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电影《满江红》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岳飞死前,其实只留下8个大字

作者:小辣椒

《满江红》描绘了岳飞抗秦、为国捐躯的悲壮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然而,这部电影也存在诸多与史实不符的情节。其中最值得探讨的便是关于岳飞临终遗言的部分。电影中,岳飞被害前在墙上写下了整篇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场面极为感人。然而,真正的历史又是如何呢?岳飞临终究竟留下了什么话语?还是像电影中那般慷慨激昂?抑或更加沉痛悲凉?

电影《满江红》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岳飞死前,其实只留下8个大字

一. 绝食抗争,囚室父子

秦桧一党在陷害岳飞的同时,也将其子岳云囚禁在大理寺狱中。岳飞见到儿子岳云被拷打致伤,双目无神,浑身是血,不禁倍感心痛。他咬紧牙关,决心以死相抗,拒绝进食,企图用绝食的方式向秦桧之流表达愤慨和不屈的意志。

由于酷刑和绝食的折磨,岳飞原本强健的体格日渐消瘦。他被关押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只能靠墙壁小坐。黄昏时分,一缕阳光透过狭小的窗口,在地上留下一小方温暖的光斑。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开锁的声响,牢门被打开了。岳飞疲惫地抬头看去,却见到了自己的小儿子岳雷被狱卒拽了进来。

电影《满江红》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岳飞死前,其实只留下8个大字

岳雷原本就体格单薄,此时更是形容枯槁,眼窝深陷,连说话都费力。看到父亲的情景,他哽咽着唤了一声"父亲"。岳飞万分心痛,眼前这可怜的儿子,才多大年纪就要与他同受牢狱之苦了?他颤抖着伸出双手,将儿子拥入怀中,两人相拥而泣。

牢狱之中,狱卒们置身事外,对这父子相见的痛苦无动于衷。其中一人粗声粗气地说道:"岳飞,你看看你自己,武勇过人,声名赫赫,今日沦落到这个地步!全是你自己不知天高地厚,被秦相公盯上了!"

岳飞闻言抬起头来,双目犹自潸然。他环视着四周阴暗肮脏的牢房,看着满身伤痕的儿女,不禁长叹了一声。随后他沉声说道:"秦桧一党阴险狡诈,我们岳家军气节直率,终究敌不过他们的阴谋诡计。但是天理虽晚终有报,我宁可负我平生一死,也决不屈服于奸佞小人之手!"

电影《满江红》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岳飞死前,其实只留下8个大字

二. 捏造罪名,穷凶极恶

经过一番严刑拷打,岳飞仍然矢口否认所有罪名,这使得秦桧等人颇为着恼。于是,秦桧下令何铸必须给岳飞定下一个"谋反"的罪名,否则何铸也难辞其咎。

何铸虽然心怀戚戚,但在秦桧的逼迫之下,他只得按照秦桧的意思行事。他将审讯的重心完全转向了岳云身上,妄图从岳云口中得到可以定罪岳飞的证词。然而,岳云在刑讯逼供之下亦未吐露出任何可疑之处。

电影《满江红》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岳飞死前,其实只留下8个大字

见状,秦桧大怒,命令御史万俟卨负责继续审理。万俟卨素习锐勇,一向被视为御史直言无隐的典范。但在这一次,他也屈从于权贵之威,不得不遂秦桧之意,杜撰出一些所谓的"军情书信",诬蔑岳飞与张宪通谋谋反。

宋廷大小官员无不知晓这桩冤案的存在,但谁也不敢为岳飞伸张正义,唯恐也遭横祸。就连韩世忠这位曾经的宿将,如今亦只能在幕后暗中力陈,无能为力。

更令人痛心的是,从军营到朝野,在岳飞深受士卒拥戴之后,竟也传开了诸多流言蜚语,诽谤岳飞"负戴忠君,背弃爱国之心"。这些流言的缘起,正是秦桧等人为了给审理案件增添正当性而故意散布的。

电影《满江红》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岳飞死前,其实只留下8个大字

狱中岳飞固然理直气壮,但长期的囚禁、酷刑拷打和绝食抗议,已经使他身心俱疲。秦桧设下狐媚子,以死者骷髅示岳飞,恫吓他如若不从,就将遭受与死无异的酷刑。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岳飞不得不咬牙承认自己的所谓"罪行",以免全家老小尽遭屠戮。

三. 造谣污蔑,冤屈加身

自从岳飞被押解至大理寺受审以来,朝野间就四起了一股谩骂岳飞的狂潮。秦桧为了给自己的行径增加正当性,暗中指使亲信在民间故意散布了许多污蔑岳飞的流言蜚语。

电影《满江红》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岳飞死前,其实只留下8个大字

最初只是一些小道消息,诸如"岳飞反了""岳飞要造反夺取皇位"之类的谣言。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流言也变得越来越难听、越来越离谱。有人说岳飞"骄横跋扈、不知天高地厚";有人说岳飞"忘记先皇的养育之恩";甚至还有人说岳飞"曾试图联合蔡京、汝钦等旧臣谋反"。

这些谣言在民间流传开来后,岳飞在官员和百姓心目中的威信和声望便一落千丈。就连那些生活在边远地区、素不知军国事务的村民,也对"反贼岳飞"痛加斥责。

然而,即使在狱中受尽了酷刑,身心交加的重创,岳飞仍一口咬定自己的清白。他直斥秦桧等人诽谤之语纯属捏造,决不承认所谓的"反贼"罪名。

电影《满江红》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岳飞死前,其实只留下8个大字

见状,秦桧知道单凭民间的造谣已不足以给岳飞定下"叛逆"的重罪,遂下令加重了对岳飞的刑讯逼供。大理寺狱卒昼夜不停地严刑拷打岳飞,企图从他口中撬出一些可以入罪的"罪证"。然而,岳飞仍是一口否认,坚持自己的清白。

终于,在濒临生命垂危的情况下,秦桧以全家老小的性命相要挟,逼岳飞承认了一些编造出来的"莫须有"罪名。岳飞不得不暂且低头,以维系家人的安危。但他心中对秦桧等奸佞小人的愤恨却是无时无刻不在燃烧。

四. 死难报国,英雄气概

电影《满江红》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岳飞死前,其实只留下8个大字

经过一番龌龊手段,秦桧终于为岳飞定下了"谋反"的重罪。高宗在听信谗言之后,痛下处决的决心。及至临刑前夕,韩世忠得知此事,急忙找到高宗,力陈岳飞无罪,请求宽恕。但高宗已被蛊惑,听而不闻。

1142年1月28日,岳飞被推上了行刑台。这位昔日的开国功臣,如今只剩一副残破的身躯。他被锁在牢狱多时,形销骨立,双耳已废;他曾遭受酷刑,浑身是伤。但就在这最后的时刻,岳飞仍挺着曾在疆场上卷起狂风暴雨的胸膛,傲然屹立。

岳飞步上行刑台时,忽见自己的两个孩子岳云、岳雷哭倒在台下。他勉力踱步至两人跟前,将岳雷拽至身边,沉声嘱咐道:"雷儿,你不必为我担忧,我前去了,必将代汝祖宗向天之灵明白亮相。我死于非命,其实也是报国之殇。汝且勉励,日后必当振作,为先人雪恨..."

电影《满江红》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岳飞死前,其实只留下8个大字

说罢,岳飞挥手召来狱卒,将怀中的岳雷交与狱卒看管。接着,他扬起遮羞布遮住自己的上身,昂首阔步,踏上了行刑台。台下众人一片肃然,无不为这位曾经骁勇善战的大将军肃然起敬。

就在此时,行刑官忽然捧出一只盘子,其上放着一柄已经锋利的刀刃。岳飞见状,不禁大惊,当即便欲下台。但很快,他又振作了精神,挺直腰杆站定。他朗声说道:"吾辈生前所为,只为报国,岂可怕死?来人,今日就行吧!"

五. 千古遗恨,后人追思

电影《满江红》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岳飞死前,其实只留下8个大字

自从岳飞就义之后,朝野上下对这位英雄便无不怀有无尽的追思和敬意。高宗在晚年时也颇为惭愧,追赠岳飞"忠武"的谥号,并将他的遗体迁往庐山安葬。

岳飞被追谥"忠武"后,士大夫们纷纷为他撰写祭文和墓志铭,对他前仆后继、驱除了外族的功绩予以极高的赞颂。其中,大理评事庄绰为岳飞撰写的墓志铭无疑是最有名的一篇。庄绰在铭文中高度赞扬了岳飞"戎马万里,铁骑雄威"的济世英风,并对其生前遭到的诸多冤屈深表同情。

除了官员之外,后世的文人学者们也广为歌颂岳飞的高尚品德和悲壮遭遇。明代文学家吴伟业在《滹沱诗话》中,将岳飞与诸葛亮、文天祥并列,称之为"三贤"。清代学者黄宗羲则撰文直指秦桧"穷凶极恶",是"亡国罪人"。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也有诗云:"残唐已无良相佐,宋室幸存有忠勤。辽汉退来威震四裔,龙虎万朝一锐卫。"意为宋室本将亡国,幸存有岳飞这位忠勇之臣而得保全。

电影《满江红》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岳飞死前,其实只留下8个大字

除却文人墨客的颂扬之外,岳飞的事迹也广为民间传颂。金陵有一处旧址,传说就是当年岳飞受刑示俗、战马嘶鸣的所在,后人便将这里命名为"马塘"。不仅如此,岳飞的后裔也被尽数褫夺了爵位和财产,但人们仍然钦佩他们的忠义,称之为"岳家三忠"。

纵观历代文人对岳飞的评价,可以看出他虽一度遭受诽谤和冤屈,但最终仍为当世和后人所推崇和铭记。人们对他"忠干于上、力战于外"的崇高品格心怀无限的敬佩之忱。岳飞虽死,但他的精神已成为国人永世不朽的精神力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