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影《滿江紅》不符合史實的地方:嶽飛死前,其實隻留下8個大字

作者:小辣椒

《滿江紅》描繪了嶽飛抗秦、為國捐軀的悲壯故事,感動了無數觀衆。然而,這部電影也存在諸多與史實不符的情節。其中最值得探讨的便是關于嶽飛臨終遺言的部分。電影中,嶽飛被害前在牆上寫下了整篇詞作《滿江紅·怒發沖冠》,場面極為感人。然而,真正的曆史又是如何呢?嶽飛臨終究竟留下了什麼話語?還是像電影中那般慷慨激昂?抑或更加沉痛悲涼?

電影《滿江紅》不符合史實的地方:嶽飛死前,其實隻留下8個大字

一. 絕食抗争,囚室父子

秦桧一黨在陷害嶽飛的同時,也将其子嶽雲囚禁在大理寺獄中。嶽飛見到兒子嶽雲被拷打緻傷,雙目無神,渾身是血,不禁倍感心痛。他咬緊牙關,決心以死相抗,拒絕進食,企圖用絕食的方式向秦桧之流表達憤慨和不屈的意志。

由于酷刑和絕食的折磨,嶽飛原本強健的體格日漸消瘦。他被關押在陰冷潮濕的牢房裡,隻能靠牆壁小坐。黃昏時分,一縷陽光透過狹小的視窗,在地上留下一小方溫暖的光斑。就在此時,門外傳來了開鎖的聲響,牢門被打開了。嶽飛疲憊地擡頭看去,卻見到了自己的小兒子嶽雷被獄卒拽了進來。

電影《滿江紅》不符合史實的地方:嶽飛死前,其實隻留下8個大字

嶽雷原本就體格單薄,此時更是形容枯槁,眼窩深陷,連說話都費力。看到父親的情景,他哽咽着喚了一聲"父親"。嶽飛萬分心痛,眼前這可憐的兒子,才多大年紀就要與他同受牢獄之苦了?他顫抖着伸出雙手,将兒子擁入懷中,兩人相擁而泣。

牢獄之中,獄卒們置身事外,對這父子相見的痛苦無動于衷。其中一人粗聲粗氣地說道:"嶽飛,你看看你自己,武勇過人,聲名赫赫,今日淪落到這個地步!全是你自己不知天高地厚,被秦相公盯上了!"

嶽飛聞言擡起頭來,雙目猶自潸然。他環視着四周陰暗肮髒的牢房,看着滿身傷痕的兒女,不禁長歎了一聲。随後他沉聲說道:"秦桧一黨陰險狡詐,我們嶽家軍氣節直率,終究敵不過他們的陰謀詭計。但是天理雖晚終有報,我甯可負我平生一死,也決不屈服于奸佞小人之手!"

電影《滿江紅》不符合史實的地方:嶽飛死前,其實隻留下8個大字

二. 捏造罪名,窮兇極惡

經過一番嚴刑拷打,嶽飛仍然矢口否認所有罪名,這使得秦桧等人頗為着惱。于是,秦桧下令何鑄必須給嶽飛定下一個"謀反"的罪名,否則何鑄也難辭其咎。

何鑄雖然心懷戚戚,但在秦桧的逼迫之下,他隻得按照秦桧的意思行事。他将審訊的重心完全轉向了嶽雲身上,妄圖從嶽雲口中得到可以定罪嶽飛的證詞。然而,嶽雲在刑訊逼供之下亦未吐露出任何可疑之處。

電影《滿江紅》不符合史實的地方:嶽飛死前,其實隻留下8個大字

見狀,秦桧大怒,指令禦史萬俟卨負責繼續審理。萬俟卨素習銳勇,一向被視為禦史直言無隐的典範。但在這一次,他也屈從于權貴之威,不得不遂秦桧之意,杜撰出一些所謂的"軍情書信",誣蔑嶽飛與張憲通謀謀反。

宋廷大小官員無不知曉這樁冤案的存在,但誰也不敢為嶽飛伸張正義,唯恐也遭橫禍。就連韓世忠這位曾經的宿将,如今亦隻能在幕後暗中力陳,無能為力。

更令人痛心的是,從軍營到朝野,在嶽飛深受士卒擁戴之後,竟也傳開了諸多流言蜚語,诽謗嶽飛"負戴忠君,背棄愛國之心"。這些流言的緣起,正是秦桧等人為了給審理案件增添正當性而故意散布的。

電影《滿江紅》不符合史實的地方:嶽飛死前,其實隻留下8個大字

獄中嶽飛固然理直氣壯,但長期的囚禁、酷刑拷打和絕食抗議,已經使他身心俱疲。秦桧設下狐媚子,以死者骷髅示嶽飛,恫吓他如若不從,就将遭受與死無異的酷刑。在生命垂危的情況下,嶽飛不得不咬牙承認自己的所謂"罪行",以免全家老小盡遭屠戮。

三. 造謠污蔑,冤屈加身

自從嶽飛被押解至大理寺受審以來,朝野間就四起了一股謾罵嶽飛的狂潮。秦桧為了給自己的行徑增加正當性,暗中指使親信在民間故意散布了許多污蔑嶽飛的流言蜚語。

電影《滿江紅》不符合史實的地方:嶽飛死前,其實隻留下8個大字

最初隻是一些小道消息,諸如"嶽飛反了""嶽飛要造反奪取皇位"之類的謠言。随着時間推移,這些流言也變得越來越難聽、越來越離譜。有人說嶽飛"驕橫跋扈、不知天高地厚";有人說嶽飛"忘記先皇的養育之恩";甚至還有人說嶽飛"曾試圖聯合蔡京、汝欽等舊臣謀反"。

這些謠言在民間流傳開來後,嶽飛在官員和百姓心目中的威信和聲望便一落千丈。就連那些生活在邊遠地區、素不知軍國事務的村民,也對"反賊嶽飛"痛加斥責。

然而,即使在獄中受盡了酷刑,身心交加的重創,嶽飛仍一口咬定自己的清白。他直斥秦桧等人诽謗之語純屬捏造,決不承認所謂的"反賊"罪名。

電影《滿江紅》不符合史實的地方:嶽飛死前,其實隻留下8個大字

見狀,秦桧知道單憑民間的造謠已不足以給嶽飛定下"叛逆"的重罪,遂下令加重了對嶽飛的刑訊逼供。大理寺獄卒晝夜不停地嚴刑拷打嶽飛,企圖從他口中撬出一些可以入罪的"罪證"。然而,嶽飛仍是一口否認,堅持自己的清白。

終于,在瀕臨生命垂危的情況下,秦桧以全家老小的性命相要挾,逼嶽飛承認了一些編造出來的"莫須有"罪名。嶽飛不得不暫且低頭,以維系家人的安危。但他心中對秦桧等奸佞小人的憤恨卻是無時無刻不在燃燒。

四. 死難報國,英雄氣概

電影《滿江紅》不符合史實的地方:嶽飛死前,其實隻留下8個大字

經過一番龌龊手段,秦桧終于為嶽飛定下了"謀反"的重罪。高宗在聽信讒言之後,痛下處決的決心。及至臨刑前夕,韓世忠得知此事,急忙找到高宗,力陳嶽飛無罪,請求寬恕。但高宗已被蠱惑,聽而不聞。

1142年1月28日,嶽飛被推上了行刑台。這位昔日的開國功臣,如今隻剩一副殘破的身軀。他被鎖在牢獄多時,形銷骨立,雙耳已廢;他曾遭受酷刑,渾身是傷。但就在這最後的時刻,嶽飛仍挺着曾在疆場上卷起狂風暴雨的胸膛,傲然屹立。

嶽飛步上行刑台時,忽見自己的兩個孩子嶽雲、嶽雷哭倒在台下。他勉力踱步至兩人跟前,将嶽雷拽至身邊,沉聲囑咐道:"雷兒,你不必為我擔憂,我前去了,必将代汝祖宗向天之靈明白亮相。我死于非命,其實也是報國之殇。汝且勉勵,日後必當振作,為先人雪恨..."

電影《滿江紅》不符合史實的地方:嶽飛死前,其實隻留下8個大字

說罷,嶽飛揮手召來獄卒,将懷中的嶽雷交與獄卒看管。接着,他揚起遮羞布遮住自己的上身,昂首闊步,踏上了行刑台。台下衆人一片肅然,無不為這位曾經骁勇善戰的大将軍肅然起敬。

就在此時,行刑官忽然捧出一隻盤子,其上放着一柄已經鋒利的刀刃。嶽飛見狀,不禁大驚,當即便欲下台。但很快,他又振作了精神,挺直腰杆站定。他朗聲說道:"吾輩生前所為,隻為報國,豈可怕死?來人,今日就行吧!"

五. 千古遺恨,後人追思

電影《滿江紅》不符合史實的地方:嶽飛死前,其實隻留下8個大字

自從嶽飛就義之後,朝野上下對這位英雄便無不懷有無盡的追思和敬意。高宗在晚年時也頗為慚愧,追贈嶽飛"忠武"的谥号,并将他的遺體遷往廬山安葬。

嶽飛被追谥"忠武"後,士大夫們紛紛為他撰寫祭文和墓志銘,對他前仆後繼、驅除了外族的功績予以極高的贊頌。其中,大理評事莊綽為嶽飛撰寫的墓志銘無疑是最有名的一篇。莊綽在銘文中高度贊揚了嶽飛"戎馬萬裡,鐵騎雄威"的濟世英風,并對其生前遭到的諸多冤屈深表同情。

除了官員之外,後世的文人學者們也廣為歌頌嶽飛的高尚品德和悲壯遭遇。明代文學家吳偉業在《滹沱詩話》中,将嶽飛與諸葛亮、文天祥并列,稱之為"三賢"。清代學者黃宗羲則撰文直指秦桧"窮兇極惡",是"亡國罪人"。著名愛國詩人陸遊也有詩雲:"殘唐已無良相佐,宋室幸存有忠勤。遼漢退來威震四裔,龍虎萬朝一銳衛。"意為宋室本将亡國,幸存有嶽飛這位忠勇之臣而得保全。

電影《滿江紅》不符合史實的地方:嶽飛死前,其實隻留下8個大字

除卻文人墨客的頌揚之外,嶽飛的事迹也廣為民間傳頌。金陵有一處舊址,傳說就是當年嶽飛受刑示俗、戰馬嘶鳴的所在,後人便将這裡命名為"馬塘"。不僅如此,嶽飛的後裔也被盡數褫奪了爵位和财産,但人們仍然欽佩他們的忠義,稱之為"嶽家三忠"。

縱觀曆代文人對嶽飛的評價,可以看出他雖一度遭受诽謗和冤屈,但最終仍為當世和後人所推崇和銘記。人們對他"忠幹于上、力戰于外"的崇高品格心懷無限的敬佩之忱。嶽飛雖死,但他的精神已成為國人永世不朽的精神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