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沪深300企业或率先受益于新“国九条”

作者:红刊财经

文 | 吴海珊

编辑丨林伟萍

“A股今年机会不少,但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富拓(FXTM)首席中文市场分析师杨傲正对本刊表示。

他对于A股市场充满信心,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对于资本市场的改革。

他表示,外资最终还是会选择经济状况良好,以及在估值方面有升值空间的市场。从这些方面来看,A股相对而言是有吸引力的。而对于A股估值回归的时间,他表示,总体来说需要看宏观经济状况,以及市场环境改善。

稳健的货币政策

会让中国免于重蹈日本覆辙

一季度中国的GDP增长为5.3%,杨傲正表示,超预期的数据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恢复仍需要时间。

根据他的分析,就中国经济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来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加速增长至4.5%,是个不错的数字,但是经济是一个循环,循环需要时间。固定投资的积极影响需要时间才能传导到消费和出口,之后这两个数字才会出现显著增长。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恢复也与国际需求挂钩,中国和美国的经济状况在全球范围而言相对较好,但是其他国家目前的经济状况都面临困难。外部需求的疲软会对出口带来一些影响,也是合理的。

今年以来,市场有不少声音探讨中国会不会走日本过去三十年的老路。对此杨傲正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会让中国免于重蹈日本覆辙。

他分析表示,日本央行在过去这30年,尤其是前20年,货币政策是高度不稳定的,基本追随美国。直到安倍上任之后,推动安倍经济学,开始执行宽松货币政策,甚至用负利率去刺激投资和消费。现在日本终于结束了负利率,回归通胀,日本股票市场终于迎来一些投资。

“从这个方面来讲,能让中国免于陷入那种状况的就是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杨傲正说道。

所谓的稳健就是逐步调整,摸索掌握合适的维度让通胀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同时经济增长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态势。在他看来,货币政策是经济中最根本、最核心的因素,影响着整个经济循环的各个方面,包括进出口、经济增长、工业出口、借贷成本、企业融资、房地产等领域。

对于目前市场有声音表示LPR降得太慢,杨傲正却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如果LPR降得太快反而是一次性的刺激措施,很难持续,同时也不应该用货币政策仅仅去实现经济的短时间的修复,中国更追求长远稳健的恢复。同时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改变利率政策,会带来许多联动影响。如果在利率政策方面做了太仓促的决定,或者说调整速度太快,很容易在某个领域引起泡沫化。

目前来看,全世界对于合理的货币政策的理解标准是,能够让通胀率和经济增长达到2%的目标。“目前中国央行的调控还是比较理性、良性和稳健的。虽然慢但是不会乱,基本上央行的货币政策能够让经济增长跟通胀回到2%,如果调控足够的话,降息的幅度也不需要太大。”杨傲正说。

同时他强调,当前中国跟日本当时的环境也很不一样,日本当年在泡沫爆破,尤其是进入通缩环境时,美国的货币政策还是非常强的,利率达到10%以上。目前美国的利率在5%,看起来很高,但需要考虑目前美债的状况,越高的利率意味着美国还债的成本也越高。

杨傲正认为美国会紧急降息,美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他表示,基于历史经验来看,过去20年里,能够让美国的利率回归正常化的一直都是紧急降息。比如在2002年~2003年,2008年以及2020年,美联储都是在利率升到非常高之后突然降下来的,然后才让两年期跟十年期倒挂的美债利率正常化。到现在为止,两年期跟十年期的倒挂都还没有结束。从历史上看,两年期比十年期利率更高基本就代表经济衰退,这种情况也被叫做死亡交叉。

降息也并不能改变这一状况,只是把交叉从上拖到了下,但交叉本身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市场还是一直认为短期的经济要比长远的经济要好,短期的利率要比长远的利率要好。”他列举了1981—1984年石油危机时的状况,并认为美国目前可能也面临类似的情景,美国经济有衰退硬着陆的风险。

如果未来美国经济真的没有办法软着陆,跟中国的货币政策有什么相关性?

杨傲正表示,美国经济和中国的货币政策息息相关,假设美国经济没有办法软着陆,利率又不能够下调,可是长时间维持这个状态,对于美国政府其实压力还是非常大的。“从这个角度去看,中国债券资产就算是维持在2%附近,当美国利率慢慢下去的时候,它的优势还是会重现。”

同时,他认为目前人民币的汇率可能对于去国外消费不利,但这可能有利于刺激国内消费和国内旅游。随着国内旅游和消费越来越多,资金能够在国内循环,有助于经济增长。

同时,人民币利率破7之后,一直维持在7.1~7.3的区间。杨傲正认为:“就算未来再向下跌破了7.3、7.4,也不会出现过度反应,因为整体来说中国央行的整个货币政策的一个走向是稳健的,而且是符合当前经济环境的。”

A股相对而言是有吸引力的

沪深300企业或率先受益于新“国九条”

同时他高度评价了中国在资本市场做出的改革。

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涉及提高上市门槛、加大监管力度、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深化改革开放等9个方面,被市场称为新“国九条”。

杨傲正表示,中国不是第一个做这些资本结构优化的国家,用平均市净率(PB)、市盈率(PE)、净资产收益率(ROE)这些策略去刺激股票市场,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经过这一优化,过去一年,日经225指数直线上升。但他强调这些是企业的努力成果,不应该政策一出来,全部散户就投钱进去。正确的顺序是,政策出现之后,帮助企业提升自己的资本架构、财务状况,让企业更多地注重小股东的利益,注重分红,注重ROE,注重研发投入,为小股东带来真正的收益,吸引那些小股东去继续投。“日股在破30000点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在那个区间来来回回浮动。日本是很长一段的时间只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控,而没有进行企业改革,直到2023年才开始改革的。A股刚开始就伴随着这样的改革,会逐步有起色。”

他认为,未来新“国九条”对市场的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是宏观因素,特别是货币政策,因为企业要达到上述财务目标,包括ROE目标、PB的目标、股份回购的目标,少不了融资再投资。第二个是企业何时达到这些目标。

至于市场对此反应,杨傲正认为,沪深300会先受影响,因为沪深300体量大,散户的占比应该会比较少。机构性投资和基金经理的投资,避免了散户的小规模炒作造成的上涨后又下跌。所以如果沪深300企业按照新“国九条”去进行改,可以吸引到头部资金跟外资的长期流入。问题就在于什么时候达到政策目标,达到之后能不能长期保持。他强调,除了分红之外,股份回购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据他观察,包括日、韩在内的亚太地区的股市,在今年1、2月过后出现了显著的资金净流出,也普遍出现了下跌,且跌幅和力度都比A股要更明显。“国际资金肯定是先要去看估值,去看回报率,最终决定资金应该是投哪个方向的。从这些角度看,A股相对而言是有吸引力的,当然他们会考虑风险,同时也会考虑机遇。中国的‘国家队’也是一个有力且长远的支撑。”

(本文已刊发于5月18日《证券市场周刊》,原标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利于中国发展,沪深300企业或率先受益于新“国九条”》。文中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