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阵营“站队”已无悬念,世界“新格局”呼之欲出?

作者:闻笑看世界
阵营“站队”已无悬念,世界“新格局”呼之欲出?

毫不讳言地说,美西方阵营、俄罗斯阵营以及第三方势力都在等待着这场乌克兰战争的结果。因为,这场战争的胜负将决定新的世界格局以及国际秩序的主导权。

基于乌克兰战场的最新局势变化,以及普京新一届任期初始的一次重要出访所释放出的信息,西方媒体认为,阵营“站队”已经没有悬念,西方不再抱有“幻想”,随之而来的将是一场涵盖乌克兰战场内外的“决战”,意味着世界“新格局”即将形成。

西方媒体在报道中称,有智库、学者认为,连“对表”一词都用上了,那足以说明,阵营“站队”已经完成。至于意味着什么,西方媒体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西班牙《世界报》在报道中称,普京正在寻求帮助和支持,以“挑战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华盛顿邮报》指出,普京的目的是为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提供“替代方案”。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尽管没有“双边防御条约”,但实质性的军事合作必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而《英国电讯报》则说,尽管在谈论着和平,但却“正在为战争做准备”。

阵营“站队”已无悬念,世界“新格局”呼之欲出?

还有西方媒体认为,美国早已将俄罗斯、伊朗和朝鲜列入“新的轴心国”阵营,但却又抱着“阻止该阵营扩大”的幻想。但现在,“幻想”破灭了。所以,美国所使用的最新词汇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有西方智库分析指出,早在4月底“援乌法案”通过后,美国的战略决心就已经从“消耗俄罗斯”转变为了“战胜俄罗斯”。因为美国已经意识到,也有阵营支持的俄罗斯是不可能在“消耗中”倒下的。

而现在,由于事态的急剧变化,阵营的“站队”已无悬念。接下来,美国必然会下定更重大的“战略决心”,因为美国不可能对国际秩序的“主导权”拱手相让,哪怕是“垂死挣扎”。

显而易见,从局势的演变来看,当阵营确定后,不管是冷战还是热战,一场为了世界新格局和国际秩序主导权的“决战”似已不可避免。那么,哪一方会胜出呢?

直白地说,在回答哪一方能够胜出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双方的诉求到底是什么?

美国的诉求自然不用赘言了,它的目的就是要维护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以及有利于体现西方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二战后的规则秩序。

阵营“站队”已无悬念,世界“新格局”呼之欲出?

至于俄方阵营的诉求,普京在去年11月28日的世界俄罗斯人大会上曾表示:“我们的国家现在处于建立‘更公平’世界秩序的最前沿。”显而易见,与“多极化”的说法大同小异。

西方智库和媒体曾对普京提出的“更公平世界秩序”有过解读,认为其核心诉求有两点,一是政治上的话语权不能再是“美国说了算”。二是大国之间的安全关切必须具有“不可分割性”。西方将此点解读为“缓冲地带”或“势力范围”。

从双方诉求的对比来看,俄方阵营的主张中似乎少了“价值观”这个因素,而这恰恰是一些“世界南方国家”更容易接受的。因为它们不愿意被美国倡导的价值观“约束”。直白地说,“亮点”就在于此。至于是否起作用,自然要看决战的结果。

毋庸置疑,,如果这场“决战”不可避免的话,必然会出现要么冷战要么热战的状况,而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的“钩心斗角”局面。因为,一旦撕开脸面,便再无“妥协”的余地。

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热战”早已开始了,唯一的不确定性就是战场是否会扩大的问题。比如,在被西方列入“新轴心”的几个国家中,俄罗斯已经在东欧地区的乌克兰战场上鏖战两年多。而在中东地区战场上,哈马斯已经与以色列打了7个多月,而在4月份,伊朗也亲自下场与以色列较量了一个回合。

显而易见,如果热战规模一定要扩大的话,那么,极有可能是半岛地区和太平洋战场。而假如这场热战全面爆发的话,结局会如何呢?

阵营“站队”已无悬念,世界“新格局”呼之欲出?

几乎可以肯定,如果半岛战事爆发,日本必然会介入,因为它认为那是个甩掉“战败国”包袱的机会,而日本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又不是一眼所能“看透”的。

而假如太平洋战事爆发,那就更需要“警惕”了。因为,不仅日本会参与,澳大利亚、英国等盎格鲁·撒克逊系的国家也会介入。而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一直在“积蓄”力量。

“有心人”应该能够注意到,在美军2021年8月底狼狈撤出阿富汗后,美国在实质上就没有再打仗。比如,在乌克兰战争中,美国只不过是援助点武器,花点钱而已。在中东地区战场上,美国只是将航母开去“威慑”一下。

还比如在叙利亚战场上,看似美军在作战,但其实在叙利亚战场上的美军不足1000人。至于对胡塞武装,美国发射点导弹不过相当于“演习”而已。显而易见,美国在“积蓄力量”。其目的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以,在判断谁胜谁负时,必须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阵营“站队”已无悬念,世界“新格局”呼之欲出?

至于冷战,那则意味着“全面脱钩”。而事实上,冷战的不确定性因素会更多。从某种程度来说,对失败一方的伤害可能会更大、影响更深远。

客观地说,美西方已经与俄罗斯、伊朗和朝鲜脱钩。现在唯一的悬念就是,是否会与更大的经济体脱钩。对此,有分析认为,美国的“去风险”之说已经在为全面脱钩“做铺垫”。而一旦“选边站队”没有悬念后,“脱钩”极有可能就会成为“事实”。

假如“脱钩”和“冷战”成为事实,那么,政治和价值观之争反而是次要的,科技和经济会成为“胜负手”。比如说在经济层面,有人认为,资源丰富和工业规模庞大的国家间可以“互补”,但也不要漏掉“市场”这个因素。对此,必须要有清醒地认识。

阵营“站队”已无悬念,世界“新格局”呼之欲出?

显而易见,不管是冷战还是热战,败的一方会“鸡飞蛋打”,不仅无法建立具有“主导权”的新的国际规则和秩序,原来的权力也会被削弱,甚至因此而丧失。

再者,不管哪一方胜利或失败,可以肯定的是,都会因为付出巨大代价而精疲力尽。所以,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第三方势力”很可能会“渔翁得利”,比如印度。

人们注意到,不管是俄乌战争,还是中东战争,印度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似乎都是“置身事外”。事实上,印度一直在埋头发展经济。直白地说,不管两大阵营哪一方最终获胜,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大概率会有印度的位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