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记者大未来!杨凌这场研学之旅真有趣

作者:杨凌发布

视频加载中...

“小记者、大未来,我们出发喽!”

传承农耕文化、培育时代新人。5月19日上午,由杨凌农科传媒集团主办,杨凌融媒体中心(杨凌电视台)承办的2024首期小禾记者团耕读实践活动在教稼园启动。

小记者大未来!杨凌这场研学之旅真有趣

孟夏时节的教稼园,满园绿意、鸟语花香,园内的后稷雕像巍然耸立。相传后稷是大陆历史上最早的农官,4000多年前在杨凌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每年农民丰收节当天,杨凌都在教稼园举办农神后稷祭祀祈福暨农耕文化传承大典,感恩农神后稷、传承农耕文明。

小记者大未来!杨凌这场研学之旅真有趣

戴上徽章、扛起团旗,首期50名小记者在导师的带领下在杨凌教稼园这个特别的地方,开启了一天的耕读实践活动之旅。

小记者大未来!杨凌这场研学之旅真有趣

首站,小禾记者团成员来到中国·杨凌教稼名人馆。在导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从一粒种子开始探寻了解中华农耕文化历史,从曾被毛主席称赞为“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中国”的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院士,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小麦育种家李振声院士,再到一碗油菜籽半碗都是油的油菜育种家李殿荣研究员、开启大陆玉米生产新时代的玉米育种专家薛吉全教授……名人馆内展出的70余位在杨凌工作过、对国家农业科技进步有突出贡献的名人、院士及上古时代到近代的40名著名农业先贤的风采,令小记者们啧啧称奇。

小记者大未来!杨凌这场研学之旅真有趣

“哇!这个‘白菜女王’柯桂兰奶奶,和咱是一个小区的。”“这位邹志荣爷爷也厉害,他研究了大棚,让我们在冬天也能吃到西瓜。”小记者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对一代代农科专家将论文写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的敬业奉献精神油然而生。

小记者大未来!杨凌这场研学之旅真有趣

“小记者们,大家知道我们杨凌的凌的由来吗?凌和陵有什么区别呢?”小禾记者团第二站来到杨凌示范区展厅(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展厅)。“我知道,我知道,取凌云向上的意思。”“耳朵陵是小杨陵区,两点水的凌是杨凌示范区”“耳朵陵是取陵墓的陵,隋文帝的陵墓在杨凌。”当导师赵玉婷一抛出问题小记者们便争相回答。

小记者大未来!杨凌这场研学之旅真有趣

从国家为什么要设立杨凌农高区,到27年来杨凌的建设发展、上合农业基地、乡村振兴,通过讲解互动、展览展示、有奖答题等形式,小记者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杨凌历史,感知农科城的魅力。当得知,餐桌上好多主粮、蔬菜、水果等都是杨凌农科专家培育而成的,不仅如此,杨凌的种子、农业技术、设备还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小记者们直言作为杨凌人倍感骄傲和自豪。“以后我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像这些农科专家爷爷奶奶们学习,让自己成为一粒希望的‘种子’。”小记者贺昱嘉说。

小记者大未来!杨凌这场研学之旅真有趣

五月的王上村,青砖古墙错落有致,文创田园风光如画。王上村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中国历史上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的寝陵——泰陵坐落于此。科举考试、兵器铠甲、官民服饰、射箭……一走进王上村,特色鲜明的隋文化,令小记者们仿佛穿越到1400多年前的隋朝。

小记者大未来!杨凌这场研学之旅真有趣

“隋文帝杨坚是大陆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建立科举制度,从隋到清末共诞生了504位状元。今天我们看看哪些同学可以独占三元?”在杨凌民俗专家左文革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齐声颂读《弟子规》,了解中国科举制度,并沉浸式体验古代科举考试、科考放榜、状元游街、射箭等体验活动。“我可开心了,没想到自己差一点儿就成了状元郎,下次有机会我还要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小记者于悦珊说,穿上古代服饰参加科举考试既紧张又有趣,这个体验真棒。

小记者大未来!杨凌这场研学之旅真有趣

小小禾苗,想要快乐成长,需要从小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行万里路、读古今书、持春秋笔、知天下事,争做耕读文化传播者。最后一站,小记者们走进杨凌电视台全媒体演播室,沉浸式参观融媒指挥中心、新闻演播室、电台直播间、录音棚等多媒体工作实景,学习了解新闻采编流程和节目主持常识。“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小主持人……”在杨凌电视台资深新闻主播的全程指导下,小记者们还走进演播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主播”实践活动。小记者们直言,要将一天的所听所见所感所悟记录下来,为农科城杨凌代言,做新时代的后稷小传人。

小记者大未来!杨凌这场研学之旅真有趣
小记者大未来!杨凌这场研学之旅真有趣

心动不如行动

小禾记者团活动长期招募

期待更多有梦想、有热情

有才华的小朋友

加入小禾记者团

记者:王晓艳 张耀东

编辑:翁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