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锂电池产业链分析第三季第一集看似平平无奇

作者:喜欢甜妹的猪脑子

#一张图记录夏日生活#

今天,我们研究的这家科创板公司,又是时下最热科创板赛道之一——锂电池。

然而,奇怪的是,我们都知道锂电池四大板块: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

但这家公司做的东西,哪个板块都不属于,锂电池材料还缺它不可。

锂电池产业链分析第三季第一集看似平平无奇

它的产品就是——锂电池铜箔,占锂电池总成本的5%。

别看它占比小,这玩意儿可直接影响到锂电池内阻和循环寿命。

并且,它的客户名单也相当豪华,囊括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大佬。有大佬站台,业绩自然不会差。

锂电池产业链分析第三季第一集看似平平无奇

来,直接上数据:

2016年-2018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4.19亿元、5.66亿元、11.5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2亿元、0.85亿元、1.7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34亿元、0.16亿元、1.0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7.39%、27.35%、27.21%;净利率分别为14.86%、15.05%、15.30%。

业绩体量及增速都不错,三年营收复合增速高达65.88%,净利润复合增速为68.48%,表现出典型的成长股特征。

锂电池产业链分析第三季第一集看似平平无奇

它就是——嘉元科技。

虽然,新能源概念、科创板光环加持,但其实,它的成长历程相当坎坷。

2010年,PCB铜箔市场竞争加剧,不堪价格战的嘉元被迫转型锂电池铜箔。

锂电池产业链分析第三季第一集看似平平无奇

2016年,嘉元科技新三板上市,却无奈业绩一直不佳。

2017年,股份被靠卖资产度日的二股东梅雁吉祥(600868)出售,接盘的新二股东兼董事赖仕昌,却2018年曾因违规交易被监管。

2019年3月,终于科创板来了,嘉元科技最终选择新三板拆牌,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值约为26亿元。本次申报科创板上市,其估值约为39亿元。

锂电池产业链分析第三季第一集看似平平无奇

看到这里,关于本案,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1)从业绩增速来看,如今的嘉元科技增速明显较快,但为什么之前在三板的业绩却不佳,这门生意的经营逻辑究竟是什么?嘉元,到底是靠怎样的方式逆袭的?

2)2019年3月,嘉元科技新三板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市值为26亿元,本次申报科创板,估值约为39亿元,短短两个月,为什么估值差距这么大?

锂电池产业链分析第三季第一集看似平平无奇

3)对本案这样的案例,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大家都人心惶惶的盯着两个核心问题:这样的估值,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在支撑?这估值数据,到底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今天,我们就以嘉元科技为例,来研究一下锂电池产业链的产业逻辑,以及其估值特征

锂电池产业链分析第三季第一集看似平平无奇

预知后续,且听下回分解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