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京东Q1财报解读:日百品类增速亮眼,进入良性增长通道

作者:三言科技Pro

出品|三言Pro

5月16日,京东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核心数据上,收入和净利润双超市场预期。

一季度,京东收入2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Non-GAAP的净利润为89亿元,同比增长17.2%。

在京东的收入组成中,京东自营零售业务是大头,贡献了超过80%以上的收入。本季京东自营零售收入2085亿元,同比增长6.6%。

再细分看,在零售商品中家电3C依然是大盘,展现了京东在该品类上的固有优势。一季度,该品类收入从去年同期1169.9亿元同比增长5.3%,达到1232.1亿元。

在我们印象中,淘天系擅长服饰美妆、京东在家电3C上占优势,拼多多依靠低价策略在日用品品类上抢跑。

而在京东的这份财报中,有一个细节展示了京东在品类上的突破。

财报显示,京东的日百品类在上季度的基础上恢复快速增长,收入同比增速达到8.6%,高于社零的日百品类平均水平。

这意味在更讲究低价、高消费频次、品类多的日用商品品类上,京东找回主动权,这也是低价策略发挥动能的最直接体现。

京东第二大业务板块是服务收入,除了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外,主要是物流业务,也就是京东物流。

京东Q1财报解读:日百品类增速亮眼,进入良性增长通道

一季度服务收入达到515亿元,同比增长8.8%。而其中京东物流增速十分亮眼,营收为421.4亿元,同比增长14.7%。

整体来看,一季度的财务数据虽然没有非常惊人的数据,但从收入增速到利润增速,到各个业务板块的增速之间都保持一个非常自洽的区间。

在电商平台集体向低价策略迈进,消费又回归最简单的诉求:没有套路、低价、便捷服务。

京东回归到多快好省的初心,经过了一系列调整,快速进入状态。稳中增长又有亮点的财务数据就是佐证。

这也意味着京东正在逐步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增长通道,这个良性增长不仅体现在各个财务数据之间的均衡自洽。

各版块增速在非常自洽的区间

进入良性增长通道

整体上看,京东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速超出市场预期,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

在营收大块的家电3C品类上,京东依然保持了不错增速,在传统强势品类上还是一样给力。

这是一个基本盘,就像我们去看其他电商平台,优势品类肯定是首先关心的,它意味着平台是否能守住阵地,这是突围出去的战略后方。

所以优势品类可能不会有太突兀的增速数据,但因为盘子够大,稳定输出就算胜利。

而这两年,低价策略成为电商平台的共识。在直播电商的冲击下,电商平台们发现,各种繁杂的营销大促,越来越贵的商品开始起反作用,简单粗暴的低价反而最有效。

当去年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过阿里时,所有人都惊了,电商平台背后的大佬们也都坐不住了。

京东在过年的一年也进行了重要的组织调整,刘强东强势回归,在过去的2023年全面推进低价策略,比如加码百亿补贴。

而低价策略最容易拉动的就是高频、低价的日用商品品类。

可以看到,本季度京东该品类的增长不仅在京东的各品类中增速突出,而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其实日用商品能够去衡量电商平台的消费者心智。回想下,你隔三岔五就要买日用百货,第一选择是哪个平台呢?又为什么呢?

我们可能一直以来比较喜欢在某个平台购物,但这种习惯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取决于该平台的商品价格和服务质量。

你也许以前只在京东买3C,但现在日用百货也便宜量大了,在其他平台下单之前,就想着去京东上比比价。

京东在3C家电上的服务已经有目共睹,而现在在价格上狠下功夫,让以日用商品为代表的快消品类有了新的增长想象力。

财报中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增速数据是物流。

在电商平台中,京东是自建物流的先驱,也是京东服务的亮点。相信很多人爱上京东就是因为风雨无阻的送货上门。

京东Q1财报解读:日百品类增速亮眼,进入良性增长通道

过去的多年,京东通过持续投入建立了强大的物流网络。从最初的服务自营到以外部客户收入为主,京东物流已经走过了投入期,到了发力期、增长期。

本季度,京东物流的增速高达14.7%,远超其他业务板块。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经高达7成。

总体来看,各版块增速都在非常自洽的区间,没有突兀的,也没有明显短板。业绩上能取得超出市场预期的数字,用户和商家、供应链效率上的一些内部指标又能传递出京东未来的增长潜力。

这是一种很好的状态,是稳中求进的姿势,在不变中求突破,逐渐放大潜力力量,等待有一天质变。

从严肃的增速数字回到实实在在的用户和商家服务,能帮我们更好的理解京东的增长。

从财务数据的表象之外

看用户、商家的指标提升

用户和商家的相关指标才是将电商平台剥开了给外人看。

平台的各种财务数据的增长都建立在每个微小的个体。他们才是推动平台持续向上的动力。

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京东各项用户指标均实现大幅提升。

其中季度活跃用户数已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同比双位数加速增长,用户的购物频次、NPS(净推荐值)和低线城市用户数量都在显著提升。

用户数据的良好表现都要回归到商品、价格和服务上去。

比如京东MALL在长沙、天津等地的陆续开业,将线上和与线下完美结合。京东即时零售业务品牌升级推出“京东秒送”,并在京东首页上线“秒送专区”,将免运门槛降至29元。

3月底,京东超市上线“百亿农补”会场,将在三年内投入100亿元补贴农产品。4月份,京东七鲜超市正式上线全城送服务,该服务将覆盖北京六环内所有区域。

不断完善以旧换新服务。一季度,京东联合3C数码、家电家居和汽车等品类的合作伙伴共同投入65亿元加码以旧换新服务,同时携手20个省市陆续落地以旧换新补贴。

在一季度第三方商品实现90%包邮的基础上,京东持续优化开放平台包邮规则,对其余第三方商品普及最高满59包邮。京东自营升级“免费上门退换”服务,打标产品上门退换运费全免。

京东Q1财报解读:日百品类增速亮眼,进入良性增长通道

与此同时,京东的商家数不断提升,商家的运营成本保持行业最低水平,用户对三方商家的NPS也在提升,都显示出京东围绕用户体验提升不断地继续增长势能。

财报显示,京东第三方商家店铺数突破百万,商品供给更加丰富多元。京东“春晓计划”再升级,帮助商家节省50%运营成本。

在服务质量上,一季度第三方商家店均售后客诉量减少15%、店均服务成本费率降低42%。

在接下来的“京东618”期间,京东将在流量生态、AI技术和服务能力三大核心领域投入最大力度的资源帮助商家有效增长,而且上不封顶。

京东卷自己,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升级让自己更加强大的同时,将能力开放给商家,实现平台、消费者和商家的三赢。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京东集团CEO许冉这样评价京东的变化:“我们看到用户心智在“多、快、好、省”的几个方面都在逐步回归,前期努力所带来的成果也让我们对京东的长期增长以及继续获得市场份额的信心变得更强”。

618马上就要到了,这将又是一场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