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旅游日因他而设,重温《游嵩山日记》能读出什么?

作者:正观新闻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这是《徐霞客游记》第一篇的一句话。徐霞客,这个被称为“游圣”的明朝人,不仅留下60余万字旅游日记,还因为开篇的这句话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节日——中国旅游日。

2011年,国务院通过决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提到日期定为中国旅游日。癸丑三月晦即公元1613年5月19日,这便是“5·19”中国旅游日的来历。

中国旅游日因他而设,重温《游嵩山日记》能读出什么?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徐霞客游记》截图

这是一个年轻的节日,距今不过14年。但徐霞客身体力行,并为中国旅游日所倡导的“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正日益深入人心。

在《徐霞客游记》游记中,有一篇《游嵩山日记》,3700余字,记录了他行走郑州新密、登封,游石淙河、登嵩山的所见和感悟。中国旅游日读来,犹有启发。

中国旅游日因他而设,重温《游嵩山日记》能读出什么?

嵩山 马健/摄

01

人称“游圣”,更是“旅游痴”

其实,在徐霞客之前,便有不少长途游历的古人。比如孔子周游列国、张骞凿空西域、玄奘西游取景、郑和七下西洋……为什么是徐霞客被称为“游圣”?在笔者看来,前者所行路途虽远,但大多带有格外的目的性,是“出差”而不是旅游;只有徐霞客是纯旅游,单纯地想去名山大川看一看。

徐霞客自幼就立下“好好旅游”的志向,他说:“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乃以一隅自限耶?”

在《游嵩山日记》中,他也说:“余髫年蓄五岳志。”七八岁就想着要游遍五岳了,的确非常人所及,是有一些使命感在身上的。

他的朋友陈涵辉曾说他“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果真是把旅游当生活方式了,甚至是把旅游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至于他怎么能够不工作,只旅游,学界有研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但有一条:带着强烈的志向去旅游,一边旅游一边写日记,未必如乍听之下所认为的那般惬意。

中国旅游日因他而设,重温《游嵩山日记》能读出什么?

02

不光爱游,还爱记,记的还很详细

上文所举张骞、玄奘、郑和等人与徐霞客对比,其实漏掉了一种情况——也有古人爱“纯旅游”,如李白就曾说“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

或许是李白的诗名气太大了,所以并不以旅游而显。但更重要的是,李白与徐霞客相比,后者旅游时,对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获,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在长达30多年的行程中,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哪怕带病带伤,徐霞客都坚持写作,留下海量珍贵的资料,经人整理后形成了《徐霞客游记》。

中国旅游日因他而设,重温《游嵩山日记》能读出什么?

这部游记不仅有很强的文学性,也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清代学者钱谦益说:“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问亦不可无此书也。”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时说:“《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是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测记录。”

03

徐霞客在郑州都到过哪里?

癸亥仲春朔(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农历二月),游客徐霞客抵达郑州,他在《游嵩山日记》中说:“凡十九日,抵河南郑州之黄宗店。”也就是如今的,荥阳王宗店,开始为期七天的环嵩山之旅。

他先后登石佛岭、抵天仙院、探石淙河、“得卢岩寺”、过重福宫、入会善寺、宿少林寺、上五乳峰、至初祖庵……笔者粗略统计,《游嵩山日记》中提到的有名称的点位达30多个,集中在今登封市,新密为次,荥阳也有涉足。

2015年起,由业内人士、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寻访活动展开,登封的嵩山、石淙河入选首批标志地,新密的香炉山、天仙庙、新密古城则于次年入选了第二批。

中国旅游日因他而设,重温《游嵩山日记》能读出什么?

徐霞客环嵩山七日游示意图 图源:登封发布

以400年后的现状看,他至少到过先后游览石淙河、观星台、卢崖瀑布、中岳庙、嵩阳书院、法王寺、无极洞、少林寺、达摩洞等地,所记述的景观样貌、距离大多在今天都能对应的上。循着徐霞客在嵩山地区的脚步,一条现成的旅游线路呼之欲出。

04

旅游线路有待进一步开发

徐霞客在游记中详细纪录了环嵩山地区的自然和人文风光,并对之大加赞赏。他描述卢崖瀑布时说:“盖此中得水为奇,而水复得石,石复能助水,不尼阻止水,又能令水飞行,则比武夷为尤胜也……”

他“心艳卢岩(即今卢崖)”,到中岳庙时,太阳已经落山,仍然从庙东北爬山去了。

他说:“按嵩当天地之中,祀秩排列次序为五岳首,故称嵩高……”肯定了嵩山的地质学地位和文化地位。

徐霞客游嵩山所记的景观大多风光不减当年,也有一些如今已经消失。笔者认为,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当下,重视和开发徐霞客笔下的嵩山,于历史和现代,都有很大的意义。

从历史角度来说,《徐霞客游记》是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嵩山地区一草一木则是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文化工作者的使命。从现代角度来说,各地都在抓文旅、促消费,这样既“有说头”又“有看头”的资源弥足珍贵。

中国旅游日因他而设,重温《游嵩山日记》能读出什么?

徐霞客游嵩山示意图 图源:登封发布

实际上,登封市和新密市都曾推进过相关工作,2023年11月,登封市还举办了以“弘扬霞客精神、传承中文化、嵩山文化”为主题的座谈会,与会学者提出要以“嵩山”“石淙河”被列入徐霞客游线标志地为切入点,着力打开嵩山文化游、山水游的新格局。

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在当前众多旅游线路中,推出一条“徐霞客足迹”线路,在《游嵩山日记》中挑选观光打卡点,把人文故事和自然风光串联起来,想必能为郑州游、嵩山游增添更多底蕴。这件事,地方政府可以做,旅行社也可以做。

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中国旅美地理学家谢觉民曾说:“读徐霞客的游记,最好是旅行时随身携带。”其实,跟着徐霞客的足迹游嵩山,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做。

正观新闻记者 程帅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