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体育界苦“饭圈文化”久矣 “畸形的爱”该怎么矫正

作者:潮新闻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 李沐子 实习生 严文耀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表示,全国体育系统将全过程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对体育领域的侵蚀。

在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强调,“饭圈”乱象对运动员身心健康成长、运动队为国争光能力、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都极为不利。体育不应该、也不允许成为畸形“饭圈文化”继续滋生的“引线”和“温床”。

近年来,随着中国体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及优秀运动员受到观众和粉丝的追捧,但部分非理性追星行为也借此滋生,且呈愈演愈烈之势。随着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临近,体育领域“饭圈化”乱象整治已迫在眉睫。

运动员受“饭圈”侵扰已久

5月14日,国家乒乓球队公布巴黎奥运会运动员名单,其中,孙颖莎、陈梦入围女子单打名单。陈梦的入选与王曼昱的落选成为热议焦点,一大批王曼昱球迷表示不满,甚至上升到了对陈梦的网暴,陈梦社交账号评论区充斥着嘲讽、谩骂的言论。

潮新闻记者发现,发生在陈梦身上的“饭圈”乱象,并不是个例。近年来,“代拍”、跟拍以及其他侵犯个人隐私的“饭圈”行为不断侵扰体育圈,多位运动员不堪其扰,公开呼吁抵制这一现象。

2024年3月25日晚,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文称,自己的身份证号被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上恶意传播造谣,甚至利用证件号查到名下手机号并对其家人进行骚扰谩骂。2023年4月6日,樊振东还因某女士多次非法侵入其酒店房间而报警。

体育界苦“饭圈文化”久矣 “畸形的爱”该怎么矫正

图源:樊振东社交平台截图

此前,乒乓球运动员王楚钦在机场怒斥跟拍的视频曾引发关注。事后他公开回应称:“希望大家能尊重彼此的隐私,保持距离,给我一些喘息的私人空间。”

女篮球员杨舒予也曾发文拒绝粉丝接机、拒绝粉丝蹲守未公开训练行程并索要签名,“不希望从非法途径来获取我的个人信息以及行程,我觉得很恐怖。”

实际上,早在2021年9月,中国奥委会就发布声明,号召社会各界尊重运动员个人权益,理性追星,避免不当言行,坚决杜绝“饭圈”乱象向体育领域蔓延,坚决反对利用“饭圈”从事营利活动。2023年11月27日,中国奥委会官网和国家体育总局官网发布文章《坚决抵制“饭圈”乱象 聚力聚焦事业大局》。

4月23日起,微博启动为期三个月的“体育饭圈生态治理”专项行动。临近巴黎奥运会,国家乒乓球队领队何潇表示,坚决抵制“饭圈”文化等外界干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畸形“饭圈文化”是“扰”不是“爱”

“畸形‘饭圈文化’的底层逻辑,是粉丝幻想出和偶像建立一种虚拟关系,这种逐渐加深的虚拟关系所带来的强烈情感,就会挤压偶像本身。”《电子竞技》杂志主编,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电子竞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石翔分析,一些粉丝因为自身的文化生活不足、美育教育和审美能力缺失以及社会压力过大,于是狂热投身于这种对虚拟关系的幻想和行动当中,而正是因为这是粉丝幻想出来的虚拟关系,所以偶像的呼吁往往收效甚微。

体育界苦“饭圈文化”久矣 “畸形的爱”该怎么矫正

王楚钦抵制“代拍”。图源:微博@王楚钦_HOPE的氢气球工坊

至于“饭圈文化”入侵体育界,石翔认为这是媒介形式转变带来的影响。“以前只有艺人、歌手等这类长期出现在屏幕上的群体,才有可能和观众产生虚拟关系。但现在只要是长期曝光在互联网之下、有强烈个人特征的形象都可能成为被‘饭圈文化’侵袭的对象。不仅仅是运动员、也可能是企业家,甚至是大熊猫。”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4%的受访者感觉近来体育“饭圈化”现象变严重了。在石翔看来,这种现象加剧的背后,往往有更隐蔽的推手,企图复制娱乐圈“饭圈”灰色产业链。“网络平台的交易、粉丝之间的攀比都加剧了这种从九十年代就存在的情况。代拍、水军都是利用虚拟关系下的情感而延伸出的灰色产业。”

石翔提到,“饭圈”陋习没有大众想象的那么简单,不但有分工还有一定的门槛,且以“代拍”、卖“周边产品”等多种形式牟利。“我在北京天坛东路体总训练局门口见过大量的‘代拍’,这其实是个非常辛苦的工作,不同运动员粉丝雇佣的‘代拍’之间甚至是有协作的,他们互相分享抓拍到的照片,以更好完成任务,卖出更好的价格。”

石翔说,“饭圈文化”其实并不适用体育圈,甚至可能带来严重后果,“‘饭圈文化’以流量为先,容易引起攀比、对立,这和体育精神有本质的冲突。”同时,竞技体育是一个对保持良好心理状态要求非常高的职业,运动员如果日常生活受到粉丝的过度侵入,成绩也容易受到影响。

更严重的是,饭圈文化的深层问题是侵略性和排他性,粉丝会代替自己的偶像去肆意攻击假想敌。“这种行为如果在体育领域蔓延,是完全负面的。”

“饭圈”恶习或面临法律风险

体育拒绝“饭圈化”,并不是拒绝对运动员的喜爱和支持,而是拒绝隐私让渡、过度打扰和干扰比赛等行径,反对的是由利益驱动的、过度放大的信息炒作,以及那些旨在专门煽动情绪的产业链。

事实上,一些畸形的“饭圈”行为,可能已经踩了法律红线。浙江伦和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逸芸指出,粉丝未经允许进入运动员住处,轻则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可能面临行政拘留;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网络上肆意谩骂、嘲讽运动员,甚至造谣,可能会涉及侵害运动员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王逸芸表示,在网络上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运动员人格,破坏名誉,涉嫌侮辱罪,情节严重的应予立案;涉嫌诽谤罪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侵权人在遭遇‘饭圈’侵害时可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通过民事诉讼维护自身权益,情节严重者也可寻求公安机关帮助。”

此外,“饭圈文化”带动形成的“代拍”及周边产品买卖产业链,一不小心也会涉及侵权。

“‘代拍’最大的法律风险,就是对运动员的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权利的侵犯,运动员时刻被迫暴露在‘代拍’镜头下,丧失了正常生活的自由权利。”王逸芸指出,“如果委托他人代拍明星的隐私,不仅代拍者的行为侵犯他人隐私权,委托人的行为也构成隐私侵权。与此同时,不管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只要未经肖像权人许可使用他人的肖像,均构成侵犯肖像权,到时委托人的行为也可能侵犯他人肖像权。”

王逸芸认为,整治“饭圈”乱象需要有关部门强化正面引导,规范“饭圈”运行,加大对“饭圈”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要压实平台监管责任,还要加强网络普法宣传。

不过,在石翔看来,根治“饭圈文化”除了靠堵,还要疏,“只有提升公众的美育教育,有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出现,才能真正减少粉丝将人‘物化’成‘文化产品’,追逐虚拟关系的情况。”

“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