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郑煤机子公司IPO注册获批,曾因关联交易遭问询、上市被拒

作者:创业最前线
郑煤机子公司IPO注册获批,曾因关联交易遭问询、上市被拒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左星月

编辑 | 胡芳洁

美编 | 李雨霏

审核 | 颂文

5月9日,证监会同意郑州速达工业机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速达股份”)的注册申请,速达股份即将圆梦A股。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速达股份预计募集资金6.63亿元,主要用于扩大再制造暨后市场服务能力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偿还银行贷款。

事实上,速达股份的资本市场之路并不顺畅,此前,因与郑煤机的关联关系等因素折戟创业板后,公司转战至深交所主板,终于迎来IPO注册获批。

然而,目前郑煤机仍是速达股份的第二大客户,且速达股份每年还要向郑煤机大额采购,关联交易“旧伤未愈”。

1、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速达股份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注于机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专业化服务公司。

公司业务主要围绕煤炭综采设备液压支架开展,为煤炭生产企业提供维修与再制造、备品配件供应管理、二手设备租售等综合后市场服务,并为机械设备生产商提供流体连接件产品。

2015年8月,速达股份在股转系统挂牌,2018年4月起终止在股转系统挂牌。此后,速达股份便一直奔波在A股上市之路上。

速达股份曾一度冲刺创业板,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2019年12月,速达股份在深交所创业板披露了招股说明书,经过多轮问询后,深交所终止速达股份创业板IPO。

郑煤机子公司IPO注册获批,曾因关联交易遭问询、上市被拒

(图 / 速达股份公告)

速达股份折戟创业板IPO,与其股东郑煤机之间的关联交易有关。

深交所公告显示,审核部门针对速达股份主要有如下问题,一是速达股份是否具有直接面向市场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二是郑煤机控制的综机公司对速达股份业务的影响。

独立经营能力、股东对公司业务及财务的影响等问题,或成为速达股份创业板IPO失败的主要原因。

失败后的速达股份将目光转至深交所主板。2022年6月,速达股份递交深交所主板IPO申请,二度闯关A股。

从首次冲刺创业板到现在,经过近五年的努力,速达股份终于将要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创业最前线」注意到,或许是为速达股份上市做准备,郑煤机也转让了公司不少股权。

招股书显示,2021年12月,郑煤机将其持有的速达股份10%股份(570万股)转让给扬中徐工,转让价格为16.63元/股。

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郑煤机还持有速达股份19.82%股权。

郑煤机子公司IPO注册获批,曾因关联交易遭问询、上市被拒

(图 / 速达股份招股书)

实际上,除速达股份外,郑煤机还拆分了另一家企业申报IPO,然而结果却并不如意。

2023年9月,郑州恒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达智控”)申报上交所科创板IPO。5月11日,恒达智控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决定终止其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

郑煤机子公司IPO注册获批,曾因关联交易遭问询、上市被拒

(图 / 上交所官网)

据了解,郑煤机是恒达智控的控股股东,持有其85.02%股份。但恒达智控却在2020年-2022年大额分红14亿元,大部分都落入了郑煤机的口袋,这或许是恒达智控匆匆撤回IPO申请的原因之一。(详见「子弹财经」2023年10月报道 IPO雷达|恒达智控三年分红14亿仍募资补流,研发费率仅同行均值一半)

在分红上,速达股份明显“收敛”了许多。2021年-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期”),速达股份仅在2021年分红3021万元,并未出现连年大额分红的情形。

郑煤机子公司IPO注册获批,曾因关联交易遭问询、上市被拒

(图 / 速达股份招股书)

2、研发费率低于同行

虽然背靠郑煤机,但近年来,速达股份的业绩增长并没有那么乐观。

报告期内,速达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22亿元、10.76亿元、12.53亿元,同比增长36.19%、30.89%和16.45%;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1.05亿元1.62亿元,同比增长40.72%、2.77%、54.72%。

郑煤机子公司IPO注册获批,曾因关联交易遭问询、上市被拒

(图 / Wind(单位: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速达股份的业绩增长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增长原因主要系郭家湾专业化项目发生合同变更、布尔台专业化项目服务期结束一次性冲回结余维修成本,合计增加公司毛利4125.84万元所致。

郑煤机子公司IPO注册获批,曾因关联交易遭问询、上市被拒

(图 / 速达股份招股书)

此外,「创业最前线」还注意到,速达股份的营业成本较高,尤其在销售上花了不少钱。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速达股份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294.05万元、2746.15万元、4481.4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01%、2.55%和3.58%。

郑煤机子公司IPO注册获批,曾因关联交易遭问询、上市被拒

(图 / 速达股份招股书)

销售费用中,业务招待费占比近三成。据悉,公司的业务招待费主要包括为开拓市场而开展各类活动,以及在业务洽谈、对外联络、维护客户关系时所发生的餐饮费、酒水茶叶费等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招待费分别为863.86万元、648.95万元和1274.14万元,整体上看呈快速增长趋势。

郑煤机子公司IPO注册获批,曾因关联交易遭问询、上市被拒
郑煤机子公司IPO注册获批,曾因关联交易遭问询、上市被拒

(图 / 速达股份招股书)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公司共有68名销售人员。也就是说,2023年,每名销售人员平均支出了18.74万元的业务招待费。

此外,在管理费用中,也存在不少业务招待支出。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中业务招待费金额分别为332.74万元、278.29万元和429.47万元,主要包括管理层进行业务洽谈、对外联络、维护客户关系时所发生的餐饮费、酒水茶叶费等费用。

郑煤机子公司IPO注册获批,曾因关联交易遭问询、上市被拒

(图 / 速达股份招股书)

然而,公司的研发投入,却不及同行。报告期内,速达股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07.41万元、1087.18万元和2000.9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86%、1.01%和1.60%。

同期,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4.34%、3.92%和2.50%,远高于速达股份。

郑煤机子公司IPO注册获批,曾因关联交易遭问询、上市被拒
郑煤机子公司IPO注册获批,曾因关联交易遭问询、上市被拒

(图 / 速达股份招股书)

速达股份虽然主营业务为维修与再制造等,但公司在研发创新上也有野心。

速达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具有信息化管理优势,引入了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软件,能将MES系统(生产执行系统)随机芯片对设备全寿命周期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和SAP(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系统中记录的数据,进行抓取、分析与应用。

然而,随着大陆煤矿综采设备国产化程度深化,研发生产的自主创新水平也逐渐提高,智能化成为未来趋势,机械设备的精密性和复杂程度都超出了过去的级别,这对机械设备后市场服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因此,上市后的速达股份还需在研发创新上下功夫。

3、关联交易“旧伤”未愈

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李锡元、贾建国、李优生合计控制速达股份50.98%的股份,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其中,李优生和贾建国都曾是郑煤机的老员工,分别于1973年、1975年加入郑煤机。

2009年,李锡元和郑煤机各自以合资方的身份参与设立速达股份前身速达有限(各持股40%),并引入贾建国和李优生两名创始自然人,李锡元负责具体经营管理,郑煤机仅履行参股股东职责,并将其2009年5月在市场营销部下专设的售后服务处团队(共计29人)的劳动关系转移至速达股份处。

也就是说,速达股份自成立之初,就携有郑煤机的“基因”。

招股书显示,速达股份董事张海斌、监事张易辰、副总经理栗靖和董小波,都曾在郑煤机任职。

此前,速达股份冲刺创业板上市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与郑煤机的关联交易。然而在转至深交所主板后,速达股份与郑煤机仍有大额关联交易。

相关关联交易主要为速达股份向郑煤机及其子公司销售产品、提供劳务、采购零部件以及租赁厂房。

报告期内,郑煤机是速达股份的第二大客户,速达股份向其销售金额分别为1.38亿元、1.86亿元、2.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83%、17.29%、18.33%,处在连年增长的趋势。

此外,速达股份还向郑煤机体系公司采购,采购内容包括千斤顶、结构件、液压阀等。

报告期内,相关采购总金额分别为5950.12万元、5773.27万元和1.16亿元,占速达股份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41%、8.89%和14.18%。2023年,公司对郑煤机体系公司的采购金额快速增长。

郑煤机子公司IPO注册获批,曾因关联交易遭问询、上市被拒

(图 / 速达股份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速达股份不仅与郑煤机及体系公司长期保持交易往来,还为郑煤机免费提供质保期内维修劳务服务。直到2022年,速达股份向郑煤机提供的质保期服务才由免费改为收费。

虽然速达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对股东郑煤机不存在重大依赖,但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仍存在向郑煤机关联采购、关联销售等业务关联的情况。因此,速达股份今后独自扩展业务的能力,还需日后观察。

未来,上市后的速达股份将如何改善关联交易问题、能否在研发创新领域取得新突破,「创业最前线」将持续关注。

*注: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