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买一送一,抓一逮仨:志愿军蹲守美机残骸,再次击落一架直升机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买一送一,抓一逮仨:志愿军蹲守美机残骸,再次击落一架直升机

1952年2月9日的空中对峙

1952年2月9日的清晨,阳德郡内的三东里地区显得异常宁静。随着天色逐渐明亮,远处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这一天的天气尽管寒冷刺骨,却异常晴朗,远处的山峰和森林的轮廓清晰可见,为高空的观察和定位提供了极佳的条件。

美国海军的舰载机队伍于早晨从远处的航母上起飞,目标直指三东里地区。这些舰载机以AD-2型攻击机为主,这种攻击机专为支援地面部队和破坏敌方设施设计,装备了强大的火力。机队在飞行中保持严密的阵形,高速穿越朝鲜半岛上空,他们的目标是摧毁该地区的铁路交通系统,特别是那些隐藏在山谷中的铁路桥梁。这些桥梁是敌方补给线的关键,其破坏能显著削弱对方的后勤支援能力。

买一送一,抓一逮仨:志愿军蹲守美机残骸,再次击落一架直升机

在那寒冷而晴朗的早晨,中国人民志愿军高炮64师第612团的士兵们在三东里的山谷中默默地忙碌着。这些战士属于3个不同的37毫米高炮连,他们负责在战略要地建立起一条坚固的防空火力线。隐蔽性是他们布置阵地的首要原则,因此他们选择了山脊线上的位置,这些位置不仅视野开阔,而且可以利用自然地形和茂密的植被进行伪装。

每个高炮连都有其独特的射击区域,这些区域根据敌机可能的飞行路线和进攻角度事先计算和划定。射击指令和射击参数由连队指挥官掌控,他们通过使用地面观察哨和简易的通信设备与各炮位保持联系。这些高炮连的炮兵们在他们的指挥官的指挥下,准备随时对进入射程的敌机进行精确射击。

买一送一,抓一逮仨:志愿军蹲守美机残骸,再次击落一架直升机

为了增加命中率,各高炮连之间还进行了协调,以实现火力的有效覆盖和交叉支援。这种协调确保了一旦敌机进入某个连的射击范围,其他连也能迅速调整火力,形成交叉火网,最大限度地增加敌机被击落的可能性。

美军舰载机的突袭与被击落

当美军舰载机编队准确无误地飞临目标上空,正在隐蔽阵地中等待的志愿军高炮连接到了开火的指令。这些高炮连属于64师第612团,装备的是37毫米高射炮,专为对抗空中目标而设计。指挥官通过无线电迅速传达了射击命令,各炮位立即调整瞄准,锁定了空中移动的目标。

买一送一,抓一逮仨:志愿军蹲守美机残骸,再次击落一架直升机

就在这时,高空中的美军AD-2型攻击机正在执行对铁路桥的轰炸任务。这些飞机携带了大量炸弹和火箭弹,准备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然而,就在他们准备投弹的瞬间,地面上的高射炮开始了它们的炮火表演。弹幕如同雷霆一般在晴朗的天空中划开,密集的高射炮弹向飞行中的舰载机群射击。

射击时,高炮兵们准确计算了飞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炮弹被设定在最佳引爆点上空爆炸,旨在通过炮弹产生的破片对飞机造成致命打击。正当AD-2型攻击机编队穿越预定轰炸区域时,其中一架飞机突然被一连串炮弹击中。虽然AD-2型攻击机以其坚固的机身和优良的生存能力而闻名,但这次攻击显然超出了飞机的承受范围。

买一送一,抓一逮仨:志愿军蹲守美机残骸,再次击落一架直升机

被击中的AD-2机身迅速冒出了浓烟,显然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尽管受损严重,飞机并没有在空中爆炸,而是机身开始失控,飞行路径逐渐偏离。飞行员尽力维持控制,但飞机的动力系统已受损严重,控制面失去响应。在紧急情况下,飞行员决定实施迫降。

飞机带着浓烟沿着东南方向飞行了约15公里。这段飞行极为艰难,飞行员必须克服受损的飞机操控难度,寻找适合迫降的地点。最终,他选择了一处相对开阔的山坡,这里虽然地形复杂,但没有大的障碍物,相对适合作为紧急迫降的地点。

买一送一,抓一逮仨:志愿军蹲守美机残骸,再次击落一架直升机

飞机在山坡上接触地面时,速度已大为减慢,但由于地形原因,飞机一接触地面就出现了剧烈的颠簸,随后机身一侧撞上了小山丘,飞机终于停了下来。尽管飞机受损严重,但结实的机身保护了飞行员不至于立即死亡,但飞行员受到了一定的伤害。飞机迫降后,翻滚和撞击导致的损伤进一步加剧了情况的紧急性。

敌机迫降后,美军的反应迅速且有序。根据他们的标准救援程序,剩余的舰载机立即在迫降地点上空进行盘旋,形成一个暂时的空中监视和保护网。同时,这些飞机的飞行员通过无线电紧急联系他们的指挥中心,详细报告了迫降的情况并请求尽快派遣救援力量。

买一送一,抓一逮仨:志愿军蹲守美机残骸,再次击落一架直升机

美军的救援行动与志愿军的拦截

在迫降地点发生的一切,都位于志愿军27军80师的防区范围内。这一师的志愿军战士接到了上级的指令,一支由一个连组成的部队迅速出动,赶往事发现场。他们穿越崎岖的地形,迅速而有序地接近了迫降的敌机位置。

这支部队由经验丰富的指战员组成,他们在接近敌机的过程中保持警惕,以防可能的伏击或敌方的突然反击。尽管空中的美军舰载机在事发后已开始撤离,但地面部队依然保持着高度的战斗准备状态。

买一送一,抓一逮仨:志愿军蹲守美机残骸,再次击落一架直升机

当80师的士兵们到达迫降地点时,他们立刻对环境进行了快速评估,确认周围无其他美军存在。此时,从破损的飞机座舱中,敌机的飞行员显然已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当看到志愿军士兵冲向自己时,他几乎是下意识地举起了双手,表明自己并无抵抗之意。尽管他的表情中透露出紧张和不安,但在这紧要关头,他不由自主地嘟囔了一句:“上帝呀,再过几分钟救援队就来了呀!”这句话透露出他对即将到来的救援的一线希望,以及对当前状况的无奈。

不久之后,8架美军舰载机带领一架救援直升机迅速抵达了迫降飞机的位置。这些舰载机在救援直升机周围形成了护卫队形,以保护直升机免受可能的地面攻击。直升机操控者精确地将机身调整到一个相对较低的高度,并开始悬停。

买一送一,抓一逮仨:志愿军蹲守美机残骸,再次击落一架直升机

在直升机的安全网内,救援人员迅速行动,一名特种部队成员系上安全绳,从直升机中缓缓降落。他的任务是尽快接触并稳定受伤飞行员的状况,为将其安全提升至直升机中做准备。随着这名救援人员的接近,地面的志愿军机枪手已经在密切注视着每一个动作。

这些机枪手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个精锐单位,他们在高炮击落敌机后,迅速占据了有利的地形位置,掌握了对救援行动的全面视野。他们的机枪阵地被巧妙地设置在周围的岩石和植被中,以保持隐蔽性。当救援人员开始接近迫降飞行员时,这些机枪手接到了开火的命令。

买一送一,抓一逮仨:志愿军蹲守美机残骸,再次击落一架直升机

四挺轻机枪几乎在同一时刻开火,密集的子弹如同狂风骤雨般扫向悬停中的直升机。子弹击中直升机的机身和旋翼,导致直升机瞬间被打出无数个弹孔,一些关键系统也遭到了损坏。直升机的飞行员在努力保持机体稳定的同时,察觉到情况已极为危急,迫不得已开始增加高度,试图脱离这个致命的火力网。

战后俘虏的处理与战术总结

在密集的机枪火力下,救援直升机被迫进行了急速下降,最终在不远处的一片开阔地区进行了迫降。直升机在落地时受到了严重损伤,但由于机组人员的专业操作,直升机并未爆炸,机上人员得以生还,尽管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些伤害。

买一送一,抓一逮仨:志愿军蹲守美机残骸,再次击落一架直升机

地面的志愿军迅速对情况作出了反应。几名志愿军战士在保持高度警惕的同时,向直升机迫降地点迅速前进。他们的行动迅速而有序,很快就控制了现场,并成功地活捉了包括从直升机中爬出的救援人员在内的两名美军。同时,迫降的AD-2飞行员也被安全地拘留了。

此时,空中的美军舰载机仍在上空盘旋,但由于他们观察到直升机发生的情况外表看似机械故障引起的迫降,因此未能立即派遣额外支援或进行进一步的救援行动。美军舰载机的飞行员们在无线电中传递着令人困惑的信息,试图解析发生了什么,同时也在等待更高指挥的进一步指示。

买一送一,抓一逮仨:志愿军蹲守美机残骸,再次击落一架直升机

由于情况的紧急性和现场的不明确性,美军舰载机最终只能在确认无法进行有效干预后,开始逐一撤离战区空域。他们在数次无果的盘旋后,只得接受这次行动的失利,向他们的母舰方向撤退。

地面上,志愿军的士兵对活捉的美军进行了必要的医疗救助,同时严格监视这些战俘。这些美军人员虽然身处敌方之手,但得到了必要的人道主义对待。志愿军之所以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这种突发情况,得益于他们对战场情势的快速响应和严密的战术布置。

买一送一,抓一逮仨:志愿军蹲守美机残骸,再次击落一架直升机

在确保战俘安全并完成现场的初步处理后,志愿军带着三名俘虏离开了战场。他们小心翼翼地穿过复杂的地形,避开可能的敌方观察或再次空袭的威胁,最终成功将俘虏带回了他们的指挥部。这次行动不仅显示了志愿军在战术和战略上的精确执行力,也体现了他们在实战中对敌进行有效打击的能力。这次“买一送一,抓一逮仨”的结果,无疑为志愿军在这场局部冲突中增添了一笔宝贵的经验。

参考资料:来自 李宝春 杨麦龙主编. 血与火的战斗洗礼:志愿军小战士回忆录[M]. 2002

买一送一,抓一逮仨:志愿军蹲守美机残骸,再次击落一架直升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