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生鲜损耗控制60大问题及解决方法

作者:零售管理-咨询-培训
生鲜损耗控制60大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冷冻、保鲜库内部损耗控制

存在问题1:库门敞开,冷气外泄,影响鲜度;

整改措施:提货后迅速关闭冷库门,保证鲜度。

存在问题2:硬件、设备跟不上,急冻库太小;

整改措施:根据冻库大小进行分区按类别进行生熟分开。

以上两项监控机制:制作提示标语。

存在问题3:库内商品堆放混乱,底层商品长期被压坏,同时不能遵守商品的“先进先出原则”;

整改措施:要求冻库管理“责任到人”,进行彻底清理,并遵守商品的“先进先出”原则,同时门店生鲜主管每周安排人员对存货进行一次翻动,并做现场指导;

监控机制:对不能遵守冻库管理流程的人员,造成商品损耗的,轻者给予“工作失误提示”处理,重者买单并追究责任,入档备案。

存在问题4:按照冰库的管理规定,要求工作人员每次进入冰库时都要开“风帘”,避免冷风向外泄露,起到保护商品的作用,但门店发现工作人员出入不能遵守此操作流程,造成商品经常回化后又反冻。

整改措施:规范出入冰库的操作流程,店面值班主管每天进行重点督察。

监控机制:对不能遵守冻库管理流程的人员,造成商品损耗的,轻者给予“工作失误提示”处理,重者买单并追究责任,入档备案。

存在问题5:商品存货量太,未很好进行整理,使之不能按照先进先出的方法进行操作,从而导致商品积压变质,影响正常销售;

整改措施:实行责任制管理,合理订货(叶菜订一天销售的量,根茎、水果订二天的量、冻品订四天的量)、安排专人负责;

监控机制:发现变质商品,按时价进行买单。

冷冻保鲜库内损控制由分店部门主管及人事部培训,分店前台部、值班管理人员跟进,每日检查,贯穿全年。

二、排面内部损耗控制

存在问题1:生鲜的野蛮上货;

整改措施:加强现场维护减少因维护不到位而增加的报损,执行专人维护,同时加强员工的业务指导、培训。

存在问题2:生鲜排面维护不到位造成的烂菜、烂果;

整改措施:加强现场维护减少因维护不到位而增加的报损,执行专人维护,同时加强员工的业务指导、培训。

以上两项通过工作提示实施监控。

存在问题3:顾客恶意破坏、试吃、试尝没人制止;

整改措施:加强现场维护减少因维护不到位而增加的报损,执行专人维护,同时加强员工的业务指导、培训;

监控机制:工作提示。

生鲜损耗控制60大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仓库内损控制

存在问题1:商品被盗、偷吃偷喝现象极为严重;

整改措施:门店防损部在仓库增加监控设施,实施封闭管理;防损在重点区域进行重点布控;

监控机制:在仓库内发现有偷吃偷喝的现象,立即辞退处理并给予相关的经济赔偿。

存在问题2:仓库落锁落实不到位,由于店内仓较多,防损人员监督不到位;仓库人员进出随意,不佩戴工牌,及有供应商进出的现象。

整改措施:与店长沟通,严格按照公司关于店内仓的落锁管理文件执行,对于落实执行不到位的给予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防损加强对店内仓的管理和监督;对进入店内仓的人员进行严格把关。

监控机制:防损实施月度检查考评。

存在问题3:仓库里面商品摆放凌乱,商品归类不清,没有设置标识管理;堆放不符合要求、造成商品积压变形,造成损耗;仓库没有设置专人管理,责任划分不清;

整改措施:与门店店长沟通,要求商品、收货部等部门立即对店内仓进行整理、归类;高值商品安排专人管理,并建立台账,同时设置商品标识管理;对破损损商品进行清理,并制订仓库损耗责任追究办法。

监控机制:责任到人。

存在问题4:存放过高,底部商品有压坏现象;

整改措施:严格按照商品属性存放;

监控机制:加强对收货部员工的培训和指导。

存在问题5:对于仓库的货物应该与排面的库存分开,出现空库存的原因不详;

整改措施:仓库整理库存进出登记,收货部安排专人把控,明朗空库存原因,杜绝这些环节问题;

监控机制:责任到人。

存在问题6:有鼠害;

整改措施:仓库定期消杀;

监控机制:前台主管负责。

存在问题7:没有对混装商品张贴封箱标识卡;

整改措施:有整箱商品存放必须张贴封箱标识卡。

存在问题8:自由品牌商品来货不均,存放不集中;

整改措施:划分自有品牌区域。

问题7与8均以工作提示方式实施监控。

仓库内损控制由门店部门主管,人事部配合培训,分店前台部、值班管理人员跟进,每日检查,贯穿全年。

生鲜损耗控制60大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订货环节内损控制

存在问题1:部门存在盲目订货、补货,导致库存大,消化库存不及时,积压商品过多,导致损耗增大;

整改措施:要求商品部门由部门主管、助理亲自负责订货,同时要经常对库存与销量进行分析,对商品库存过大、过小的进行合理的补货或退货处理,避免造成大量商品的临期。

存在问题2:海报商品订货不准(有时库存较大,海报期间难以消化而有时货源不足);

整改措施:海报商品的订单由采购经理亲自审核;

监控机制:因不合理订货,造成商品过大、过期现象,由责任人限期处理。

存在问题3:存在空库存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整改措施:及时检查清场和排面缺货后等情况,而系统中有较大库存的商品;

监控机制:了解产生空库存的原因,由相关责任人承担责任。

存在问题4:销量不畅;

整改措施:加强每日市调,熟悉商品每日的市场(竞争对手)价格;

监控机制:工作提示。

以上四问题由门店部门主管,人事部配合培训,分店前台部、值班管理人员跟进,每日跟进,贯穿全年。

五、调拨环节内损控制

存在问题1:调拨不按流程操作;

整改措施:建立调拨登记本,每日/周进行核对,生鲜商品内部调拨单要及时传递做单;其次对于调拨商品要结合门店的实际库存进行调拨,不能单依靠电脑库存,而造成的大量调拨而带来的损耗;各部门安排专人负责。

存在问题2:存在先调拨后签字的现象,在传单方面没有人员进行监督;

整改措施:生鲜商品的调拨,防损人员进行全程跟踪,现场对称重数量和质量进行记录把关;安排稽核员对记录调拨数据和电脑调拨数据进行每周一次核实;加强与收货、商品部等部门的沟通,对各项流程进行规范。

存在问题3:调拨丢单、不及时传单;

整改措施: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及时传单;单据存放核对不能超过24小时,避免积压、漏单、单据丢失现象。

以上四问题采用工作提示形式实施监控。

由门店部门主管,人事部配合培训,分店防损部主管、值班管理人员跟进,每日检查,贯穿全年。

六、验收环节内损控制

存在问题1:品质及新鲜度不佳;

整改措施:每日对特定品项抽验率达60%以上,不合格品项拒收并及时反馈给店总和采购。

存在问题2:验收数据有误;

整改措施:加强收货部员工业务技能和责任心培训。

以上两项均通过工作提示进行监控。

存在问题3:商品部门不参加收货,收货人员不亲自清点货物;

整改措施:商品部必须按照要求参与收货。

存在问题4:商品数量、分量不足,商品条码不符;

整改措施:验收时要求商品部和收货部同时在场并逐一核对。对于生鲜区应注意去箱皮及过多水分,严格执行扣重标准。

监控机制:以上两项如因商品部门未参与收货而出现的损耗问题由部门承担责任。

存在问题5:有部分自采商品先进货到门店,但电脑中没有新品资料,需对新品立项,时间一长,商品就没有及时传单;

整改措施:部门主管或助理亲自跟进,随时和采购保持良好沟通,及时传单;

监控机制:因门店未及时跟进,由分店部门负责人自行买单处理。

存在问题6:收货区存在商品丢失情况;

整改措施:收货区周围设护栏,划分收货区和退货区,收货区处商品只准进不准出;

监控机制:防损严格把关。

存在问题7:重点贵重商品收货后仍放在收货区没有拉进卖场现象较多;

生鲜损耗控制60大问题及解决方法

七、报损环节内损控制

存在问题1:未进行准确称重;

整改措施:每日由部门助理级以上的管理人员同员工一起称重。

存在问题2:可进行二次加工的商品未能及时转化;

整改措施:严格执行公司报损流程,可转化的及时转化,减少报损数量、金额。

以上两项通过工作提示进行监控。

存在问题3:公司生鲜报损操作流程门店很难执行,门店基本上是先特价后再作报损,特价条码到处可见,管理不严谨,严重违反了公司关于生鲜商品先报损后特价的操作流程。不但影响库存数据,还损失公司的利润;

整改措施:严格按照公司关于生鲜商品先报损后特价的操作流程操作;加强对生鲜商品特价条码的管理,应该与正常的特价条码颜色区分,并由防损员加强监督;特价条码应该由其他部门(物价或前台)管理和发放,按照条码序号发放。并按照条码序号建立发放台账;防损部加强对生鲜商品特价条码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对生鲜特价商品销售的时间规定;公司应建立在电脑系统中的生鲜特价销售明细,确保每个特价条码没有流失。

监控机制:工作提示,视情节的轻重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存在问题4:报损不及时;

整改措施:规范报损时间,要求生鲜报损每天三次;

监控机制:在规定的报损时间内未报损的由部门主管进行买单处理。

报损环节内损控制均由门店部门主管,人事部配合培训,门店收货、防损部及值班管理人员跟进,每日检查,贯穿全年。

八、退货环节内损控制

存在问题1:退货不及时;

整改措施:部门安排专人负责退货,要求实时跟进滞销商品的退货状况,并和采购做好对接工作,对近期到期商品申请降价促销,以减少损耗。

存在问题2:对于退货商品未能妥善保管;

整改措施:对于退货商品统一管理,要有专人负责。

以上二项以工作提示进行监控。

存在问题3:退货商品经常出现单据不同行和单据数据与实际数据不符等现象;

整改措施:门防损部加强对退货商品退货的流程监督,对没有单据退货的现象一律不予以发货。

监控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存在问题4:不按实物点数,非原装箱商品不开箱核查;

整改措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清点。

监控机制:工作提示。

退货环节内损控制均由门店部门主管,人事部配合培训,门店防损主管及值班管理人员跟进,每日检查,贯穿全年。

九、培训环节内损控制

存在问题1:岗前培训;

整改措施:制定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培训计划并开展培训;同时对新入职员工加大培训力度。

存在问题2:责任心、责任感培训;

整改措施:主管要多关心员工,与员工多加沟通,随时了解员工动态。

存在问题3:公司企业文化的培训;

整改措施:门店每月应安排一次员工企业文化的培训,提高员工凝聚力,加强员工责任心。

存在问题4:人力资源对培训工作抓得不严;

整改措施:严格把好岗前培训,建立好培训、考核成绩档案。

存在问题5:新员工对操作流程不熟悉,导致损耗和不安全行为的产生;

整改措施:应建立操作流程的滚动培训计划,不断巩固。

培训环节监控机制:没有通过培训的人员不允许上岗,综合部进行抽查,发现一律清退;由分店人事部及部门主管配合培训,分店总经办及值班管理人员跟进,每月抽查,贯穿全年。

生鲜损耗控制60大问题及解决方法

十、内盗控制

存在问题1:内外盗相当严重,部分形成团伙性质;

整改措施:部门加强处罚和宣传力度,实行内盗举报奖励制度,对发现内盗现象的员工给予一定奖励。

存在问题2:目前公司的管理太松,造成不诚实的员工太多,素质太低无法管理;

整改措施:灌输全员防损思想,让每一名员工、促销员都真正行动起来,以起到全员防盗防损。

存在问题3:防损员责任心不强;

整改措施:加强培训,增强防损员责任心。

存在问题4:员工对企业没有认同感,控制和警示不力,存在侥幸与贪小便宜心理;

整改措施:管理没有力度,管理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应加强对整体队伍素质的要求。

存在问题5:出口太多;

整改措施:防损部严格控制出入口人员。

内盗环节监控机制:一经发现内盗现象,给相关责任人辞退处理,并做相应的赔偿;对于发现抓获内盗现象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

由门店部门主管及人事部配合培训,分店防损部主管及值班管理人员跟进,每日检查,贯穿全年。

十一、计量环节内损控制

存在问题1:打错商品价签;

整改措施:加强责任心培训,在打印后进行二次复核,并做到计量五步曲。

存在问题2:人情价签;

整改措施:部门主管和防损员加强巡检,如有发现,立即开除。

存在问题3:好、坏商品混淆称重;

整改措施:加强工作细心度,对称重商品在称重前进行检查后称重。

存在问题4:计量员对商品知识不熟悉,对混装分辨能力差;

整改措施:每天上岗前,由生鲜主管对计量员进行商品价格、编码的提问。

计量环节监控机制:发现问题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由门店部门主管及人事部配合培训,分店前台部主管及值班管理人员跟进,每日抽查,贯穿全年。

十二、盘点环节内损控制

存在问题1:不按操作规范进行,责任心不强;

存在问题2:不进行预盘,预盘、复盘、抽盘一次过;

存在问题3:同品种的存货存放不集中,出现漏盘;

存在问题4:生鲜商品经常出现估数的现象,造成数据不准;

存在问题5:堆头底部空包装与实物混合,出现漏盘;

存在问题6:当天收货(或调配)的商品与单据不同步;

存在问题7:不爱惜商品;

以上七项整改措施:对每次盘点前1--2天,主管应进行现场培训和注意事项的反复强调,分工和责任明确,区域主管对每次盘点应进行事前的跟进和检查,建立盘点失误纠正登记表。

存在问题8:防损员长期缺编,休息没有保障,工作激情不高;

整改措施:公司要重视这个问题,及时补编到位,确保正常休息。

盘点环节通过工作提示实施监控,由门店盘点负责人及总经办配合培训,财务部及防损部跟进,每月跟进,贯穿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