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敢亲华,更不敢亲美?越南的左右逢源之计到底路在何方?

作者:泪殇之陌

越南这个曾经被中国大国视为藩属国的邻邦,又在多个历史时期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和美国的军事干涉,究竟是一颗在东南亚版图中翻云覆雲、不可一世的明珠,还是一颗在强权夹缝中摇摆不定的可怜籽粒?

越南对华与对美的态度之矛盾重重,似乎暗含着一股强大的民族自尊心与扩张欲望,却又不得不在现实利益的考量下时而亲华时而亲美,左右为难。越南的这种矛盾心理和行为逻辑,是否源于它作为一个小国家对大国野心的不甘心理?它又将如何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寻求自身的出路?这些困惑都值得我们仔细探讨。

不敢亲华,更不敢亲美?越南的左右逢源之计到底路在何方?

越南的大国野心根源:中华文明的边疆独立

越南北方地区素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早在西汉时期,中原王朝就已将这一地区纳入了疆域版图。尽管偶有割据割据,但总归是受中央政权的统治。一直到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北方才逐渐摆脱了中原王朝的控制,开始走向自立门户的道路。

939年,越南北方的南汉政权被灭,李公蛮在广南地区建立了大越国。这标志着越南正式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作为曾经中原王朝长期统治下的边疆地区,越南显然继承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并一直自诩为中华文明的正统传人。

尽管中原核心地区早已被五代十国时期的新兴民族政权所取代,但在越南的眼中,他们才是中华正统的合理继承人。此后,越南国王便开始效仿中原王朝,在本国推行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制。与此同时,军事扩张和疆域扩张的野心也油然而生。

为增加与中原王朝抗衡的战略纵深,越南向南方扩张,先后吞并占领了湄公河三角洲一带的广阔土地;为遏制暹罗和缅甸的膨胀,越南又多次出兵侵略老挝和柬埔寨周边国家。经过长期战争与并吞,越南终于在中南半岛上确立了自己的强权地位。

不敢亲华,更不敢亲美?越南的左右逢源之计到底路在何方?

與此同时,越南仍然向北方的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在形式上仍算是中华王朝的藩属国。但在中南半岛内部,却颇有自己的小中华心态,努力在周边国家建立起独属于自己的藩属体系,成为中南半岛的"小龙头"。

到了明清时期,面对中原王朝的式微衰落,越南更是打着所谓"神州陆沈"的口号,妄自尊大,宣称自己才是中华文明正统传承的接班人。这种扭曲的大国心态一直延续到 19 世纪法国入侵前。实际上,这已经完全背离了越南最初作为中华王朝藩属国的身份定位。

我们可以看到,越南北方虽然一度是中华文明的边疆地区,却随着独立自主的过程不断强化自己的大国心态。中华文明的根深蒂固让越南一直将自己视为中华正统的继承人;而独立建国后又逐步走上了扩张疆土、建立朝贡体系的老路。这种源于中华文明而又背离了中华文明本源的民族自尊,正是导致越南对华矛盾心态的重要根源。

殖民时期的夹缝求生:法国入侵与中美介入

19世纪中叶,法国开始了对越南的殖民入侵。1858年,法军登陆岘港,随后几十年中,法国陆续占领了越南各地,并在1887年正式将越南划为"法属印度支那联邦"的一部分。

作为殖民者,法国在越南推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政策。越南人民被剥夺了基本人权,遭受了种种剥削压迫。法国殖民者还大肆掠夺越南的资源,引发了一系列反殖民起义运动。

不敢亲华,更不敢亲美?越南的左右逢源之计到底路在何方?

但法国殖民者并未就此止步,他们还在1933年肆无忌惮地将南沙群岛也强行占领。这无疑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公然侵犯。中国政府曾多次提出抗议,但因国力孱弱,难以奏效。

1940年,法国本土被德国纳粹占领,法属印支那也沦为日本的傀儡政权。法国当局不得不向日本投降,并出卖南沙群岛权益。在此过程中,法国殖民者的卑劣无耻态度暴露无遗。

二战结束后,法国企图重新控制印度支那地区,与越南民族主义运动爆发了长期冲突。此时正值国共内战,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在越南北方地区驻扎了一段时间,但迅速撤离,为法国重新染指越南留下了可乘之机。

中国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

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中,最著名的领导人就是胡志明。在胡志明领导下,越南民主共和国于1945年9月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越南民族独立事业取得阶段性胜利。

但法国殖民者并未就此放弃,于是爆发了长达近十年的法越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新中国一直在外交和军事上大力支持越南,向其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军火援助。

1954年,越南民主共和国取得了法越战争的最后胜利。随后,在日内瓦会议上,越南被临时分割为南北两个政权,北方由胡志明领导,南方则成立了反共的南越政权。

不敢亲华,更不敢亲美?越南的左右逢源之计到底路在何方?

老挝和柬埔寨也在当时成为了共和国。从表面上看,越南似乎在反殖民战争中获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事实上,它被一分为二,南北对峙局面已初具雏形。

越南内战爆发后,越南北方政权得到了中国和苏联的大力支持,而南越则得到了美国的军事援助,双方在越南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大兵源源不断入侵越南,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造成了数百万越南平民伤亡。北越凭借中国和苏联的支援,与美国军队遭遇了多次大规模作战。

1975年,北越军队终于攻克了南越首都西贡,实现了越南的统一。然而,这只是开始。越南在战后振作起来,企图恢复对柬老两国的控制,新的旷日持久的内战爆发了。

中国对越南的这种扩张行为深感不安,曾向越军发出严正警告。但警告并未奏效,越南入侵柬埔寨的军队对中国边境地区进行了炮击,直接导致了1979年的中越战争爆发。

在接下来的十年间,中越两国沿边境线一直处于冷战状态,双方军人不时交火,造成了大量伤亡。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越南才不得不寻求和解。

不敢亲华,更不敢亲美?越南的左右逢源之计到底路在何方?

越南在殖民时期的斗争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也陷入了中美两个超级大国角力的漩涡,左右为难。它不得不在各种力量的夹缝中求生存,屡次在追求大国梦想的道路上出现曲折。这段历史经历,正是导致其今日对华对美态度困扰的根源所在。

越南统一后的扩张野心与现实挫折

1975年4月30日,越南战争终于结束,北越军队攻克南越首都西贡,实现了越南统一大业。然而,越南的扩张野心并未因此就此止步。

越南统一后,北越领导人立即展现出了其强硬的扩张主义态度。他们首先将目光投向中越边境地区,不遗余力地在这一狭小地带制造事端,挑衅中国。

1978年12月,越南军队对广西边境地区的中国籍华侨进行残酷驱赶,造成大量平民伤亡。1979年2月,越南军队更是公然对中国云南地区发动炮击,直接引发了中越战争的爆发。

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最终迫使越南军队缩回了国境线,但中越边境的紧张局势并未因此缓解。双方军队在接下来的10年里还时有交火。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越南不得不暂时放缓了其在东南亚的扩张步伐。

不敢亲华,更不敢亲美?越南的左右逢源之计到底路在何方?

越南在完成国家统一后,其扩张的野心并未就此止步。1978年底,越南军队开始对老挝和柬埔寨发动军事进攻,企图将两国重新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老挝淪陷相对较快。但柬埔寨却遭遇了狙击手红色高棉的顽强抵抗。经过长达10年的消耗战,越南虽然最终攻陷了柬埔寨首都金边,但战争代价惨重,根本无力像殖民者那样实现对柬埔寨的长期有效控制。

最终,在联合国和东盟国家的压力下,越南于1989年开始从柬埔寨撤军。到1991年,越南军队完全撤出柬埔寨。期间,越南不但耗费了大量军费人力,而且还遭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和制裁。

越南在完成国家统一的同时,也为其他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带来了隐患。最主要的就是南北分裂问题。

越南战争期间,南越长期受到美国的支持,其军政文化环境与北越形成了鲜明对比。即便战争结束后,北越也未能完全将南越地区同化。反之,南越文化的影响力正逐渐向北扩散。

不敢亲华,更不敢亲美?越南的左右逢源之计到底路在何方?

此外,越南战争造成的社会创伤也极为严重。大批南越流亡者逃离国门,为越南带来持续的人道主义危机。而作为战争的征服者,北越当局对待南越平民和俘虏的态度也极为残酷,加剧了双方的隔阂。

直到上世纪90年代,越南才开始放开举措,逐步融合南北。但民心沦丧、民生凋敝等后遗症短期内难以根治。南越地区对北方当局的不满情绪一直存在,这无疑也加剧了国家的内部分裂隐患。

越南在战后一度野心勃勃,几乎是铤而走险地向老挝和柬浦寨发起了疯狂扩张。然而,它最终在现实中遭遇了重重挫折。不但实现不了对邻国的控制,反而自身饱受战争的创伤。从中越边境冲突到内战消耗,再到南北分裂隐患,这一切都极大地消耗和削弱了越南的国力。这段现实教训注定将影响着越南今后在亚太地区的行事作风。

近现代越南的中美夹缝困境

进入20世纪后,越南与中国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尽管两国在1991年曾就中越战争达成和解,但余怨未了,双方对南海岛屿主权的争议更是导致了新的矛盾不断升级。

2007年,越南在南沙群岛上修建永久军事设施,遭到中国的强烈抗议。2011年,越南与印度签署了勘探南海油气田的合作协议,再次引发中国的不满。

不敢亲华,更不敢亲美?越南的左右逢源之计到底路在何方?

2014年5月,中国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开展油气勘探,与越南船只发生冲突。随后,越南民众在多地爆发严重的反华游行示威,多家中资企业遭到破坏袭击。此事直接导致双方关系急转直下。

2019年,越南与中国在东沙群岛海域一度发生短暂的海上对峙。2020年,越南还大规模驱赶中国渔民离开西沙群岛海域。双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一直存在,互不相让。

除了南海争端,越南还对来自中国的人口外流和边民问题耿耿于怀。2009年,越南曾发生大规模驱逐中国人活动,双方差点又一次陷入军事冲突的危机。

我们不难看出,即便是和解后,越南对中国仍存在相当大的戒心和防范心理。南海争端和人口问题一直是越南对华关系的症结所在。

在与中国的关系紧张期间,越南却向美国靠拢以求平衡。1995年,越南与美国正式重新建立外交关系。2007年,越南加入了世贸组织。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越南加速了开放市场改革,大量吸引了美国企业在当地投资。

2012年,越南同意为美军战舰提供补给维修服务,表面上是美国所谓的"重返亚太"政策取得实质性突破。2017年,越南批准美军在其金兰湾上陆港设立永久性物资存放和维修设施。

不敢亲华,更不敢亲美?越南的左右逢源之计到底路在何方?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越南接受了大量美国捐赠的防疫援助。而且,越南还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多有合作,支持美国针对中国的"航行自由"行动。

然而,与此同时,越南的对华贸易额也在不断攀升。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经济联系十分紧密。再加上地理位置相邻,人口交往频繁,断然切断与中国的关系对越南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看到,近年来越南的中美政策一直在反复徘徊。虽然在南海问题上越南与美国有着利益交集,但同时也极力避免过度亲美而进一步恶化与中国的关系。这种夹缝求生的微妙立场无疑给越南未来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下越南的亚太区域政策抉择

近年来,越南在亚太地区的外交政策可以概括为"多腿走路"。一方面,它努力拉拢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与中国对抗;另一方面,又努力维系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

在东盟内部,越南扮演着联盟中反华力量的重要角色,支持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呼吁东盟国家团结一致应对中国。与此同时,越南也主导了东盟与中国之间的一些热点问题谈判。

不敢亲华,更不敢亲美?越南的左右逢源之计到底路在何方?

在地区性机构中,越南通过加入及主导ARF、EAS等组织,试图扩大其在亚太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但它也被指为企图在这些机构中孤立和牵制中国的幕后黑手。

在军事上,越南除了加强与美日同盟关系外,还积极向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采购大量先进武器装备,显然是对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军力外移表示高度警惕。

尽管在亚太区域外交上越南表现出多腿走路的曲折策略,但对华政策始终是其最大的困扰和挑战。毕竟,中国不仅是越南最大的邻国,更是其最大的经贸伙伴。

2000年至2019年间,中越双边贸易额从32亿美元猛增至1275亿美元,两国经济联系密不可分。中国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越南本土。

同时,中越两国政府也就陆地和海上边界问题、边民管理等问题保持着良好的工作对话机制。每年,都有数百万中国公民赴越旅游、探亲访友。

然而,南海领土争议却像永远的梗阻一样,制约着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越南不愿轻易向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低头,担心被视为示弱而失去周边国家的信任。

同时,越南也畏惧过度亲华会被其他国家牵制和孤立。这对越南在亚太区域力求扮演平衡者角色的战略构想无疑是个巨大挑战。

结尾

综合来看,虽然越南在区域外交上表现出灵活务实的一面,但在对华政策上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保持与中国的基本友好关系,还是听从美国等国家的呼吁与中国对抗?这无疑将是越南未来走向的重大抉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