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卡普松挑战迪蒂耶《遥远的世界》:用“另一双耳朵”去聆听

作者:上观新闻
卡普松挑战迪蒂耶《遥远的世界》:用“另一双耳朵”去聆听

5月17日晚,上海交响乐团2023-2024驻团艺术家、法国大提琴家戈蒂耶·卡普松在指挥家叶咏诗执棒下,献上迪蒂耶《遥远的世界》中国内地首秀。

刚接到余隆邀约时,卡普松是犹豫的,因为这部作品非常具有挑战性。“这是一部意义重大的作品,无论是对于乐团、大提琴家还是作曲家,都是如此。”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对迪蒂耶的大提琴协奏曲《遥远的世界》这样评价。

除了挑战“硬骨头”,老朋友叶咏诗还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演绎了陈其钢《失乐园》、拉威尔《库普兰之墓》及《达夫尼与克洛埃》第二组曲,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为沪上观众带来充满法国风情的一夜。

卡普松挑战迪蒂耶《遥远的世界》:用“另一双耳朵”去聆听

演出现场

被称为“法国当代作曲宗师”的迪蒂耶,是一位完美主义者,他只允许自己的一小部分作品出版。因为自觉难当重任,迪蒂耶退出诗人波德莱尔逝世100周年纪念音乐汇创作计划,但他还是无法抵挡诗人的艺术感召,以波德莱尔《恶之花》中的《谜语》《凝视》《波涛》《镜子》和《赞歌》命名五个乐章,创作出这部《遥远的世界》,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大提琴作品之一”。

虽然迪蒂耶在世时,卡普松多次演绎这首协奏曲,但正因如此,才更加谨慎。“我还记得第一次演奏,是在他90岁生日。他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我们一起工作了五、六年时间,直到几年前他去世。他事无巨细且非常挑剔,所以我坚信他写出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他想要的,他的色彩都是非常典型的迪蒂耶风格。”卡普松说。

卡普松挑战迪蒂耶《遥远的世界》:用“另一双耳朵”去聆听

演出现场

《遥远的世界》对独奏家来说难度大,对交响乐团来说也是如此。一位音乐学者说:“拉协奏曲,独奏家通常会把乐队部分背出来,但迪蒂耶这首根本没法去背,东一句、西一句,有点‘支离破碎’。对乐队而言同样颇具挑战,要和指挥、独奏家像精密仪器般配合得当,携手去攻克演奏上的难点。”

第一次指挥《遥远的世界》,叶咏诗没少做功课。在独奏加入前,她就和乐队进行了好几天的排练。“我在熟读谱面细节的同时,也去听了不同大提琴演奏家的演奏录音,对比和总结其中的困难段落,以便在卡普松加入时多加注意。”

卡普松挑战迪蒂耶《遥远的世界》:用“另一双耳朵”去聆听
卡普松挑战迪蒂耶《遥远的世界》:用“另一双耳朵”去聆听

排练现场

令叶咏诗惊喜的是,乐队成员提前所做的充分练习发挥了作用,排演过程非常顺利。“这是比较高效的一次排练,上交的乐队比我10年前来时更加成熟,对于一些新作品或不熟悉的指挥风格,他们都适应得非常快。”

《遥远的世界》与观众印象中旋律性很强的大提琴协奏曲截然不同。从观众角度出发,叶咏诗认为,这样一首技术与审美门槛都较高的作品,需要聆听者带着“另一双耳朵”来发现配器中的精妙巧思。“比如打击乐器与竖琴、贝司等叠加产生的音效,是全曲的一大亮点。”

栏目主编:施晨露 图片来源:蔡磊磊 摄

来源:作者:吴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