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音樂是否有國界”?來這場高規格學術論壇找答案

作者:三湘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5月18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京 通訊員 李星星)盡管“音樂無國界”是不少人的傳統觀念,但事實上,音樂與當地文化、宗教、社會習俗等方面緊密聯系并互相影響。也是以,“區域國别音樂研究”——這種針對特定地區或國家的音樂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學術活動,近年來備受業内關注。5月18日,“區域國别音樂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學術論壇”在長沙召開,全國3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0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究促進跨文化的音樂交流與合作,推動音樂文化的多樣性和發展。

“音樂是否有國界”?來這場高規格學術論壇找答案

湖南素有“人文湘楚,山水湖南”的美稱,多情浪漫的湘楚文化發源于此,孕育了曲調多樣、風格獨特的湖湘音樂。活動現場,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餘偉良向衆多“音樂大咖”們邀約,歡迎大家為深入挖掘湖湘音樂文化内涵,以期整體提升湖南音樂教育水準,促進湖湘音樂文化在海外的傳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湖南高度重視湖湘音樂文化的傳承、發展、研究與推廣,大力推進省内高校與國内外音樂研究機構、音樂學院間的交流合作,促進湖湘音樂文化在海外的傳播。”餘偉良表示,“區域與國别研究”在中國落地生根,意味着“大國的責任”與“大國意識的覺醒”,區域國别音樂研究以獨特的視角對海内外音樂進行全面解讀和深度剖析,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各國音樂文化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音樂是否有國界”?來這場高規格學術論壇找答案

據悉,2022年9月,“區域國别學”正式成為交叉學科門類下的一級學科,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也專門設立了“中國南方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研究中心” 研究區域國别音樂。對此,湖南師範大學副校長劉懷德表示,“區域國别學”作為一級學科在學校學科建設中有着重要意義。他認為,音樂作為人類共通的語言有着鮮明的區域國别特征,開展區域國别音樂研究是了解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文明的有效途徑。“希望大家聚焦區域國别音樂研究的新理論、新方法,将論壇打造成為一個具有持續吸引力、長青生命力的學術品牌。”

“音樂是否有國界”?來這場高規格學術論壇找答案

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黨委書記王鐵鋼從學校音樂學院的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隊伍等方面進行介紹。近年來,湖南師大音樂學院的學科建設實作了突破性的發展,特别是在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音樂與舞蹈學進入A類學科行列,并獲得藝術學一級學科博士點、音樂專業學位博士點,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入選國家一流大學專業。王鐵鋼說,希望通過本次論壇來搭建更多的交流溝通平台,為區域國别音樂研究謀新篇、開新局,進而拓展音樂研究的新領域。

“音樂是否有國界”?來這場高規格學術論壇找答案

活動現場,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東南大學藝術學院特聘首席教授方李莉,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王廷信,貴州民族大學費孝通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張喆分别為“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揭牌儀式緻辭,并舉行學術顧問及兼職研究員聘任儀式。此研究所的成立将緻力于學術成果的立項、出版與發表,為音樂學院的學科評估、跨學科研究、整合藝術學理論研究的各種學科資源提供科研成果支援,同時在促進國内外學術交流合作、打造高水準科研創新團隊、加強學術生态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在主旨發言、學者發言與評議環節,與會專家們主要圍繞“區域國别音樂研究的理論與個案”“區域國别音樂研究的理論與方法”“東南亞與亞太區域研究”“東亞與歐洲區域音樂研究”四組論題展開。大家結合實地考察和文獻資料從不同視角共同探讨區域國别音樂研究的最新動态和發展趨勢,分享研究成果和經驗,這對深化對各國音樂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推動人類音樂文化的多樣性和交流互鑒具有重要意義。

“音樂是否有國界”?來這場高規格學術論壇找答案

此次會議由湖南師範大學主辦,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承辦,中國南方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樂派研究院、湖南卓冉傳統樂舞文化研究中心協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