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低空经济给建筑行业带来哪些新机遇?

作者:琨哥聊建筑

近期,低空经济产业备受瞩目,成为热议的话题。在 2023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低空经济被正式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标志着它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随后,在 2024 年的政府报告中,低空经济也首次被提及,进一步凸显了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低空经济具体指什么

“低空经济”是指依托于低空空域,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广泛体现于各类产业形态之中。

我们可以将低空经济理解为在地面与浅层地下空间之外的全新空间利用维度。如今,随着浅层地下空间的地铁建设和各类娱乐设施的完善,其应用场景已十分丰富。那么低空领域又能实现哪些功能与应用呢?实际上,它与地下空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交通出行、休闲观光,还是物流急救、应急观测,低空经济均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日渐成熟的应用场景。

从产业来看,低空经济主要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等产业。

低空经济给建筑行业带来哪些新机遇?

低空制造主要包括零部件、机载设备和航空器的制造。目前中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大概有 100 万架,预计未来会成百上千倍的增长。

低空飞行涉及到具体的应用场景,比如生产作业包括牧业飞行、渔业飞行、航空探测、石油服务、电力作业等;公共服务包括医疗救护、短途运输、航空物流、警用飞行、海关飞行、政务飞行等;航空消费包括飞行培训、空中游览、私人飞行、航空运动、娱乐飞行等。

在 2022 年,飞猪就颇具创新地推出了 “公务机随心飞” 活动,价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展现出了低空飞行的广泛应用场景和潜在市场。

低空保障当中涉及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其中,设施网和建筑行业关联度最大,涉及到硬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起降站、接驳设施、能源站、紧急备降设施、检修设施等等,这些都是建筑企业可以介入的环节。有些设计院提前布局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业务,可以介入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环节。

综合服务包括随产业链延伸的航空会展、教育传媒、科普、租赁、保险等周边行业。

从整个产业链的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建筑类企业并不占据主导地位,仅在运营环节中占据较小比重。然而,低空经济产业链是一个高度集成和交叉的领域,涵盖了新能源、芯片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以及高端制造等多个学科领域。同时,随着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的不断完善,低空经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有望成为 10 万亿级别的庞大产业。

低空经济给建筑行业带来哪些新机遇?

二、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政策要求

“低空经济” 基础设施建设最核心的政策是工信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民航局于 2024 年 3 月联合印发的《 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 (2024-2030 年) 》,其中第三部分 “重点任务” ,第四章节为推动基础支撑体系建设:

1、鼓励地方政府将低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加强与城市运输系统连接。

2、支持探索推进楼顶、地面、水上等场景起降点建设试点,完善导航定位、通信、气象、充电等功能服务,形成多场景、多主体、多层次的起降点网络。

3、充分利用好现有航空基础设施,推动建设一批智能化、集成型、多用途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

4、鼓励新建住宅与商业楼宇预留低空基础设施。

5、充分结合通用航空业发展特性,研究设定适用于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机场建设标准。

该政策明确提出了 “鼓励地方政府将低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构建多元化场景、多主体参与、多层次的起降点网络” 以及 “鼓励在新建住宅和商业楼宇中预留低空基础设施” 等具体措施,为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指引,为建筑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增长机遇。

在政策实施方面,深圳无疑走在前列,已经于 2023 年 12 月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深圳作为科技创新的高地,其无人机产业在全国占据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比重。因此,深圳率先发展低空经济,不仅与其科技创新的背景高度契合,也完全符合公众的预期。

三、建筑业如何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建筑业如何助力低空经济的发展?首先就是可以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获得一定的业务增量。如安徽作为长三角地区第一试点,预计到 2025 年建设 10 个左右通用机场和 150 个左右临时起降场地、起降点,到 2027 年建设 20 个左右通用机场和 500 个左右临时起降场地、起降点。

除此之外,具备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业务积淀的设计院、大型工程类企业,开始涉足低空经济设计、规划和运营的环节。如设计总院旗下民航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编制《 安徽省通用航空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年)》;深城交在低空领域具备提供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低空交通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并已与联合体承接深圳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项目;华设集团依托公司行业智库(北京民航院)+ 规划设计产业策划(公司本部)+ 行业运用(中设航空)持续加快低空经济业务拓展,并参与省内多个城市市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建设和服务项目;苏交科联盟 28 家科研院所和行业内企业成立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联盟。

设计院、建筑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参与低空基础设施的建设来获得业务增量,还能通过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的经验积累,涉足低空经济的设计、规划和运营环节。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建筑业将在低空经济的产业版图中发挥更大作用,共同推动这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来源:和君咨询建筑事业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