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学家王笛新作《那间街角的茶铺》再现老成都茶铺万象

作者:封面新闻

封面记者张杰

至于成都的茶馆,我们从文学描写中看得比从历史叙事中看得更多。比如李薇的《暴风雨前》和《》在成都茶馆里有很多场景。在他著名的短篇小说《在他的香榭丽舍-塔图姆茶馆》中,沙田描述了成都附近一个小镇上茶馆的生活,小说是他自己经历的重演。沙田对茶馆充满热情,甚至认为四川没有茶馆就没有生活。根据历史学家王迪的说法,"文学有时在展示历史细节方面比历史做得更好。"

历史学家王笛新作《那间街角的茶铺》再现老成都茶铺万象

2021年10月,王迪的新非小说类书籍《街角茶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如既往,被誉为"微史"的王迪,把焦点放在普通人身上,跳出帝国阶段,英雄精英研究模式,写下了一步之遥的人们的生活史。王迪对成都茶馆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探索,从20世纪90年代到2018年左右,凭借《茶馆:公众生活》和《成都旁观者》(1900-1950)等学术专著,在学术界取得了巨大成功。

王迪认为,学术研究不应该与大众阅读分开。因此,他不仅非常重视学术专著中文字的流畅可读性,而且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流行表达单词和与普通读者的交流。《街角茶馆》是王迪继《失落的老城》之后,又一次尝试将学术研究转化为大众读物。

饱满、密集、丰富的细节和生动、流畅、克制的叙事,加上客观、理性、多维的分析,使作品形成了简单、清新、充满激情的风格。王迪说,这本书,"完全是供大众阅读的,尽可能地描述一个更生动、更细致、更讲的故事。"

用微观的历史和文学描述,再现成都老茶馆

王迪主张历史写作要有文学性,多年来实行跨界写作,笔端跨越历史、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学等领域,所以我们也看到,在王迪的历史著作中,会用到很多文学作品,比如李伟仁的小说,为"文学史证据"做了一个典范。这在《街角的茶馆》中也很明显。在这本书中,王迪将目光投向了1900-1950年的成都茶馆。他运用官方档案、现代小说和成都竹句等素材,以微史研究取向和深写的文学写作技巧,生动地展示了成都茶馆和茶馆的日常生活,在这个公共空间呈现在社会的整体面貌中。

成都不是唯一一个以茶馆为市场的城市,但在王迪看来,"没有一个地方能像成都这样,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发挥这么多功能。"通过阅读大量历史资料和实地考察及亲身经历,他发现,在成都从1900年到1950年,成都人与茶馆、茶馆关系密切:买'淡水'、听故事、判断纠纷、找工作、朋友聊天、看戏、听评论、下棋、经商等。就像早期现代欧美的咖啡馆、酒店和酒吧一样,成都茶馆的社会功能远远超出了仅仅作为休闲场所的范围。

在王迪看来,某种程度上,在近代史上,一张茶几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成都茶馆所扮演的社会和文化角色比西方的类似空间更为复杂。它们不仅是人们放松,娱乐和娱乐的地方,也是工作的地方和当地政治的舞台。当时到成都的西方游客也注意到了茶馆的商业功能,而在1920年代的成都,美国地理学家哈伯德发现,茶馆不仅是公众八卦的地方,而且"大部分生意都是进进出出"。

他经常看到"商人渴望在茶馆与他们的商业伙伴见面,小贩们用口哨、锣声、大嘴等来吸引买家。"茶馆是成都人民的一半家。很多人自己的住房很小,简陋、漆黑,不是长期居住的地方,那些晚上无法忍受孤独的人,不得不去茶馆玩乐。当社会陷入动荡时,茶馆也是人们逃避现实苦难的最佳场所,至少是在那里寻求一些安慰,或者暂时忘记现实生活的痛苦。

令王迪惊讶的是,饮茶的传统在现代成都也保存完好。"当我在世纪之交做茶馆研究时,我曾经采访过一些长者,他们几乎想让我在茶馆见面。他们往往不必同意,还要在茶馆里见朋友,茶客一般都有固定的去茶馆。"

历史学家王笛新作《那间街角的茶铺》再现老成都茶铺万象

王迪

从桥到青石桥

有王迪青春的美好回忆

王迪1956年出生于成都,1965年以前一直住在成都后街2号的大院里。"一个左边,一个右边,门口有两只石狮子,两个黑色的门,高高的门槛,门外的墙壁和石堆。那曾经是家族的几个院子,里面有凉亭、长廊拱门、假山假水、果树和花卉,成为四川省艺术联盟办公室的办公室。

与王迪的其他学术著作不同,王迪在《街角茶馆》中表达了自己作为成都本地人的强烈个人记忆和少年经历。他甚至为这本书画了19幅插图,"从青春期开始学习画画,但最终没有完成成为一名艺术家的梦想。通过绘制这些插图,也是对青少年梦想的重新强调。这本书不仅在文字上,而且在绘画的形式上表达了我对茶馆的感受和理解。这样,这本书是我历史、文学、艺术结合的最新成果。

在王迪的回忆中,"后街是典型的成都小巷,出门就是桥,复兴街,如果继续往前走,就是锦江剧场、商业场、主屋街等热闹的区域。其实,我50多年前就搬出了那里,但对童年的记忆还是那么新鲜。......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被我们所说的城市烟火感染了。一个城市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它往往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重复的东西,这种经历深深地印在一个人的脑海中,并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中。桥上有一家茶馆。总有一个座位,烟熏着,人儿的声音,扶手已经磨得像黄铜闪亮光滑的竹椅,三套盖碗茶,火在眼前的十几个猪铁茶壶,外加一个大水獭虎炉......这就是我一生中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东西,反复进入我梦寐以求的角落茶馆。"

<b>:"如果你有新闻线索,欢迎你向我们举报,一旦被采用,就会有费用奖励。新闻微信关注:ihxdsb,feedQQ:3386405712</b>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