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煤機子公司IPO注冊獲批,曾因關聯交易遭問詢、上市被拒

作者:創業最前線
鄭煤機子公司IPO注冊獲批,曾因關聯交易遭問詢、上市被拒

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左星月

編輯 | 胡芳潔

美編 | 李雨霏

稽核 | 頌文

5月9日,證監會同意鄭州速達工業機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速達股份”)的注冊申請,速達股份即将圓夢A股。

招股書顯示,此次IPO,速達股份預計募集資金6.63億元,主要用于擴大再制造暨後市場服務能力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償還銀行貸款。

事實上,速達股份的資本市場之路并不順暢,此前,因與鄭煤機的關聯關系等因素折戟創業闆後,公司轉戰至深交所主機闆,終于迎來IPO注冊獲批。

然而,目前鄭煤機仍是速達股份的第二大客戶,且速達股份每年還要向鄭煤機大額采購,關聯交易“舊傷未愈”。

1、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速達股份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專注于機械裝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專業化服務公司。

公司業務主要圍繞煤炭綜采裝置液壓支架開展,為煤炭生産企業提供維修與再制造、備品配件供應管理、二手裝置租售等綜合後市場服務,并為機械裝置生産商提供流體連接配接件産品。

2015年8月,速達股份在股轉系統挂牌,2018年4月起終止在股轉系統挂牌。此後,速達股份便一直奔波在A股上市之路上。

速達股份曾一度沖刺創業闆,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2019年12月,速達股份在深交所創業闆披露了招股說明書,經過多輪問詢後,深交所終止速達股份創業闆IPO。

鄭煤機子公司IPO注冊獲批,曾因關聯交易遭問詢、上市被拒

(圖 / 速達股份公告)

速達股份折戟創業闆IPO,與其股東鄭煤機之間的關聯交易有關。

深交所公告顯示,稽核部門針對速達股份主要有如下問題,一是速達股份是否具有直接面向市場獨立持續經營的能力,二是鄭煤機控制的綜機公司對速達股份業務的影響。

獨立經營能力、股東對公司業務及财務的影響等問題,或成為速達股份創業闆IPO失敗的主要原因。

失敗後的速達股份将目光轉至深交所主機闆。2022年6月,速達股份遞交深交所主機闆IPO申請,二度闖關A股。

從首次沖刺創業闆到現在,經過近五年的努力,速達股份終于将要在深交所主機闆上市。

「創業最前線」注意到,或許是為速達股份上市做準備,鄭煤機也轉讓了公司不少股權。

招股書顯示,2021年12月,鄭煤機将其持有的速達股份10%股份(570萬股)轉讓給揚中徐工,轉讓價格為16.63元/股。

截至招股書簽署之日,鄭煤機還持有速達股份19.82%股權。

鄭煤機子公司IPO注冊獲批,曾因關聯交易遭問詢、上市被拒

(圖 / 速達股份招股書)

實際上,除速達股份外,鄭煤機還拆分了另一家企業申報IPO,然而結果卻并不如意。

2023年9月,鄭州恒達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達智控”)申報上交所科創闆IPO。5月11日,恒達智控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上交所決定終止其科創闆發行上市稽核。

鄭煤機子公司IPO注冊獲批,曾因關聯交易遭問詢、上市被拒

(圖 / 上交所官網)

據了解,鄭煤機是恒達智控的控股股東,持有其85.02%股份。但恒達智控卻在2020年-2022年大額分紅14億元,大部分都落入了鄭煤機的口袋,這或許是恒達智控匆匆撤回IPO申請的原因之一。(詳見「子彈财經」2023年10月報道 IPO雷達|恒達智控三年分紅14億仍募資補流,研發費率僅同行均值一半)

在分紅上,速達股份明顯“收斂”了許多。2021年-2023年(以下簡稱“報告期”),速達股份僅在2021年分紅3021萬元,并未出現連年大額分紅的情形。

鄭煤機子公司IPO注冊獲批,曾因關聯交易遭問詢、上市被拒

(圖 / 速達股份招股書)

2、研發費率低于同行

雖然背靠鄭煤機,但近年來,速達股份的業績增長并沒有那麼樂觀。

報告期内,速達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别為8.22億元、10.76億元、12.53億元,同比增長36.19%、30.89%和16.45%;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别為1.02億元、1.05億元1.62億元,同比增長40.72%、2.77%、54.72%。

鄭煤機子公司IPO注冊獲批,曾因關聯交易遭問詢、上市被拒

(圖 / Wind(機關: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速達股份的業績增長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增長原因主要系郭家灣專業化項目發生合同變更、布爾台專業化項目服務期結束一次性沖回結餘維修成本,合計增加公司毛利4125.84萬元所緻。

鄭煤機子公司IPO注冊獲批,曾因關聯交易遭問詢、上市被拒

(圖 / 速達股份招股書)

此外,「創業最前線」還注意到,速達股份的營業成本較高,尤其在銷售上花了不少錢。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内,速達股份的銷售費用分别為3294.05萬元、2746.15萬元、4481.41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别為4.01%、2.55%和3.58%。

鄭煤機子公司IPO注冊獲批,曾因關聯交易遭問詢、上市被拒

(圖 / 速達股份招股書)

銷售費用中,業務招待費占比近三成。據悉,公司的業務招待費主要包括為開拓市場而開展各類活動,以及在業務洽談、對外聯絡、維護客戶關系時所發生的餐飲費、酒水茶葉費等費用。

報告期内,公司業務招待費分别為863.86萬元、648.95萬元和1274.14萬元,整體上看呈快速增長趨勢。

鄭煤機子公司IPO注冊獲批,曾因關聯交易遭問詢、上市被拒
鄭煤機子公司IPO注冊獲批,曾因關聯交易遭問詢、上市被拒

(圖 / 速達股份招股書)

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公司共有68名銷售人員。也就是說,2023年,每名銷售人員平均支出了18.74萬元的業務招待費。

此外,在管理費用中,也存在不少業務招待支出。

報告期内,公司管理費用中業務招待費金額分别為332.74萬元、278.29萬元和429.47萬元,主要包括管理層進行業務洽談、對外聯絡、維護客戶關系時所發生的餐飲費、酒水茶葉費等費用。

鄭煤機子公司IPO注冊獲批,曾因關聯交易遭問詢、上市被拒

(圖 / 速達股份招股書)

然而,公司的研發投入,卻不及同行。報告期内,速達股份的研發費用分别為707.41萬元、1087.18萬元和2000.97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别為0.86%、1.01%和1.60%。

同期,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别為4.34%、3.92%和2.50%,遠高于速達股份。

鄭煤機子公司IPO注冊獲批,曾因關聯交易遭問詢、上市被拒
鄭煤機子公司IPO注冊獲批,曾因關聯交易遭問詢、上市被拒

(圖 / 速達股份招股書)

速達股份雖然主營業務為維修與再制造等,但公司在研發創新上也有野心。

速達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具有資訊化管理優勢,引入了裝置全壽命周期管理軟體,能将MES系統(生産執行系統)随機晶片對裝置全壽命周期過程中收集的資料和SAP(企業管了解決方案)系統中記錄的資料,進行抓取、分析與應用。

然而,随着大陸煤礦綜采裝置國産化程度深化,研發生産的自主創新水準也逐漸提高,智能化成為未來趨勢,機械裝置的精密性和複雜程度都超出了過去的級别,這對機械裝置後市場服務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是以,上市後的速達股份還需在研發創新上下功夫。

3、關聯交易“舊傷”未愈

截至招股書簽署之日,李錫元、賈建國、李優生合計控制速達股份50.98%的股份,為公司共同實際控制人。其中,李優生和賈建國都曾是鄭煤機的老員工,分别于1973年、1975年加入鄭煤機。

2009年,李錫元和鄭煤機各自以合資方的身份參與設立速達股份前身速達有限(各持股40%),并引入賈建國和李優生兩名創始自然人,李錫元負責具體經營管理,鄭煤機僅履行參股股東職責,并将其2009年5月在市場營銷部下專設的售後服務處團隊(共計29人)的勞動關系轉移至速達股份處。

也就是說,速達股份自成立之初,就攜有鄭煤機的“基因”。

招股書顯示,速達股份董事張海斌、監事張易辰、副總經理栗靖和董小波,都曾在鄭煤機任職。

此前,速達股份沖刺創業闆上市過程中,備受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與鄭煤機的關聯交易。然而在轉至深交所主機闆後,速達股份與鄭煤機仍有大額關聯交易。

相關關聯交易主要為速達股份向鄭煤機及其子公司銷售産品、提供勞務、采購零部件以及租賃廠房。

報告期内,鄭煤機是速達股份的第二大客戶,速達股份向其銷售金額分别為1.38億元、1.86億元、2.3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别為16.83%、17.29%、18.33%,處在連年增長的趨勢。

此外,速達股份還向鄭煤機體系公司采購,采購内容包括千斤頂、結構件、液壓閥等。

報告期内,相關采購總金額分别為5950.12萬元、5773.27萬元和1.16億元,占速達股份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别為9.41%、8.89%和14.18%。2023年,公司對鄭煤機體系公司的采購金額快速增長。

鄭煤機子公司IPO注冊獲批,曾因關聯交易遭問詢、上市被拒

(圖 / 速達股份招股書)

值得一提的是,速達股份不僅與鄭煤機及體系公司長期保持交易往來,還為鄭煤機免費提供質保期内維修勞務服務。直到2022年,速達股份向鄭煤機提供的質保期服務才由免費改為收費。

雖然速達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對股東鄭煤機不存在重大依賴,但在業務開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求仍存在向鄭煤機關聯采購、關聯銷售等業務關聯的情況。是以,速達股份今後獨自擴充業務的能力,還需日後觀察。

未來,上市後的速達股份将如何改善關聯交易問題、能否在研發創新領域取得新突破,「創業最前線」将持續關注。

*注: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