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作者:十柒历史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蒋介石手下有三大饭桶草包,但凡老蒋少用一个,最后也不会输得这么惨。

说起老蒋的用人能力,那叫一个闻者伤心、见者落泪,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有才干的悍将,他一个都不重用,尸位素餐的草包,他一用一个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被老蒋重用过的那些“饭桶”们。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猪将军刘峙

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被人背地里骂成“猪将军”“饭桶”的刘峙。

这刘峙光是长相就是一副肥头大脑、不太聪明的样子,事实上他的能力,也确实不太聪明。

不过呢,刘峙还是风光过的,不然也没法混到蒋介石的跟前。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早期的刘峙,号称江西五虎上将之首,但他的亮眼战绩,其实也仅限于1937年抗战之前,当着蒋介石最合格的刽子手,没少对我党挥下屠刀。

也正因前期残害过太多我党革命人士,再加上屡屡吊打各路军阀,刘峙便得到了蒋介石的大加欣赏,很快就受到蒋介石的重用,被蒋介石视为对自己最为忠诚的“心腹”。

巅峰时期,刘峙甚至直接顶着二级陆军上将的头衔,被任命为河南省政府主席,可谓是又有武职又有文职,一时间风光无两。

可事实上,刘峙自打孙中山一死,就彻底撕下从前那副有志好青年的伪装面具,暴露出了腐化堕落的本性,开始沉迷于奢靡享乐之中,忙着贪污捞钱,酒色犬马,压根没有心思钻研什么军事战术,所以军事能力自然呈直线下滑。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尤其是在抗战的关键时刻,刘峙手握大权一个独立作战,便直接“原形毕露”,败仗一个接着一个。

原来,以往作战都是小规模部队作战,刘峙好歹还能靠着其它名将的帮助,给自己混点战绩,这下可没有人能帮他了,“猪将军”的本质,自然是一览无余。

尤其是在平汉路一战之中,刘峙甚至还没有跟日军进入全面交战,就陷入了全线溃败,可谁料面对军心溃散,刘峙作为领头羊,非但没想着如何去补救,为全军做个榜样跟日军殊死抵抗,反倒带头落荒而逃,战役的结果自然是一溃千里。

而贪生怕死的刘峙,又就此被安上了一个“长腿将军”的诨号。

然而即便已经到了此种地步,蒋介石竟然都没有想过处罚刘峙,只因刘峙是老蒋的“嫡系”,所以在老蒋看来,自己人再怎么用着都比“外人”放心,于是便给了刘峙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一直打到再让刘峙打下去,估计咱们就要亡国亡军的地步,老蒋这才被逼无奈地,将刘峙从前线调回陪都重庆,负责一些后勤事务。

谁料抗战一结束,解放战争一打,老蒋就又急不可耐地重用起了刘峙,并且还把极为关键的淮海战役,一手交给刘峙,让刘峙来担任徐州会战的剿总司令。

对于老蒋当时做的这个决定,许多人都纷纷表示无法理解,毕竟当时老蒋手底下还是有很多能力出众的悍将的,从薛岳到孙立人再到白崇禧、杜聿明,随便抓一个,能力都远远强于刘峙,然而老蒋却偏偏放着这些悍将不用,重用一个无能的刘峙,这让许多人都想不通。

于是一时间,军中议论纷纷,更是有将领私下吐槽说:

“徐州可是南京的大门,就算是不派一虎,也总不能派一个“猪”来镇守吧!”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据说当时就连宋美龄,都委婉提醒过老蒋,刘峙这人不堪大用,但老蒋也不知道是被什么猪油蒙了心,非要坚持让刘峙走马上任。

于是呢,啥也不会的刘峙,就手握着六十万国民党精锐部队,来到了战场,然后不出意外、情理之中地,在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之下,完全丧失抵抗能力,节节败退,最终落得个国民党55万大军被全歼的下场,还把黄维、杜聿明、黄百韬这些名将,也给搭了进去。

可以说,正是老蒋对刘峙的重用,让国民党江山的灭亡,直接被按下了加速键。

都说不到黄河心不死,一直到这次战败,老蒋这才对刘峙丧失了最后一点耐心,从此不再重用,可惜也为时已晚。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水旱蝗汤”汤伯恩

如果说,刘峙的祸害,只是军事上的无能,那么汤恩伯这个人,简直就是蒋介石军队里面的祸害,直接凭一己之力,便让老蒋的国民党政府,疯狂地按下了丧失民心的加速键。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别看汤恩伯平日里乐乐呵呵,看谁都一副笑脸的温柔面孔,可事实上汤恩伯乃臭名昭著的“笑面虎”,他的所作所为,简直可以用“泯灭人性”四个字来形容。

先把时间倒回抗战时期,在这期间,由于老蒋为了“水淹日军”,不惜炸开了花园口堤坝,导致黄河决堤,淹没了大片农田房屋,许多百姓无家可归,并且间接导致了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整个河南恍若人间炼狱,饿殍遍野。

然而即便百姓已经艰难到这种地步,汤恩伯却还在想方设法地,压榨这些饥肠辘辘的难民。

只见他打着修筑拦截日军工事的名义,将各个村庄的庙宇、祠堂、道馆甚至老百姓的房屋全都拆毁,利用拆来的建材建筑工事。

然而原本应该补偿给这些百姓的“拆迁款”,却全都被汤恩伯中饱私囊。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老百姓本就饿肚子,这下甚至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了,直接被迫流离失所、死活不顾,连声骂这汤恩伯是个屠夫,连龙王宫都要拆了去卖钱!

而且汤恩伯为了维持自己的军队,也全然不顾老百姓的艰难处境,依旧向老百姓征兆重税,派人挨家挨户收缴军粮,不给的就一顿胖揍,最后逼得老百姓们不但连自己的口粮都没有了,甚至连种子粮也全都交了上去。

连种子都没有,又何谈种出新的粮食呢?所以饥荒的来临,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了。

哪怕等到后来国民党中央,下令给灾民发赈灾粮的时候,汤恩伯也不忘层层克扣揩油水,最后真正落到灾民手里的只能用来塞牙缝。

正因如此,老百姓对汤恩伯那都是一片骂声,河南当地甚至还流传着这么一句民谣,叫做“宁愿日本鬼子来烧杀,也不要汤恩伯来驻扎!”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而汤恩伯这类鱼肉百姓的贪官,也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汤恩伯倒是赚得盆满钵满,家财万贯,然而百姓们却一个个骨瘦如柴、衣不蔽体,无家可归,也难怪汤恩伯最终丧失民心,即便手握精兵良将,却仍在日军的攻势下36天连丢37座县城了。

想来汤恩伯刚入军队那会儿,还算是个军中铁面无私的猛将,风评还没那么差,然而他一带军队入河南,就恍若蝗虫过境一般贪得无厌,尽显小人作风。

等到了解放战争,汤恩伯更是甩锅卖队友的高手,先是因为贪生怕死坑死了张灵甫,后又出卖自己的老师,来了出卖师求荣,继续换老蒋的重用。

可即便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汤恩伯人品堪忧,是个墙头草不会真正忠于任何人,而且能力也不怎么样,可老蒋却还是选择重用他,原因为何?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汤恩伯,算得上是老蒋死心塌地重用的人里面,唯一一个不是出身黄埔军校的嫡系将领,他是如何做到的?

其一,是因为汤恩伯跟老蒋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所以老蒋天然就觉得汤恩伯很让人亲近。

其二,汤恩伯跟老蒋还是校友,都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过,这层关系自然亲上加亲。

其三,就是因为汤恩伯写得一手好字,而且经常把字写来送给老蒋。虽然这听起来没啥特别的,但要知道,老蒋特别喜欢字写的好的人,他还一度将字迹好不好看,视为国民党将领的考核标准。

再加上,汤恩伯在老蒋面前,装出的那一副忠心耿耿、刻苦努力的模样,便让老蒋误以为他是一枚良将,予以重用,哪怕汤恩伯抗战时期干了这么多缺德事,抗战结束后,老蒋依旧将其任命为京沪卫戍总司令,还让他率部进攻山东,结果自然也只是惨败而归。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陈诚

但要说老蒋最为信任的将领,还得是陈诚。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陈诚妥妥的黄埔嫡系出身,还是老蒋的老乡,这两个身份一加持,简直就是妥妥的被重用的命。

而陈诚也很好地把握住了自己的身份,对老蒋那叫一个吹捧服从,只要是老蒋的命令,他都坚决不移地执行,只要是老蒋的统治,他都毫不犹豫地拥护,唯蒋介石是从,整个人简直就好比老蒋的第一号狗腿,或者说是老蒋的半个儿子。

为了跟老蒋亲上加亲,陈诚甚至不惜抛弃自己的原配妻子,娶了老蒋的干女儿谭祥。

任人唯亲的老蒋,又偏偏最吃这一套,所以自然对这陈诚越看越喜欢,索性就将陈诚给视为自己的亲信,还宣称自己不可一日无陈诚。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既然是亲信,那自然就予以重用,于是很快,陈诚就凭借着拍老蒋的马屁,成为了国民党内部的核心人物。

可事实上,他的真实实力如何呢?纵观其战绩,可谓是输的比赢的多得多,压根就是毫无军事天赋。

然而即便如此,老蒋却从未觉得是陈诚自身的能力问题,而是把一切都归咎于陈诚“还太年轻”,“需要历练”这上面,还在不断地给陈诚予以重用,甚至在抗战时极为重要的武汉会战期间,他还让陈诚统领几十万大军抗击日军,结果自然也以惨败告终。

这场败仗之后,陈诚的能力,一时间在军中大受质疑,然而老蒋却对这些质疑声置若未闻,依旧坚持在解放战争之中,继续重用陈诚,让他去跟东北四野对打。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可谁料,可能是平日里习惯被老蒋捧太高了,陈诚完全缺乏对于自身实力的清晰认知,竟然还在出战前狂言,自己只需三到五个月,便可以剿灭共匪。

然而最终结果,自然是被我军打得屁滚尿流,险些被全歼。

可若单单只是缺乏军事才能,倒也罢了,最为关键的是,这陈诚还老是利用老蒋对自己的行人,在老蒋旁边吹耳旁风,说别人小话,挑拨老蒋跟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将领们的关系。

就比如当年老蒋本想将林彪收入自己麾下,可陈诚吃醋,便故意在老蒋面前说林彪坏话,让老蒋对林彪心有疑虑,使得心高气傲的林彪,觉得自己被老蒋给忽视了,于是便果断转头加入我军,站在老蒋对立面,打得老蒋那叫一个叫苦连天、追悔莫及,恨自己当年痛失人才。

蒋介石手下的三大饭桶,但凡老蒋少用一个,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由此可见,老蒋看人眼光如此拉胯,也难怪最终惨败,说到底,其实也是老蒋自己咎由自取,若不是“宁用奴才,不用人才”的死脑筋作祟,他也不至于让手底下这么多人才被忽视冷落,无法人尽其用,反倒是一个个庸才尸位素餐,最终葬送他的江山!

任人唯亲终败北,老蒋终究没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