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可思议!一医生晒工资条,收入74.6元....

作者:急诊医生大刘

心情很复杂!

26岁的昆明市一家医院的规培医生小廖,近日晒出了自己刚发到卡上的薪资待遇。

他的薪资分三部分组成:国家补助、医院住宿补贴、科室绩效。

曝出的工资单显示,扣除五险一金后,他2月份的薪资到账收入仅仅74.6元。

不可思议!一医生晒工资条,收入74.6元....

可能许多人,不太相信,这是真的。

但我是相信的。

因为,别说规培医生,即便我身边许多多年的编外医生,今年也大幅度降薪。有些医生扣除“五险一金”后,到账工资仅仅只有六七百元。

河南发改委4月份发过一份通知,要求省直事业单位要精简60.7%,事业编制要精简46.9%,厅级领导精简9.3%,处级领导精简25.5%,市县事业机构精简44.3%,事业编制精简23%时,当时我就说过,医院“勒紧裤腰带”的日子,已经如步雨后的莲,缓缓到来。

大环境方面,经济的发展进入了通缩的阶段,大家获得满意的工作越来越难。

即便名校毕业的研究生,刚踏入社会,暂时送外卖,也已经成为不是新闻的新闻了。

有一些热搜,说什么医生辞职创业,摆烧烤摊,月入大几千甚至大几万。

我个人认为,目前来说,纯属无稽之谈。

细心的朋友,或许会记的,过去几年。小编也评论过医护人员辞职开店,卖包子,炸油条,烧烤串,卖剁椒鱼头,甚至帝王蟹……

但,那是什么时候?经济野蛮发展,各地土地财政疯狂灌水,经济发展大张大合的时候。

现在是什么时候?

全球经济,都进入大转型。

在多数人都难以找到满意工作的情况下,工资待遇不高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敢于多消费?

除了日常生活必需品,基本上很少对其他方面进行任性的消费了。这就必然导致在其他方面创业机会的下降。

所以明白没有?

当一个医学毕业生走向市场接受挑选的时候,其实他剩下的选择是不多的,只能送外卖,或做自媒体。但现在做自媒体,不仅收益在急剧的下滑,也极其的内卷和恶性竞争。过去你引用一点人家的新闻内容,可能别人不在乎什么。因为不缺流量和变现。但现在你哪怕就引用了人家一个爆料或者观点,都有可能被投诉抄袭或洗稿。我们护士节那天的稿子,在被@烧伤超人阿宝转载,阅读量快接近10万+之后,就被人投诉说抄袭了。这就是自媒体的现状,愈加艰难,便是愈加的内卷。困顿迷茫之下,人心暴戾。老朋友都知道,我们多少文章被人洗稿剽窃,我有投诉和不悦么?

一次没有。

为什么?

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可以勇闯天涯。

斯情斯景之下,原来的一切容易,都只能是,可待成追忆。这个时候,一份工作的稳定性,大于收入的高度性。

我家是农村的。要知道,农村户口每个人所拥有的几分田地,一年忙死忙活,也收不到千儿八百的。医生虽然辛苦,但目前尚为稳定,相比没有收入而言,对于大多数底层家庭走出来的规培医生还是编外医生来说,比工作劳累更加可怕。

这是站在规培医生和编外医生个体角度来说。

下面,站在医院角度来说说。

在2013年之前,医学生毕业后通常直接进入医疗机构工作,但部分毕业生难以快速适应临床工作。

基于这种情况,2013年,大陆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无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通常都需要完成3年的规培之后,才能正式进入临床工作。

应该肯定,也应该看到,10年来,规培制度为医疗系统输送了大量优秀医学人才。规培基地通常是实力雄厚且医教能力较强的大医院,带教的资质、规培的时间和内容等,都有严格规定,医学生规培毕业进入临床后,大多都能够独当一面。尤其是麻醉、儿科、重症等紧缺医师数量和占比均增长较快,基层医学人才的素质普遍提升,规培制度可以说功不可没。

不错,相比医院正式在编医生。规培医生工作强度大、待遇差等问题,也一直饱受诟病。

说实话啊,规培医生,就是学徒。学徒需要干更多活,这在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医疗行业也概莫能外。

但还是说实话啊。有些医院,我说的是有些医院啊,的确有些过份。带教老师将大部分临床基础工作扔给规培生,甚至把规培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来使用,这就让还未经过临床铁锤锤打的规培生,不堪重负。

今年3月14号晚上,南宁市某医院麻醉规培三年级的研究生,被舍友发现在厕所自杀。

据传,抹了自己脖子三刀,被发现经过抢救后,宣告死亡。

而在此之前,已有湖南省某医院25岁女研究生于值班室厕所割喉自杀。只要再坚持三个月她就能毕业了,但却用了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在自己25岁时按下了终止键。

这两件事当时均在网上发酵,众多医学生、规培生、医护们都在为其惋惜悲痛、感同身受。

据了解,女研究生死后经法医鉴定其身体左颈部有切口,而且身旁有手术刀。她的一段遗言被曝出,言语间满是疲惫、控诉和绝望:“我真的好累,想回去休息了。我以为熬过这几天就好了,可是这就是个死循环。一句这个月科室缺人,所以我就活该要一个人做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的事情吗?即使是在猝死的边缘,只要不死,就得像牛马一样干活。机器也需要定期检修的啊。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明明昨天就已经请了假,明明心脏已经快要跳出来了,明明咳嗽咳得胸痛,明明胸闷得内衣都不敢穿,可是还是有做不完的事情要做不能回去休息......

世上本就没有公平,怪我自己是不合格的牛马,熬不下去了.......再也不见了,这个世界.......”

我不知道大家看后,什么感受?

反正我看后,感到满满的都是无奈与无力感。

规培的利弊。近些年,讨论一直不断。

但凡容易落地的政策,都不需要喊口号,自然就落地了。需要喊口号的,一定是在利益格局上,被卡住了,存在某种程度的激励不相容。

利益的最大获得者,往往都会利用各种手段,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得到之后,就会重新制定规则,让大家去遵守,以保证自己既有的利益不再受损。

有个网络段子,是说记者采访补考三次才拿到驾照的人,问他此时此刻内心有什么想法?

他一语惊人:希望进一步提高驾考难度。

人性幽微。

问题是医疗行业未来必然更加内卷。医生规培制度的走向,大家综合去想想,就会明白。

而同样需要关注的是,医院的苦衷。

医院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独当一面富有激情的年轻医生积极努力的为医院做出奉献。但是,你看,很多年轻医生却把规培视为一种压榨的行为,消极的应对。不仅仅是规培的时候,许多人规培结束,正式走上工作的医院岗位,也依然我行我素的少干活或直接躺平,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方式,应对医院的管理。包括一部分已经被医院培养多年,业务娴熟的年轻医生群体,一旦外面有任何跳出自己当下医疗机构的机会,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进行跳槽。

所以,你看,很多人以为目前的规培形式会一直延续下去,但其实并不一定。

规培看似非常的稳定,但其实已经很脆弱。就像爱情婚姻以及生育态度一样,年轻人一旦采取较为消极的态度,一个躺平的状态,招十个年轻医生,真实的劳动力还不如一个老医生。

这,才是当下医院最大的危机,也是最头疼的问题。

在年轻医生的意识不断的恶化的时候,这些人力梯队的补充,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给医院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伤害到医院的利益。他们的消极态度,会像病毒一样,感染着其他人。

这,才是最让人担忧的。

来 源 | 老叶说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