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准退休人员注意!办理退休时要注意什么?提前了解,避免踩坑

作者:消费文摘

经常听到一些退休人员反映,他们在面临退休的重要时刻时,因为准备不足或缺乏对相关流程的了解,遭遇各种困扰,甚至不能顺利申请退休。考虑到这些问题的普遍性,本文将详细介绍退休申请中的关键注意事项,希望能给即将踏上退休之路的你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南。

01

养老金能领多少?

退休养老金领取的数量并非固定的,而是根据多个因素进行计算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15条的规定,基本养老金包含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养老金的数额是由个人缴费年数、缴费工资基数、所在地区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累积金额以及城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综合计算得出的。因此,养老金的领取额与多个因素有着直接的联系。

准退休人员注意!办理退休时要注意什么?提前了解,避免踩坑

退休养老金的数额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过渡性养老金仅对较早参保的人员适用,且各地实施细则不同。

总体来说,养老金的多少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即缴费时间越长,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缴费级别越高、退休时间越晚,则个人账户养老金也越丰厚。

02

办理退休需要注意什么?

1.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

依据国家规定,退休包括正常退休与提前退休等类型,并且男女退休年龄不同,不同岗位的退休年龄也有所区别。

2.是否可以立即领取养老金?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16条所述,想要领取养老金的职工须具备两项必要条件:

符合国家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

3.选择退休地点?

员工的退休地及领取退休待遇的地点,主要取决于养老保险关系是否在户籍所在省份。

若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地,那么无论缴费时间长短,退休待遇的处理将由户籍所在省份负责。

准退休人员注意!办理退休时要注意什么?提前了解,避免踩坑

如果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省份,在养老保险关系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情况下,退休地为最后一个满10年的省份。

如果各地参保缴费均不满10年,则以户籍地为退休地。

员工需根据以上规定选择退休地,并办理相应的领取手续,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03

如何办理退休手续?

退休手续办理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需要提供各种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和工作情况。

以成都为例,办理退休所需的材料包括《四川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申领表》,参保人有效身份证件,参保人人事档案等等。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员工,如未育或孤寡者、独生子女父母、获得过奖项的人员等,还需要额外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

此外,对于未满55周岁的女职工,在基本养老金领取条件触发前24个月内有单位缴费记录的情况下,需要提供注明工作岗位的劳动合同。

对于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特定类别),还需要提供退役军人管理部门出具的认定材料。

04

如果社保缴费年限不足15年怎么办?

若职工在达到退休年龄时,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年,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之一:

1.延长缴费直至满15年

达到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如果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年,可以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在领取待遇地延续缴费,直至满足15年要求。

准退休人员注意!办理退休时要注意什么?提前了解,避免踩坑

2.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参保人员亦可申请将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此获得城镇居民退休福利。

友情提醒: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通常城镇居民退休金的金额会低于企业员工退休金,并且在退休金调整方面也可能存在较小幅度,故在作出此决定前应慎重考虑。

3.申请退保

若未申请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可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经社保经办机构按程序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并一次性支付个人账户存额给本人。

选择终止保险是一种极端做法,因为这样只能领回个人缴纳的部分,不能获得养老金及任何养老待遇,是一种损失大于收益的选择。

写在最后

总之,办理退休和领取养老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了解相关规定和政策,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办理手续。同时,建议及早规划退休事宜,提前了解相关政策,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