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1年,方先觉将军的全家福,黄埔第一猛将,长子晚年回大陆定居

作者:小僧乱翻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1951年,方先觉将军的全家福,黄埔第一猛将,长子晚年回大陆定居

文|苏玉昭

编辑|t

引言

自古英雄多薄命,不许人间共白头。对于这些先烈们,与家人在一起的平静生活都是宝贵非常。

现在的人们发现了一张方先觉将军的全家福,照片上一家人都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让人一眼看去就能感受到这个家庭的和谐。

那么这位将军有怎样的伟业?历史上他与他的孩子们都有一个怎样的结局呢?

1951年,方先觉将军的全家福,黄埔第一猛将,长子晚年回大陆定居

(方先觉将军全家福)

一、方先觉将军的全家福

在这张全家福中,身着军装的正是方先觉将军。在他旁边,拄着拐杖坐着的女性是他的母亲康氏。尽管已经75岁的高龄,但她的精神状态却没有丝毫的老气。而在母亲旁边的正是他39 岁的妻子周蕴华。

但这张照片还有着许多的不完美之处,比如在拍摄时,他的父亲因病早已离世。而站在后面的几个孩子的人数也不全,缺少了一个男孩。根据记载,他的一生中总共有9 个孩子,其中 7 个男孩,2 个女孩。

这张全家福能够在现在仍被不少人都津津乐道,其原因还要归结于方先觉将军。那么这位将军的一生中到底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呢?

1951年,方先觉将军的全家福,黄埔第一猛将,长子晚年回大陆定居

(方先觉长相)

二、方先觉将军的传奇人生

方先觉将军(以下简称方将军),字子珊,出生于江苏省的安徽。在他小的时候,就收到了良好的家风培养,曾经的他,甚至一度想要去做一个律师。

家乡曾经闹过饥荒,他拿出家中的余粮来救济乡里,在乡邻中也一直有一个“方善人”的美名。家庭的教育,贯穿了他的一生。

1924年,也就是他19岁那年,他成功考入了上海法政大学法律系。在就读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三民主义。受到这一思想的鼓舞,他决定弃笔从戎,于次年成功考入了黄浦军校。

1951年,方先觉将军的全家福,黄埔第一猛将,长子晚年回大陆定居

(现在的黄埔军校旧址)

1926年,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他就从这里毕业,加入了何应钦第一军。但后续随着他战绩的积累,官职也在不断上升,1927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到了少校营长的位置。

由于他毕竟是国民党的一份子,故而在我党南昌起义时,领兵对我军进行了围堵。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在军事上的功绩。其余人的岗位都发生了变化,但唯独他在位置上却是安如磐石。

1951年,方先觉将军的全家福,黄埔第一猛将,长子晚年回大陆定居

(南昌起义)

尽管种种,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历史中留下的伟大功绩——死守衡阳47天。

这个故事的发生,与长衡会战脱不开关系。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吃了亏,打算将战场转移至中国本土来,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打通中国和印度的道路,这也就是日本口中的“一号计划”。

由于蒋介石实行的不反抗政策,导致日本在中国的行进就如同切豆腐一般。据后来的统计数据,在这几个月中,中国的兵力损失达60万,丧失4个省会、146个城市、7个空军基地和6个机场。

1951年,方先觉将军的全家福,黄埔第一猛将,长子晚年回大陆定居

(日本一号计划路线图)

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在战场中都能展现出不小的价值。然而蒋介石却将他们都拱手送人,这让人如何不痛心。

日本这边继续前进,在攻陷了长沙后,他们又继续向衡阳进攻。兴许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同年8月,蒋介石打来电话,要求方将军固守衡阳。

但也许是电话信号不好,或者方将军太过紧张,他错将7天听成了47天。而面对这样艰苦的任务,他丝毫没有退缩。

1951年,方先觉将军的全家福,黄埔第一猛将,长子晚年回大陆定居

(衡阳市地形图)

他先是考量了这里的地形图,决定将作战的重点放在地势复杂的西南地带。在后续的战争中,果然证明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方将军下令,势必要将每一枚炮弹的作用都发挥到最大。而日军将久攻不下,更是将人数增长至了21万多,甚至还使用了不人道的诸如毒气弹之类的武器。后续日本更是将100 余门轻重炮都搬到了战场上,整座衡阳城都沦为了废墟。

方将军仍指挥积极反抗,日军占领的任何一处地方,都必须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方将军歼灭了48000名日军,坚守了足足47天。

1951年,方先觉将军的全家福,黄埔第一猛将,长子晚年回大陆定居

(衡阳战役)

这场战争最终以方将军被俘虏而告终。这自然不是他的本意,毕竟在他向重庆方面发出的电报中就有所提及:自己甘愿一死以报国。

8月8日,衡阳城内已是弹尽粮绝。绝望中,方将军举枪欲自杀,却被旁边的两位战友劝住。而日军也趁此将他们全部捕获。

即使在牢中,方将军也从来没有忘记祖国的人们。他不只在敌人的美人计面前无动于衷,更是留下了一首悲壮的《中湘颂》。歌词虽短,但满满的都是对人民的眷恋之情。

日军见此计不成,便又生一计。他试图将方将军与汪伪政权捆绑在一处,对外宣扬他已经投降。方将军假装同意,背地里却在寻找着能逃出去的办法。

1951年,方先觉将军的全家福,黄埔第一猛将,长子晚年回大陆定居

(衡阳人民齐唱《中湘颂》)

这一时机很快就到来了。1944年10月到11月,方将军与戴笠回合,从暗道逃出教堂,最终与大部队汇合。蒋介石起先十分生气,但最终还是为他们每个人都颁发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

而针对于方将军的所做所为,在当时和现在,也有许多反对的声音。在笔者看来,无论他的行为是怎样的,其初心都是为了中国更好的发展。

论心不论迹。方将军无疑也是中国的一位好儿郎!

1951年,方先觉将军的全家福,黄埔第一猛将,长子晚年回大陆定居

(方先觉(右)与蒋经国(左)的合照)

三、方先觉将军长子选择回归大陆

后续由于蒋介石撕破《双十协议》,内战爆发。方将军率领部队挑出了刘伯承设计的“口袋”,避免了全军覆灭。刘伯承更是称赞他:“方先觉勇猛异常, 狡诈无比, 他不愧是抗日名将!

国民党的败退台湾的结局我们都再清楚不过,而方将军在到达台湾后,却对这个自己曾经效劳过的政党产生了深深的怨恨。

然而,1983年,他因突发脑血栓离世,享年83岁。

1951年,方先觉将军的全家福,黄埔第一猛将,长子晚年回大陆定居

(方略照片)

在他离世后,他的长子方略秉持父亲的遗志踏上了大陆的土地,并决定在这里扎根生活。得知他做出了这个决定后,政府为他提供了不小的支持。

除开政府的帮助外,年高80的他下定决心要还原衡阳保卫战的真实历史,并且还对许多从衡阳战场上下来的老兵予以慰问。

2019年6月28日,这位老人因病离世。他的所作所为,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出了何为英雄后代的风采!

1951年,方先觉将军的全家福,黄埔第一猛将,长子晚年回大陆定居

(战争)

参考资料

抗日名将 方先觉.[J].

刘思祥.方先觉传略[J].江淮文史, 2002(01):152-167.

搜狗百科.方略 .[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