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临朐蒋峪:“芳华”夜校圈粉万千农村妇女姐妹

作者:临朐县融媒体中心

“芳华”夜校圈粉万千农村妇女姐妹

临朐融媒讯 通讯员 苏建雪 杨琦

近年来,临朐县蒋峪镇妇联紧紧围绕省市县妇联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坚持政治引领、需求导向、分类施教、注重实效“四个原则”,创新开办“芳华”夜校,真正将其建成宣传党的政策、普及就业技能、传播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阵地,引导妇女群众学政策、学技术、学法律、学文化,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新风正气,养成好家风、形成好风气,让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充分涌流。2022年以来,全镇76个村已全覆盖开办“芳华”夜校,共开展各类培训宣讲780余场次,累计培训妇女群众1.2万人次。

临朐蒋峪:“芳华”夜校圈粉万千农村妇女姐妹

“芳华”夜校微课堂 政治引领聚合力

妇女群众在哪里,“芳华”夜校就开到哪里。镇妇联牢牢把握政治性第一位要求,坚决扛起引领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积极搭建“芳华”夜校学习宣讲平台,打通联系妇女、服务妇女、教育妇女、凝聚妇女的最后一公里。一是丰富阵地聚人气。搭建各类“小而灵活”“微课堂”“小舞台”,把夜校搬到农家小院、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目前,累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等理论宣讲活动110余场次。用好新媒体、志愿服务资源提升传播力,以“蒋峪之窗”“大喇叭”“红马甲”等形式灵活宣讲,打造随时可听、随地可学的“流动课堂”“指尖课堂”,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理论宣讲接地气。善于用方言俗语、歇后语、顺口溜等“草根语言”,将“理论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向群众传递党的声音,讲今昔的对比、国内国外比较,讲本地的特色优势资源,讲老一辈和年轻一代的历史传承,讲乡村振兴战略,讲脱贫攻坚、致富兴业,为大家在政策上解“渴”、思想上解“惑”,让群众更真切地领悟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习语我来读》等宣讲活动120余场。

临朐蒋峪:“芳华”夜校圈粉万千农村妇女姐妹

统筹资源优师资 点单培训提质效

“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镇妇联为提升“芳华”夜校办学质效,一是发挥“联”字优势优师资,采取对上争取“多方联”、归集信息“主动寻”、广开门路“发帖邀”等方式,从县妇联沂山巾帼红宣讲员队伍,从镇村妇联干部队伍,从健康专家、电商专家、农技专家、乡土人才等专家学者中,从“三八”红旗手、“芳华”网格长队伍、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中遴选一批,建立较为稳定的夜校专兼职教师队伍,有效破解师资难题。目前,全镇已建成了拥有45名专兼职教师的夜校师资库,其中镇级本土宣讲员18名,县级各行各业宣讲员27名,有效推动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向镇村延伸。二是运用点单培训提质效,培训内容由群众“点单”、培训方式由群众“点选”、培训教师由群众“点将”,通过选好菜单、定准名单,上好“政策法规、家庭教育、实用技术、健康常识、文化娱乐”“五堂课”,“接地气”的课程丰富了妇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创业致富的技能水平,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受到妇女群众欢迎。截至目前,全镇参训妇女群众达1.2万余人次,群众受教育覆盖面持续扩大。2024年3月,齐鲁频道《拉呱》栏目对该镇“芳华”夜校典型做法进行宣传报道。

临朐蒋峪:“芳华”夜校圈粉万千农村妇女姐妹

“芳华”绽放展风采 基层治理添动力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做好妇女工作有效手段。“芳华”夜校特有的亲民属性,为邻里乡亲提供了“说知心话”“拉家常呱”的机会和场所。一是“夜校+议事”赋能平安蒋峪,突出妇女议事、法律服务、矛盾调处等功能,把村庄的大事小情放到夜校进行讲评,话家长里短、聊民生需求、谈发展建议,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商、民事民办。针对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群众诉求、越级上访等问题,“夜校”即时“开课”,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解决,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芳华”夜校组织开展以来,共化解各类纠纷1050余件。二是“夜校+文化”锻造和谐古镇,坚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开办夜校的落脚点,依托村文化站、农家书屋,常态化组织开展“亲子夜读”活动,结合“一村一场戏”活动,在“芳华”夜校开设广场舞、太极拳等特色课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农民从电视机前“拽”到夜校课堂上,在寓教于乐中提素质增本领,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妇女群众精神风貌,努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今年以来,新组建农村文艺队35支,在农村涌现出一大批市县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为助推乡村治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