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只长2公分,前面的衣服今年还能穿,在教室每年都坐第一排……当孩子出现这些情况,说明身高已经出问题了。
去年国庆节的时候,医院别的科室的同事找到我,帮她亲戚家的孩子看一下身高,同事说孩子妈妈焦虑的节都没过好,放假一结束就立马催着联系我。
了解孩子的情况后,发现问题还真不小,8岁的男孩身高才120,距离平均水平落后10公分了,孩子爸妈也都是平均个,也就意味着距离遗传水平差距了10公分。
从年龄来看接近矮小症了,在市里医院看大夫说长162左右,孩子妈妈焦虑到失眠,几方打听托熟人找到了我。
“我要求不高,能长172就满意了”,孩子妈妈说。因为是在老家,所以就开通了线上视频看诊,有些细节同事也说不清楚,和孩子妈妈直接沟通更高效。
一年才长2公分,每年都坐第一排,前年的衣服今年还能穿,严重挑食,睡觉差,虾、花生过敏,便秘,没有补充过维生素D。
综合看下来,胃口问题、睡眠问题、排便问题、体质问题、吸收问题、营养素补充地问题都需要兼顾解决。
我给孩子制定为期一年的追高计划,3个月为一个评估周期,每个月复诊,平均每个月我给的标准不能低于0.5公分,一年不能低于6公分,先让孩子达到正常的生长速度,就已经是在还之前欠下的“身高债”了。
追高方案,优先解决孩子的睡眠问题、胃口问题、拉臭问题,营养素补上,先让孩子胃口好一些、拉的正常、睡得安稳些。
第一月基本都改善了,身高长了1.1公分,开局很好。
接着解决孩子的体质问题、吸收问题,同时巩固睡眠、胃口和排便,第2个月,第3个月,2个月长高1.3公分,达到了我设定的最低标准。
到4月份刚好半年,孩子长高了5公分,妈妈别提多开心了,孩子的长高速度实打实地变快了。
回顾这半年来的心路历程,半年已经接近完成一年的生长目标,妈妈的心态也从最开始的焦虑到现在的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