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个人的味蕾,埋藏着最初的家乡密码

作者:作家荟

#今日餐桌美食分享#

作者:郑丽莉

一个人的味蕾,埋藏着最初的家乡密码

“民以食为天”,吃不仅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之一,可以说,少了美食,人生就少了三分之二的乐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味蕾也埋藏着最初的家乡密码。就比如我,永远对鲜美清甜的海鲜汤底情有独钟,比如我先生,加班回来时经常只要一碗热乎乎的西红柿鸡蛋面。清澈鲜美的海鲜汤底,是福州随处可见的小吃的底汤,鱼丸、锅边糊、扁肉,都离不开这口汤。只要过年随先生回他老家,婆婆煮的第一顿饭一定是西红柿鸡蛋面,这也成了我先生忘不了的乡愁。

有的时候,外地来的朋友比我还要熟悉本地美食。

刚毕业时,和同学一起去机构实习。没过三天,同学已经把机构附近的美食摸的门清,什么薛潮福黄米糕,包子一样大的大元宵,依嫩猪血化.......很多小吃是我这个孤陋寡闻的本地人见所未见的。他们问我知道这些小吃吗?我如实告知不知道,很是被他们鄙视了一阵子。

岁月如梭,如今已经离开毕业的日子快要有10年了。被鄙视的沮丧早就丢到了爪洼国,只是回想起同学,倒是多了一层理解,他们那么快、那么精准的认识福州小吃,是不是其想要快速的融入这个城市的侧面体现?这一点幽微的心理,可能连当事人都未曾知晓。

我的父亲、先生是从外地来福州学习、工作,继而成家。谈起福州的各种小吃,哪里的味道地道、哪里的用料新鲜头头是道,很有美食家的风范,但到了疲倦时,所求的永远都是一样的吃食,我的父亲是猪脚捞线面,我的先生是西红柿鸡蛋面。他们对福州美食的“精通”的动因,和我那些同学是大差不差的。

一个人的味蕾,埋藏着最初的家乡密码

我从出生到求学再到工作,一直没有离开福州。我习惯了鲜甜的海鲜味,也吃腻了米饭,到了自己外出点餐的时候,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点面条。台湾的牛肉面、陕西的biangbiang面、四川的担担面,通过各种面条,我这个井底之蛙在努力的想象远方的风景。偶尔实在想不出爱吃什么,那就去吃花生酱拌面和清汤扁肉吧,拌面要点小份的,因为吃到后面花生酱会腻;扁肉要大份,因为怕汤不够喝。福州人爱喝汤的基因真是渗入了骨髓啊!

母亲6岁前跟太外婆在上海生活,6岁后回到福州。母亲煮的菜“海纳百川”,有荔枝肉、南煎肝、拌海蜇皮等酸甜口的闽菜,偶尔也会有麻辣鲜香的水煮肉,但到了她预备给我们“吃好吃”的时候,就是一盆实实在在的红烧肉。和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一起熬煮的,一定有素鸡(豆制品)、浓浓的酱油,还有数量可观的白糖。浓油赤酱加白糖,甜咸口,这是典型的上海本帮菜口味,看来,母亲潜意识里,最喜欢的还是上海菜的味道呀!

因为父亲是泉州人,所以我们家在泉州就有了众多的亲戚,小时候,放暑假回去,必定会得到诸多堂哥堂姐、表哥表姐的热情款待。

记得12岁时,爸妈让我自己去老家度假。表哥从车站接了我,就客气地叫我简单的吃一点,吃的是一盒蛋炒饭,表哥还㧟了一勺古龙肉酱,叫我一起拌饭吃,蛋炒饭原本味道就浓,加上肉酱,味道更是令年幼的我惊喜。到了清早和深夜,路边遍布着卖面线糊的小摊,面线糊里的面线碎可以忽略不计,就是一碗浓稠的面汤,但是炸酥肉、油条,一样一样的放进去,酥脆的配菜伴着醇厚的面线汤,柔中有刚,味道实在是好极了。

有人论证说,口味清淡的地方,经济在以前都比较发达,像浙江、广东,喜欢重口味的地方,经济在以前一般比较差,比如贵州、四川。表哥那时正是胼手砥足创业的时候,蛋炒饭配古龙肉酱,这样简单而重口味的饭食自然是能够吃得又快又好。

一个人的味蕾,埋藏着最初的家乡密码

“星光不负赶路人”,除了读书读出来的堂(表)兄弟姊妹外,绝大多数人,都像表哥一样,留在老家泉州创业。表哥现在过得不错,在市郊有一个小别墅(当然,泉州的房价比福州的厚道也是不争的事实),其他创业的兄弟姊妹也有着自己或大或小的工厂。生活条件好了,大家仍旧是喜欢加满小料的面线糊,红烧猪脚,看来,以吃菜的口味来看经济条件的这个理论也并非“铁律”。

从吃,可以折射出异乡人在城市的奋斗、融入这个城市文化的努力,也可以窥见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吃,系着乡愁,也连接着未来,在热气腾腾的炊烟中,我们充满希望的向前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