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农村新型养老模式,代替养儿防老、抱团养老和养老院,国家支持

作者:老农谈三农

农村过去的传统养老模式是“养儿防老”,是一种根深蒂固,流传广大,深入人心的养老方式。

随着上一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陆进入了全面的深化改革,使大陆的经济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大量的农民,随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大批量的农民放下承包的农田耕地,离开了农村,离开了故土,去城市里打工和生活。

这些农民不仅离开了承包土地,还离开了生他养他的父母,让他的父母成为空巢留守老人,孤独地留在老家,孤苦伶仃地种着耕地艰难地生活着。

农村新型养老模式,代替养儿防老、抱团养老和养老院,国家支持

他们这些老人,因自己的年龄一天天地老去,子女长期不能留在自己的身边,都是靠子女在城里打工的钱,带回一部分,供给老人日常生活的需要,吃着自己生产的粮食,而生活着。

这种养老方式,叫做“居民养老”,既靠子女们提供养老的资金,又靠自己自力更生,而生活下去。

这种养老方式,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人进城打工的经济压力加大。

如他们逐渐想融入城市社会,就需要买房买车,他们手里打工的钱不够,为了买房买车在城市里有生存空间,能够在城市里生活得更好,就必须依据国家政策,借来房贷车贷。

农村新型养老模式,代替养儿防老、抱团养老和养老院,国家支持

这样一来,每一个月他们要从工资里拿出一半的钱来支付房贷车贷,并且这个时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费用也逐渐提高,孩子的培养抚养费用,家人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用,都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这样一来,这些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城里生活费用高,自己都是“泥巴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有能力和精力,照顾农村老家父母的生活和养老问题,因此,农村老人的“居家养老”的养老模式,无法持续下去了。

这个时候,农村又有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正在形成,农村“养老院”养老的形式出现了。

这种养老模式,有两种现象出现了,一是国家对农村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由国家供养,可以有条件进养老院养老。

农村新型养老模式,代替养儿防老、抱团养老和养老院,国家支持

另一种是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老人,有经济实力进入养老院养老,而子女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陪护老人,这种养老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进入养老院的老人,有足够的资金供老人养老,所以,对普通缺少养老资金的老人是望尘莫及的,无法进入养老院养老。

而现在这个时候,农民老人除了养儿防老,居家养老,和进养老院养老以外,再没有什么好的养老方法了。

农村老人,在这个时候,养老问题真的成为一种社会的大问题,因些绝大多数农村老人,无论身体怎样衰弱,无论七老八十岁了,仍然还要下地干活,土里刨食,结合城乡老人每月能领到100多元的养老金,艰难地生活着。

这些老人,由于自身各种能力的衰退以后,需要有人来照顾自己日常生活,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养老院没有经济条件,居家养老资金不够,他们的养老将何去何从?

农村新型养老模式,代替养儿防老、抱团养老和养老院,国家支持

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农村这些就近生活在一起的老人,只有采取抱团取暖,由原来的一男一女老人,搭伙过日子开始,逐渐开始进行,兴趣爱好相近,没有彼此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老人,自愿组合在一起生活。

现在农村人家的房间都非常多,非常宽廠,这些一起相处比较融洽的老人们,便自愿地组合在一起,住进空闲房子多的老人家里,自带生活物资,有时合伙做饭,有时分炉做饭,生活费用都采取AA制。

他们生活在一起,无论男女,在日常生活中,都是相互帮助,相互照顾,特别是在有老人生病的时候,其他的老人将会前来照顾,若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在村干部的倡导下,老人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照顾老人走完最后一程。

农村新型养老模式,代替养儿防老、抱团养老和养老院,国家支持

这些老人由“抱团养老”,到“集众养老”,不靠子女来养老,不靠养老院来养老,不能自己居家养老,只有采取这种集众养老,后来人们又叫做“集体养老”,或者“社区集体养老”的新模式。

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国家是大力支持的,社会是认同的,是完全发挥老人自身的力量,不需要国家和社会,包括老人的家属,可以在老人原来的基础上,不需要增加任何经济费用和人力资源,就能实现这一“社区集体养老”的。

农村新型养老模式,代替养儿防老、抱团养老和养老院,国家支持

大家对农村老人的新型“社区集体养老”的模式赞成吗?请在留言区里交流讨论一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