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听的最多的是,“恶意”二字。恶意讨薪、恶意维权、恶意降房价等等恶意词汇。对于其他的恶意也许大家也有所能接受,但对于房价来说,说开发商恶意降价就太过扯淡了。
难道开发商不知道房价卖的越高,获得的利润更多吗?降价是开发商迫不得已而为之,再不降价销售就得断粮了。可是有些部门就不高兴了,你敢降价就得请你去“喝茶”,还给贴上一个标签——恶意降价,扰乱市场。
最近,据北京某销售团队爆料,其所操盘丰台南五环内的某项目,由于开商资金链紧张,为了快速回拢资金特推出了一批特价房,单价4.9万元/平米,比项目指导价7.2万元/平米少了 2.3万元,这个消息一出立马刷爆了北京房产圈。
据说当天一下子就卖出去10多套房子,大多都是来自刚需家庭。
也许有人会说,4.9万元每平米也不便宜。但你要知道这是北京的丰台,与拿地价格相比,可以说这个价格降的非常夸张了。
据了解,项目拿地楼面价就接近4万元/平米,卖4.9万元/平米,不要说成年人,连幼稚园的小朋友都知道真的是在赔钱呀。
降价购房者高兴了,可有关部门不高兴。立即秘密“请”项目的负责人去喝茶。不,应该是喝咖啡,听说不加糖还挺苦的。
理由是(此销售内部传),恶意降价会扰乱房地产市场:
其一:怕其他开发商跟随,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房地产市场踩踏式下滑。
其二:恶意降价可能会激起先前已买的业主维权,引发治安事件。
其三:为众购房者们的利益,降价可能会降配,达不到先前约定的交付标准。
某销售团队的项目群
因此,要求开发商停业整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项目的负责人只能求爷爷告奶奶,最终售楼部停业一天,把价格调到 5.5万元每平米
咱一听,真的是有理有据呀!我们且不谈降价会不会扰乱市场,会不会带来连锁反应。光从降价怕开发商降配,购房者收不到达标的房子;降价怕先前已购房的业主们资产缩水找开发商维权引发冲突,这样看起来确实在为民作想。
不过,我们的政府与有关部门不是每天都在喊要减轻购房者负担,连首付和利率都能降,为何不能降房价呢?直接让降房价不是比降首付、降利率更惠民吗?
再说、降房价是开发商自愿的,至于将来会不会降配,我们的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按照合同和质建标准去执行,开发商还能降配吗?现在,开发商自愿降价惠民,而我们的有关部门却不让降,这不是和整天喊着要惠民,减轻购房负担很“双标”吗?
我个人认为,房产是商品,既是商品就应该遵循市场规则,涨跌由市场主导,不宜由人为过多干预。否则,一切喊着为民、惠民的口号都是虚伪的。
不知大家对有关部门阻止降价的行为怎么看呢?请说说您的看法,也许您的观点会给大众带来不一样的认知。有喜欢的朋友请加关注、分享、转发,往后会继续分享楼市中许多不为人知的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