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防诈于心 反诈于行”全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月正式启动

作者:西西新闻
“防诈于心 反诈于行”全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月正式启动

5月17日,“防诈于心 反诈于行”全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活动暨集中宣传月启动仪式在西安市新城区万达广场举行。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西安市公安局、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西安市委网信办、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营业管理部相关领导和负责同志参加启动仪式。

“防诈于心 反诈于行”全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月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从即日起开始,为期一个月,期间全省各地将同步开展相关集中宣传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识骗防骗的意识和能力。启动仪式现场,西安市新城区社区宣传员代表作了表态发言,西安市公安局警官艺术团、新城区昆仑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为大家献上了精心编排的反诈宣传节目,与会领导还为“中邮保险杯”全省反诈短视频大赛优秀作品进行了颁奖,各成员单位分别设置展台,为现场观众和过往群众宣传普及反诈常识,发放宣传品,气氛隆重而热烈。

“防诈于心 反诈于行”全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月正式启动

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全面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强力推动打防管控建措施落地落实。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打击犯罪主力军作用,持续开展“云剑”“断卡”“断流”等专项行动,强化专案攻坚、区域会战、集群战役、出境打击,不断掀起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高潮,取得显著战果。2023年,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群众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12.84%和11.49%,返还被骗资金2.1亿元;劝阻疑似被骗群众335.2万人次,直接避免经济损失6.01亿元。

“防诈于心 反诈于行”全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月正式启动

据介绍,今年我省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刷单返利类诈骗。作案手法:第一步:前期引流,通过短信、网站、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招募“刷单客”、“点赞员”、“推广员”等,并将其拉入群聊,或以免费送小家电、免费技能培训等为幌子拉人建群。第二步:小额返利,入群后,让受害人完成刷单、关注公众号、为短视频点赞评论、刷粉丝等任务,并发放小额佣金,获取受害人信任。第三步:实施诈骗,安排“托儿”在群中散布其获得高额佣金的截图,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刷单APP做“进阶任务”,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资金,直至受害人发觉被骗。二是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作案手法:第一步:寻找目标。在微信群、朋友圈,网购平台或其他网站发布低价打折、海外代购、0元购物等广告,或者可以提供论文代写、私家侦探、跟踪定位等特殊服务的广告。第二步:虚构交易。当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诱导受害人通过微信、QQ或者其他社交软件添加好友进行商议,进而以私下交易可节约手续费或更方便等理由,要求私下转账。第三步:事实诈骗。待受害人付款后,以缴纳关税、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继续转账汇款,事后将受害人拉黑。三是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作案手法:第一步:寻找目标,将受害人拉入所谓“投资”群聊,进而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以发送投资成功假消息或“直播课”骗取受害人信任;或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受害人确定婚恋关系,再以有特殊资源、平台有漏洞等可获得高额理财回报等理由,骗取受害人信任。第二步:怂恿投资,委托受害人代为管理虚假投资平台账号,按照“导师”指令进行操作,骗子通过修改后台数据,向受害人分享虚假提现截图,引诱受害人开设账户进行投资。第三步:实施诈骗,对受害人前期小额投资试水予以返利,受害人一旦加大资金投入,就会出现无法提现的情况,受害人被踢出群聊并拉黑。

公安机关提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要坚决做到“三不一多”,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用好“7大反诈利器”,守牢自己 “钱袋子”。

近年来,公安部会同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综合采取多种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预防案件发生、减少群众财产损失,联合推出了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云闪付APP“一键查卡”、反诈名片、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2.0等反诈利器,为人民群众构筑了一道防诈反诈的“防火墙”。

1、国家反诈中心APP

于2021年3月15日上线,是一款官方手机防骗保护软件,具有预警劝阻提示、快速举报涉诈线索、远程身份账号验证、反诈防骗知识介绍等功能。可在手机软件商店搜索安装和注册,完善个人信息后可使用来电预警功能。

2、96110预警劝阻专线

该专线是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具有预警劝阻、防骗咨询和涉诈举报等功能。自2019年11月8日正式启用以来,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开通了该专线。如接到该号码打来的预警电话,请及时接听,耐心听取民警的劝阻提示,避免上当受骗。

3、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

工信部联合公安部于2021年7月14日推出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可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的短信实时预警。当接收到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时,首先要确认短信发送号码是否为12381,其次要查看12381预警短信中的涉诈号码尾号,及时停止与其发生的通话或短信行为。特别强调:12381预警短信中不含任何链接、微信、QQ号、其他电话号码等,无需任何回复、回拨。用户如有任何疑问可及时拨打110进行咨询。

4、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

工信部推出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服务,群众只需要使用自己的居民身份证号,即可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查询本人名下持有的全国手机电话卡数量,专用短信端口10699000将在48小时内向预留手机号码反馈查询结果,实现了全国移动电话卡的统一便捷查询。

5、云闪付APP“一键查卡”

人民银行指导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推出“一键查卡”服务,向人民群众提供银行卡信息查询服务,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方便群众掌握个人名下银行卡信息,强化自身银行卡管理。自“一键查卡”功能试点上线以来,已覆盖全国196家商业银行,包括18家全国性银行和178家区域性银行。可在手机应用商城下载“云闪付”APP,然后进行实名注册。

6.反诈名片

公安部、工信部联合组织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推出了“反诈名片”,对各级公安机关的反诈预警劝阻电话号码进行标记和来电提醒,帮助群众有效甄别电话来源,提高预警劝阻电话接通率和成功率。大家如果接到带有“反诈名片”标记的公安机关预警劝阻电话,可以放心接听,如有疑问,请拨打110进行咨询。

7、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2.0

工信部于2022年推出了“一证通查2.0”服务——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用户凭借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后六位,便可查询本人名下手机号码关联的互联网账号数量。当用户查询与自己掌握的情况不一致时,可以及时按照互联网企业官方解绑处理机制进行账号解绑,及时阻断非本人注册互联网账号带来的涉诈风险。用户可以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微信号“工信微报”和“工信部反诈专班”、“中国信通院”微信公众号,以及支付宝“一证通查”小程序等方式等进入查询入口。

来源:陕西省公安厅

编辑:赵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