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咸新区:搭好一方舞台,让非遗唱好文化戏

作者:西咸新区

2024年5月17日至19日,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作为活动主会场举办地,西咸新区以此次活动为切入点,积极推动非遗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融合,为群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5月18日晚,大秦文明园“博物馆之夜”现场人头攒动,来自江西的齐戚一脸兴奋地说:“战鼓与秦腔为依托的迎宾演艺,看一眼就知道我们在陕西。”

西咸新区:搭好一方舞台,让非遗唱好文化戏
西咸新区:搭好一方舞台,让非遗唱好文化戏
西咸新区:搭好一方舞台,让非遗唱好文化戏

西咸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非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近日,西咸新区结合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契机,通过对秦腔、西安鼓乐、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等集中展示,让游客亲身感受到非遗的魅力。福建游客郑建说:“我在茯茶镇一边喝茯茶,一边听秦腔,体验了一把当地人的悠闲生活,感觉文化味儿十足。”

近年来,西咸新区统筹协调辖区文化资源优势,发挥文化建设引领作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

“我们积极开展了非遗项目普查调研、非遗普法宣传等工作,梳理并完善了非遗项目库。”西咸新区宣传文旅局副局长杨彬彬介绍,目前,辖区现存县级以上非遗保护项目23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非遗项目9个、市级12个。“我们还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在推荐、协助龟兹鼓乐等申报非遗项目名录之余,协助秦汉战鼓、木轮大车、黑陶制作技艺、秦派古琴技艺、葫芦制作技艺等争取到了扶持保护资金。”

在弘扬非遗文化创新非遗发展方面,西咸新区坚持文旅融合,积极推进非遗进景区促进产业发展。昆明池、诗经里、茯茶镇等景区均设有非遗空间和展销区域,茯茶、黑陶、秦汉战鼓、面花、剪纸、皮影、古琴等20余个项目在景区设置非遗商铺点位,实现非遗人才就业200余人。

西咸新区:搭好一方舞台,让非遗唱好文化戏
西咸新区:搭好一方舞台,让非遗唱好文化戏

茯茶镇获评2023年“陕西省非遗特色街区”,策划“金花婆婆说媒”活动,将中华礼仪和茯茶文化有机融合,线上线下开展宣传推广,网上传播流量达到8000万以上。中国茯茶博物馆内的非遗大剧院,变脸、安塞腰鼓、陕北说书等非遗节目驻场表演,累计演出近800场。新区还围绕优势非遗资源,打造了崇文塔、诗经里等非遗研学基地,推出非遗研学旅游线路,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非遗展销大集”等活动。

此外,为做好非遗传承工作,新区还以培养非遗人才为目标,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支持秦汉战鼓先后在兰池小学、沣西实验学校、兴平十一建学校等15所学校建立“秦汉战鼓非遗传习基地”,组织黑陶传承人走进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榆林市米脂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等8所校园开展技艺传承,先后培养非遗校园传承人1000人。

“未来新区将继续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推动非遗与公共文化服务深度融合,为文化繁荣做出更大贡献,为群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杨彬彬说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