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粤剧名家走入西樵阳光宝贝幼儿园共话传承

视频加载中...

一间西樵山下的幼儿园,历时13年打磨出鲜明的粤剧特色,从校园环境、室内布置、文体活动到课程设计都融入粤剧元素。6月25日,“幼儿粤剧传承发展研讨活动”在这间佛山粤剧特色学校——西樵阳光宝贝幼儿园举行,业内专家齐聚一堂,与幼儿园师生共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粤剧名家走入西樵阳光宝贝幼儿园共话传承

此次到访的业内专家来自佛山粤剧院、佛山市文化馆、南海区文化馆、黎佩仪骨子腔艺术研究会、顺德区北滘曲艺家协会、顺德区北滘少儿粤剧协会、南海区戏剧家协会等。领队嘉宾是从艺60年的著名粤曲表演艺术家黎佩仪,在幼儿园教研园长梁杏好的指引下,众人率先开展校内参观。

粤剧名家走入西樵阳光宝贝幼儿园共话传承

幼儿园在创建粤剧特色学校过程中,专门对校园环境进行了装修,教室门口仿古亭装饰着“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学校走道、走廊的墙面空间被精心布置成“艺术长廊”,集中展示了孩子们的粤剧主题绘画和手工作品,还展示了老师们用掐丝工艺制作的粤剧服饰部件。走进教室,随处可见手工台,孩子们可以在这个区域运用粘土、线圈、珠子等手工材料,自由创作粤剧头饰等。

“粤剧学习,需营造良好的氛围,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蒙晓敏老师说,她毕业于梧州艺术学校粤剧表演专业,12年前作为专业人才引入学校,承担起课程开发的重任,为全龄段的孩子搭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从“小班趣唱粤语童谣”开始突破语言难关,再进阶进入“中班广东音乐赏析”和“大班乐演粤剧选段”,让孩子们对学习充满兴趣。

粤剧名家走入西樵阳光宝贝幼儿园共话传承

当天的展演环节立体呈现学校自研教学体系的成果:师生们通过情景剧课程《探秘粤曲王国》掌握粤曲发音要点;幼儿合唱节目《和愿》中,孩子们能从儿童真声“丝滑切换”至子喉假声;周荃欣小朋友登台,单挑一出折子戏《红线盗盒》,展示唱念做打的综合能力。

粤剧名家走入西樵阳光宝贝幼儿园共话传承

除了集体学习,幼儿园每年都会遴选、培训好苗子,让他们站在大戏表演的大舞台上,包括《沙家浜之奔袭》《神兽小风波》《小蚂蚁搬玉米》《花木兰之还我好河山》……

社会各界也积极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示平台,于每个周六在听音湖畔举行的樵湖夜色活动常邀请小演员们登台表演。在广东省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佛山市少儿粤剧艺术节等省市级赛事中,西樵阳光宝贝幼儿园频频斩获金奖。

顺德区戏剧曲艺家协会理事何颖仪说,该园从细节着手,让粤剧文化不再是幼教过程中的点缀,而是贯穿始终的精神追求。

“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三年的幼儿园粤剧文化教育恰如手机的‘出厂模式’,携文化传承基因,带来深远的影响。”佛山市文化馆副馆长、粤剧编剧苏隽说。

粤剧名家走入西樵阳光宝贝幼儿园共话传承

著名粤曲表演艺术家黎佩仪说,幼儿园在粤剧教学上很全面、细心和用心,堪称佛山乃至广东省的少儿粤剧传承标杆,值得更多院团、学校、社区前来参观交流。

粤剧名家走入西樵阳光宝贝幼儿园共话传承
粤剧名家走入西樵阳光宝贝幼儿园共话传承

“坚守传承初心!”园长余嘉津说,接下来,幼儿园会继续深化完善粤剧课程体系,粤剧结合多学科融合作为突破点,继续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落脚点,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粤剧文化,促进宝贝孩童全面、多元发展。

文、图、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鹤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