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争议!矿业权出让基准价到底该咋定?

作者:中国矿业报

◎ 王琼杰

近年来,随着砂石骨料价格的持续走低,砂石行业逐渐回归至微利水平,有关调整降低砂石采矿权出让收益基准价的呼声随之愈来愈高。

众所周知,矿业权出让收益是指国家基于自然资源所有权,将探矿权、采矿权出让给探矿权人、采矿权人而依法收取的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矿业权出让收益包括探矿权出让收益和采矿权收益。而矿业权市场基准价是指一定时期内,按照资源储量、矿产品价格、开采难易程度、用途、资源保护程度等影响因素,确定的不同矿种矿业权出让收益的基准价格标准。

争议!矿业权出让基准价到底该咋定?

矿业权市场基准价是矿业权出让收益的最低指导单价,也是衡量矿业权出让收益高低的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矿业权评估机构在进行评估时要参考矿业权市场基准价。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矿业权出让收益不得低于矿业权市场基准价。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矿业权市场基准价是因时而变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当矿业权市场价格水平发生重大变化时,相关部门应及时组织对基准价进行更新。

据了解,目前许多省(市、区)执行的砂石采矿权收益基准价是在前几年砂石价格高位时制定的。彼时,全国砂石行业火爆,砂石价格持续攀升,砂石采矿权炙手可热,适当调高砂石采矿权收益基准价,对维护国家自然资源权益、调控砂石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

争议!矿业权出让基准价到底该咋定?

但是,近年来,随着砂石行业全国布局基本完成,一大批大型、超大型砂石矿山相继投产,砂石行业已进入了整体产能过剩、局部相对短缺的“大浪淘沙”新常态。尤其是砂石价格更是直线下滑,许多地方已跌回了十几年前的水平。在需求端锐减、供应端剧增的“内外交困”下,许多砂石矿山基本无利可图,由昔日的“日进斗金”陷入了现在入不敷出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当前砂石市场行情和价格水平,适时调整降低砂石采矿权出让收益基准价,既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砂石矿山企业负担的需要,又是促进砂石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有利于矿山加大安全和环保投入,推进矿山绿色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争议!矿业权出让基准价到底该咋定?

事实上,自然资源部对采矿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早有明确要求。2023年9月26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在印发《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制定指南》时特别指出,要严格落实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更新调整要求,原则上每3年更新一次。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一些省(市、区)对采矿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更新调整并不及时,没有准确反映当前的砂石市场行情。

争议!矿业权出让基准价到底该咋定?

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既是行业的风向标,又是行业的指挥棒。砂石骨料作为基础建设的必需品,当砂石行业过热时,调高砂石采矿权收益市场基准价,可以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来控制采矿权投放进而有效平抑市场。而在砂石行业偏冷时,则通过调低砂石采矿权收益市场基准价来扶持砂石矿山渡过难关,实现良性发展。如果在砂石行业不景气时,不能因时制宜,及时调低砂石采矿权收益市场基准价,将会导致砂石矿山“后继无人”,一旦房地产抬头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将会重蹈前几年“一砂难求”、价格飞涨之覆辙,从而影响国计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

本文原载于《中国矿业报》5月15日4版

原标题:《砂石采矿权出让收益基准价当随行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