、远离世俗的佛门生活。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座千年古刹—云海寺终于修缮完成。
修缮成功的消息传出后,立刻吸引了很多佛教爱好者纷纷前来参观,从此寺庙里的香火不断。
不久后,由30位“高材僧”组成的团体,这一活久见的事件,立刻在网上引发了很强烈的热议。
有网友辣评:太卷了,现在当个和尚也需要研究生学历了,那我本科学历岂不是连出家的资格都没有?
然而,这些“高材僧”们的选择也在社会上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一个家庭或者国家培养一名研究生实属不易。
对父母来说,父母对孩子都是寄予厚望,本可以过上幸福美满,子孙满堂的生活,但奈何自己含辛茹苦养育的孩子,如今他们却放下亲情,义无反顾的选择出家,投身佛门的怀抱,这让很多父母都难以接受。
对于一些网友来说他们也很不理解:寒窗苦读那么多年,本可以是各行各业的精英,过着体面的生活,但却抛弃一切名与利,毅然决然的选择出家,实在难以苟同。
现在这些“高材僧”们虽然过着清贫的佛家生活,但内心却是难得的清净和满足,无欲无求,一心向佛。
但也有一小部分“高材僧”他们在体验佛门的十分的清贫日子后又后悔了最终选择了还俗。
结语
可能对这些“高材僧”们来说,之前的他们虽外表光鲜亮丽,却烦恼众多。
但寺庙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们远离世俗,成为一心念佛的佛教信徒。
不管怎样,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想法和选择。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追求精神世界上的满足。
本文信源来源于:
《2017年,30位研究生放弃百万年薪,集体出家当和尚,背后真相揭开》,迭部融媒,2024-05-01 发布
《放弃了百万年薪,30名研究生选择组团出家当和尚,如今怎样了?》陇南武都,2023-10-15 发布
《网红和尚养成记》,上游新闻,2021年05月12日发布
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