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难怪郭襄像杨过,却不像郭靖,黄药师心知肚明却无颜为黄蓉辩解

作者:耳东文史江湖

《偈颂三十四首其一》中提到过:“龙生龙,凤生凤,指天指地独称尊,老鼠养儿巡屋栋。”又有人言“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话虽然都并非绝对,但也足以证明父母对于子女的影响是极大的,有些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也不乏此类设定,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欧阳锋与欧阳克这对父子,他们明面上是以叔侄相称,其实是父子,而二人的为人也如出一辙,都是心肠歹毒之人,他们一个欺辱大嫂,一个搜罗姬妾,也都是好色之人,正应了那句“上梁不正下梁歪”。

难怪郭襄像杨过,却不像郭靖,黄药师心知肚明却无颜为黄蓉辩解

(郭襄剧照)

但说来奇怪,为何郭襄作为郭靖的女儿,却一点儿也不像郭靖,反倒像极了杨过呢?

一、郭襄的为人

相对而言,郭靖的另外两个孩子还是比较像他的。

比如那毫无存在感的郭破虏,哪怕大部分时候都只是充当背景板,但书中一句“郭破虏沉静庄重,大有父风”就足以证明他是郭靖的孩子。

至于郭芙,别看连她母亲黄蓉都将她视为草包,那也只能说明她的头脑不太聪明,毕竟郭靖也不是个聪明人,但她却继承了父亲的侠气。

难怪郭襄像杨过,却不像郭靖,黄药师心知肚明却无颜为黄蓉辩解

(郭芙、黄蓉剧照)

比如当初黄蓉带着她和大小武面对金轮法王等人时,大小武那俩草包一心只想着逃跑,而你看郭芙是怎么做的?

原著道:“郭芙从地下拾起一条断了的桌脚,叫道:‘武家哥哥,咱们齐上。’黄蓉一把拉住,说道:‘凭你这点功夫,上去送死么?’郭芙撅起了小嘴不信。”

别说郭芙草包,遇到邪魔歪道,她是真敢上。

再加上其他方面的为人,郭破虏和郭芙都是比较传统的那一类人,尤其是郭芙,她当初面对大小武的追求时,就表现得十分纠结,而这事若换了郭襄,怕是不会如此纠结。

相对而言郭襄却不那么像郭靖,她的为人更像杨过,就因为她骨子里是透露着一股邪气。

郭襄的邪气体现在哪?

从她对周伯通、瑛姑、段皇爷的关系就能看出来,她与周伯通有过这么一段对话:“郭襄怔怔的听着,直到周伯通说完,眼见他满脸愧容,便问:‘那段皇爷除了有刘贵妃外,还有几位妃子?’周伯通道:‘他虽不如大宋天子那么后宫三千,但三宫六院,数十位嫔妃总是有的。’郭襄道:‘照啊!他有数十位后妃,你连一位夫人也没有,他顾全朋友之义,该将刘贵妃送了你才是啊。’”

难怪郭襄像杨过,却不像郭靖,黄药师心知肚明却无颜为黄蓉辩解

(郭襄、杨过剧照)

你看,世俗礼法在她眼中毫无意义,这哪里像是个大家闺秀该说出的话?她若当着郭靖夫妇的面说出这般轻浮的话语,怕是会遭父母的耳光招呼。

但杨过则不同,你且看杨过的态度:“杨过向她点了点头,心想:‘这小姑娘不拘于世俗礼法之见,出言深获我心。’”

她与杨过确实是一路人。

后来郭襄与黄蓉谈心时,母女之间也有过这么一番对话:“黄蓉又道:‘你杨大哥是个至性至情之人,只因自幼遭际不幸,性子不免有点孤僻,行事往往出人意表。’郭襄淡淡一笑,道:‘他和外公,和我,都是邪派。’黄蓉正色道:‘不错,他是好人,可是有点邪气。’”

是啊,郭靖哪里有半点邪气?为何郭襄会变成这样?

二、郭靖与黄蓉的教导

其实书中交代得很清楚,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女儿会变成这般“略带邪气”的样子,郭靖自然是难辞其咎的。

比如郭襄当初就对杨过提到过,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多半是打骂为主。

她是这么说的:“我跟你说,我做了错事,爹爹妈妈问起,我从不隐瞒,给爹妈责骂一场,也就完了。否则撒个谎儿骗了过去,自己后来反憋得难过。这一次我悄悄出来,爹妈知道了定要生气,可是已经出来了,我也不会瞒着不说。”

当然,书中也提到过,郭靖夫妇对待郭襄和郭破虏的态度是一样的,书中只道:“郭靖夫妇惩于以往对郭芙太过溺爱,以致闯出许多祸来,对郭襄和郭破虏便反其道而行之,自幼即管束得极为严厉。”

难怪郭襄像杨过,却不像郭靖,黄药师心知肚明却无颜为黄蓉辩解

(郭靖、黄蓉剧照)

可问题在于郭破虏是男孩,郭襄是女孩,尤其是郭靖夫妇还有个大女儿郭芙的情况下,郭襄看到父母一直宠着姐姐,对自己却如男孩一般严厉,她心中该作何感想?

若没点而逆反心理,反倒不符合人之常情了,郭靖夫妇这一胎养废了,想要将二胎培养成人才的出发点本没错,但对待不同的子女教育却用了一样的方法,着实不可取。

而这件事,黄药师这当外公的其实也难辞其咎。

三、黄药师难辞其咎

黄药师在郭襄的生日宴上是短暂现身过的,只是那片刻的团聚给笔者的感受却不是温馨,而是心酸。

毕竟书中是这么说的:“黄药师不答,向郭襄招了招手,笑道:‘孩子过来,让外公瞧瞧你。’郭襄忙近前行礼。黄药师拉着她手,细细瞧她脸庞,黯然道:‘真像,真像。’黄蓉知他又想起了亡妻,说郭襄生得像他外婆年轻之时,怕勾起他心事,并不接口。郭芙笑道:‘那还有不像的么!你叫老东邪,她叫小东邪……’”

难怪郭襄像杨过,却不像郭靖,黄药师心知肚明却无颜为黄蓉辩解

(黄药师、黄蓉剧照)

这即是问题所在了,黄药师见郭襄像自己,很是喜爱,这是隔代亲,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这似乎是他第一次见郭襄,此时郭襄已经十六岁了,他却从未关心过这孩子,这正常吗?

他对外孙女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他当初对自己的女儿就更不上心了,这也是为何黄蓉会离开桃花岛四处云游,乃至被郭靖这傻小子“拐跑”的原因,说白了,黄药师不是个好父亲。

而郭靖常年忙于襄阳战事,自然没多少时间管教孩子,教育孩子的重任是落在了黄蓉身上,可黄蓉自己都没被好好的教育过,她又如何知道如何当一个好母亲,这才是郭襄的性格不像郭靖,反倒像极了自幼被放养的杨过的原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