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音乐是否有国界”?来这场高规格学术论坛找答案

作者:三湘都市报

三湘都市报5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京 通讯员 李星星)尽管“音乐无国界”是不少人的传统观念,但事实上,音乐与当地文化、宗教、社会习俗等方面紧密联系并相互影响。也因此,“区域国别音乐研究”——这种针对特定地区或国家的音乐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学术活动,近年来备受业内关注。5月18日,“区域国别音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术论坛”在长沙召开,全国3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究促进跨文化的音乐交流与合作,推动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音乐是否有国界”?来这场高规格学术论坛找答案

湖南素有“人文湘楚,山水湖南”的美称,多情浪漫的湘楚文化发源于此,孕育了曲调多样、风格独特的湖湘音乐。活动现场,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余伟良向众多“音乐大咖”们邀约,欢迎大家为深入挖掘湖湘音乐文化内涵,以期整体提升湖南音乐教育水平,促进湖湘音乐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湖南高度重视湖湘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与推广,大力推进省内高校与国内外音乐研究机构、音乐学院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湖湘音乐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余伟良表示,“区域与国别研究”在中国落地生根,意味着“大国的责任”与“大国意识的觉醒”,区域国别音乐研究以独特的视角对海内外音乐进行全面解读和深度剖析,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各国音乐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音乐是否有国界”?来这场高规格学术论坛找答案

据悉,2022年9月,“区域国别学”正式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也专门设立了“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心” 研究区域国别音乐。对此,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刘怀德表示,“区域国别学”作为一级学科在学校学科建设中有着重要意义。他认为,音乐作为人类共通的语言有着鲜明的区域国别特征,开展区域国别音乐研究是理解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文明的有效途径。“希望大家聚焦区域国别音乐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将论坛打造成为一个具有持续吸引力、长青生命力的学术品牌。”

“音乐是否有国界”?来这场高规格学术论坛找答案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铁钢从学校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介绍。近年来,湖南师大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音乐与舞蹈学进入A类学科行列,并获得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音乐专业学位博士点,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王铁钢说,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来搭建更多的交流沟通平台,为区域国别音乐研究谋新篇、开新局,从而拓展音乐研究的新领域。

“音乐是否有国界”?来这场高规格学术论坛找答案

活动现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首席教授方李莉,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贵州民族大学费孝通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张喆分别为“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揭牌仪式致辞,并举行学术顾问及兼职研究员聘任仪式。此研究所的成立将致力于学术成果的立项、出版与发表,为音乐学院的学科评估、跨学科研究、整合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各种学科资源提供科研成果支持,同时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加强学术生态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主旨发言、学者发言与评议环节,与会专家们主要围绕“区域国别音乐研究的理论与个案”“区域国别音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东南亚与亚太区域研究”“东亚与欧洲区域音乐研究”四组论题展开。大家结合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从不同视角共同探讨区域国别音乐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这对深化对各国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推动人类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是否有国界”?来这场高规格学术论坛找答案

此次会议由湖南师范大学主办,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研究院、湖南卓冉传统乐舞文化研究中心协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