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作者:十柒曆史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蔣介石手下有三大飯桶草包,但凡老蔣少用一個,最後也不會輸得這麼慘。

說起老蔣的用人能力,那叫一個聞者傷心、見者落淚,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有才幹的悍将,他一個都不重用,屍位素餐的草包,他一用一個準。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被老蔣重用過的那些“飯桶”們。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豬将軍劉峙

首當其沖的,自然就是被人背地裡罵成“豬将軍”“飯桶”的劉峙。

這劉峙光是長相就是一副肥頭大腦、不太聰明的樣子,事實上他的能力,也确實不太聰明。

不過呢,劉峙還是風光過的,不然也沒法混到蔣介石的跟前。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早期的劉峙,号稱江西五虎上将之首,但他的亮眼戰績,其實也僅限于1937年抗戰之前,當着蔣介石最合格的劊子手,沒少對我黨揮下屠刀。

也正因前期殘害過太多我黨革命人士,再加上屢屢吊打各路軍閥,劉峙便得到了蔣介石的大加欣賞,很快就受到蔣介石的重用,被蔣介石視為對自己最為忠誠的“心腹”。

巅峰時期,劉峙甚至直接頂着二級陸軍上将的頭銜,被任命為河南省政府主席,可謂是又有武職又有文職,一時間風光無兩。

可事實上,劉峙自打孫中山一死,就徹底撕下從前那副有志好青年的僞裝面具,暴露出了腐化堕落的本性,開始沉迷于奢靡享樂之中,忙着A錢撈錢,酒色犬馬,壓根沒有心思鑽研什麼軍事戰術,是以軍事能力自然呈直線下滑。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尤其是在抗戰的關鍵時刻,劉峙手握大權一個獨立作戰,便直接“原形畢露”,敗仗一個接着一個。

原來,以往作戰都是小規模部隊作戰,劉峙好歹還能靠着其它名将的幫助,給自己混點戰績,這下可沒有人能幫他了,“豬将軍”的本質,自然是一覽無餘。

尤其是在平漢路一戰之中,劉峙甚至還沒有跟日軍進入全面交戰,就陷入了全線潰敗,可誰料面對軍心潰散,劉峙作為領頭羊,非但沒想着如何去補救,為全軍做個榜樣跟日軍殊死抵抗,反倒帶頭落荒而逃,戰役的結果自然是一潰千裡。

而貪生怕死的劉峙,又就此被安上了一個“長腿将軍”的诨号。

然而即便已經到了此種地步,蔣介石竟然都沒有想過處罰劉峙,隻因劉峙是老蔣的“嫡系”,是以在老蔣看來,自己人再怎麼用着都比“外人”放心,于是便給了劉峙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一直打到再讓劉峙打下去,估計咱們就要亡國亡軍的地步,老蔣這才被逼無奈地,将劉峙從前線調回陪都重慶,負責一些後勤事務。

誰料抗戰一結束,解放戰争一打,老蔣就又急不可耐地重用起了劉峙,并且還把極為關鍵的淮海戰役,一手交給劉峙,讓劉峙來擔任徐州會戰的剿總司令。

對于老蔣當時做的這個決定,許多人都紛紛表示無法了解,畢竟當時老蔣手底下還是有很多能力出衆的悍将的,從薛嶽到孫立人再到白崇禧、杜聿明,随便抓一個,能力都遠遠強于劉峙,然而老蔣卻偏偏放着這些悍将不用,重用一個無能的劉峙,這讓許多人都想不通。

于是一時間,軍中議論紛紛,更是有将領私下吐槽說:

“徐州可是南京的大門,就算是不派一虎,也總不能派一個“豬”來鎮守吧!”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據說當時就連宋美齡,都委婉提醒過老蔣,劉峙這人不堪大用,但老蔣也不知道是被什麼豬油蒙了心,非要堅持讓劉峙走馬上任。

于是呢,啥也不會的劉峙,就手握着六十萬國民黨精銳部隊,來到了戰場,然後不出意外、情理之中地,在解放軍摧枯拉朽的攻勢之下,完全喪失抵抗能力,節節敗退,最終落得個國民黨55萬大軍被全殲的下場,還把黃維、杜聿明、黃百韬這些名将,也給搭了進去。

可以說,正是老蔣對劉峙的重用,讓國民黨江山的滅亡,直接被按下了加速鍵。

都說不到黃河心不死,一直到這次戰敗,老蔣這才對劉峙喪失了最後一點耐心,從此不再重用,可惜也為時已晚。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水旱蝗湯”湯伯恩

如果說,劉峙的禍害,隻是軍事上的無能,那麼湯恩伯這個人,簡直就是蔣介石軍隊裡面的禍害,直接憑一己之力,便讓老蔣的國民黨政府,瘋狂地按下了喪失民心的加速鍵。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别看湯恩伯平日裡樂樂呵呵,看誰都一副笑臉的溫柔面孔,可事實上湯恩伯乃臭名昭著的“笑面虎”,他的所作所為,簡直可以用“泯滅人性”四個字來形容。

先把時間倒回抗戰時期,在這期間,由于老蔣為了“水淹日軍”,不惜炸開了花園口堤壩,導緻黃河決堤,淹沒了大片農田房屋,許多百姓無家可歸,并且間接導緻了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整個河南恍若人間煉獄,餓殍遍野。

然而即便百姓已經艱難到這種地步,湯恩伯卻還在想方設法地,壓榨這些饑腸辘辘的難民。

隻見他打着修築攔截日軍工事的名義,将各個村莊的廟宇、祠堂、道館甚至老百姓的房屋全都拆毀,利用拆來的建材建築工事。

然而原本應該補償給這些百姓的“拆遷款”,卻全都被湯恩伯中飽私囊。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老百姓本就餓肚子,這下甚至連住的房子都沒有了,直接被迫流離失所、死活不顧,連聲罵這湯恩伯是個屠夫,連龍王宮都要拆了去賣錢!

而且湯恩伯為了維持自己的軍隊,也全然不顧老百姓的艱難處境,依舊向老百姓征兆重稅,派人挨家挨戶收繳軍糧,不給的就一頓胖揍,最後逼得老百姓們不但連自己的口糧都沒有了,甚至連種子糧也全都交了上去。

連種子都沒有,又何談種出新的糧食呢?是以饑荒的來臨,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了。

哪怕等到後來國民黨中央,下令給災民發赈災糧的時候,湯恩伯也不忘層層克扣揩油水,最後真正落到災民手裡的隻能用來塞牙縫。

正因如此,老百姓對湯恩伯那都是一片罵聲,河南當地甚至還流傳着這麼一句民謠,叫做“甯願日本鬼子來燒殺,也不要湯恩伯來駐紮!”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而湯恩伯這類魚肉百姓的貪官,也生動诠釋了什麼叫做“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湯恩伯倒是賺得盆滿缽滿,家财萬貫,然而百姓們卻一個個骨瘦如柴、衣不蔽體,無家可歸,也難怪湯恩伯最終喪失民心,即便手握精兵良将,卻仍在日軍的攻勢下36天連丢37座縣城了。

想來湯恩伯剛入軍隊那會兒,還算是個軍中鐵面無私的猛将,風評還沒那麼差,然而他一帶軍隊入河南,就恍若蝗蟲過境一般貪得無厭,盡顯小人作風。

等到了解放戰争,湯恩伯更是甩鍋賣隊友的高手,先是因為貪生怕死坑死了張靈甫,後又出賣自己的老師,來了出賣師求榮,繼續換老蔣的重用。

可即便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湯恩伯人品堪憂,是個牆頭草不會真正忠于任何人,而且能力也不怎麼樣,可老蔣卻還是選擇重用他,原因為何?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湯恩伯,算得上是老蔣死心塌地重用的人裡面,唯一一個不是出身黃埔軍校的嫡系将領,他是如何做到的?

其一,是因為湯恩伯跟老蔣是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是以老蔣天然就覺得湯恩伯很讓人親近。

其二,湯恩伯跟老蔣還是校友,都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過,這層關系自然親上加親。

其三,就是因為湯恩伯寫得一手好字,而且經常把字寫來送給老蔣。雖然這聽起來沒啥特别的,但要知道,老蔣特别喜歡字寫的好的人,他還一度将字迹好不好看,視為國民黨将領的考核标準。

再加上,湯恩伯在老蔣面前,裝出的那一副忠心耿耿、刻苦努力的模樣,便讓老蔣誤以為他是一枚良将,予以重用,哪怕湯恩伯抗戰時期幹了這麼多缺德事,抗戰結束後,老蔣依舊将其任命為京滬衛戍總司令,還讓他率部進攻山東,結果自然也隻是慘敗而歸。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陳誠

但要說老蔣最為信任的将領,還得是陳誠。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陳誠妥妥的黃埔嫡系出身,還是老蔣的老鄉,這兩個身份一加持,簡直就是妥妥的被重用的命。

而陳誠也很好地把握住了自己的身份,對老蔣那叫一個吹捧服從,隻要是老蔣的指令,他都堅決不移地執行,隻要是老蔣的統治,他都毫不猶豫地擁護,唯蔣介石是從,整個人簡直就好比老蔣的第一号狗腿,或者說是老蔣的半個兒子。

為了跟老蔣親上加親,陳誠甚至不惜抛棄自己的原配妻子,娶了老蔣的幹女兒譚祥。

任人唯親的老蔣,又偏偏最吃這一套,是以自然對這陳誠越看越喜歡,索性就将陳誠給視為自己的親信,還宣稱自己不可一日無陳誠。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既然是親信,那自然就予以重用,于是很快,陳誠就憑借着拍老蔣的馬屁,成為了國民黨内部的核心人物。

可事實上,他的真實實力如何呢?縱觀其戰績,可謂是輸的比赢的多得多,壓根就是毫無軍事天賦。

然而即便如此,老蔣卻從未覺得是陳誠自身的能力問題,而是把一切都歸咎于陳誠“還太年輕”,“需要曆練”這上面,還在不斷地給陳誠予以重用,甚至在抗戰時極為重要的武漢會戰期間,他還讓陳誠統領幾十萬大軍抗擊日軍,結果自然也以慘敗告終。

這場敗仗之後,陳誠的能力,一時間在軍中大受質疑,然而老蔣卻對這些質疑聲置若未聞,依舊堅持在解放戰争之中,繼續重用陳誠,讓他去跟東北四野對打。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可誰料,可能是平日裡習慣被老蔣捧太高了,陳誠完全缺乏對于自身實力的清晰認知,竟然還在出戰前狂言,自己隻需三到五個月,便可以剿滅共匪。

然而最終結果,自然是被我軍打得屁滾尿流,險些被全殲。

可若單單隻是缺乏軍事才能,倒也罷了,最為關鍵的是,這陳誠還老是利用老蔣對自己的行人,在老蔣旁邊吹耳旁風,說别人小話,挑撥老蔣跟那些真正有實力的将領們的關系。

就比如當年老蔣本想将林彪收入自己麾下,可陳誠吃醋,便故意在老蔣面前說林彪壞話,讓老蔣對林彪心有疑慮,使得心高氣傲的林彪,覺得自己被老蔣給忽視了,于是便果斷轉頭加入我軍,站在老蔣對立面,打得老蔣那叫一個叫苦連天、追悔莫及,恨自己當年痛失人才。

蔣介石手下的三大飯桶,但凡老蔣少用一個,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由此可見,老蔣看人眼光如此拉胯,也難怪最終慘敗,說到底,其實也是老蔣自己咎由自取,若不是“甯用奴才,不用人才”的死腦筋作祟,他也不至于讓手底下這麼多人才被忽視冷落,無法人盡其用,反倒是一個個庸才屍位素餐,最終葬送他的江山!

任人唯親終敗北,老蔣終究沒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