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仅在妈妈肚子里待了181天,超早产“巴掌宝宝”出院了

仅在妈妈肚子里待了181天,超早产“巴掌宝宝”出院了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4-05-24 17:12发布于北京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官方账号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刘静怡)5月2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病房门口,彤宝(化名)被妈妈抱在怀里,跟照顾她的医护留下一张合影。这个只在妈妈肚子待了181天的“巴掌宝宝”,历经87天“闯关”,终于迎来了出院的日子。

“谢谢你们,给了我和孩子生命!”这一天,彤宝的妈妈为精心照护宝宝的医护送上了锦旗和鲜花。

仅在妈妈肚子里待了181天,超早产“巴掌宝宝”出院了

彤宝的妈妈为照护宝宝的医护送上了锦旗和鲜花。医院供图

彤宝是在3个月前的一个夜晚突然降生的。彤宝妈妈孕“25+6”周时,由于宫颈机能不全导致宫口已开,提前进入了临产状态。那个晚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医护迅速抢救,将体重仅860克、身长仅32厘米的彤宝送入了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

仅在妈妈肚子里待了181天,超早产“巴掌宝宝”出院了

保温箱里的彤宝。医院供图

人体的正常运行需要各个系统的合作,如果婴儿没有发育足月,未成熟的系统功能使得其存活面临着诸多挑战。即使克服诸多困难诞下宝宝,对早产儿和家长来说也只是“开始”。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方成志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彤宝是目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成功救治的超早产儿中胎龄最小的一个。为了更精心地照护这个小生命,医护团队成立了治疗和护理小组专班,24小时一对一专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各类指标。此外,为了给彤宝供给药物和营养,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团队在患儿的丝状血管中成功置入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

仅在妈妈肚子里待了181天,超早产“巴掌宝宝”出院了

**医护正在照护彤宝。医院供图

“超早产儿救治,既要保证生命安全,同时也要注重日后生存质量,这是我们团队一直以来的救治原则。”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谢莉莉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彤宝妈妈在身体恢复良好后,便尝试开奶,他们决定让彤宝接受母乳喂养。但由于彤宝病情尚不稳定,母乳喂养需要经过严格把控。病毒检测、母乳运送、巴氏消毒、经口喂养……从一次只能吃1毫升到3毫升、彤宝的恢复伴随着“胃口”的增加,出院时,彤宝一次能够吃60毫升的母乳,这让所有人都感到欣慰。

医护指导彤宝的父母进行“袋鼠抱”,即将宝宝直立式贴在胸口,让宝宝感受爸爸妈妈的心跳、呼吸。这个尝试效果十分明显:一周以后,彤宝对于氧气的需求下降,还学会了自主吃奶。

在方成志看来,团队共同积累起的经验让给了他们信心。截至目前,百余名28周及以下胎龄的超早产儿在他们的照护下康复出院,后续随访显示,这些“巴掌宝宝”们均发育良好。

入住新生儿科的第87天,体重增至2.91kg的彤宝康复出院了,在住院过程中无重要并发症发生,她的人生,迎来了无限的可能。

查看原图 146K

  • 仅在妈妈肚子里待了181天,超早产“巴掌宝宝”出院了
  • 仅在妈妈肚子里待了181天,超早产“巴掌宝宝”出院了
  • 仅在妈妈肚子里待了181天,超早产“巴掌宝宝”出院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