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作者:青春上海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从黑龙江来上海工作的青年人李兴

一直想到上海博物馆东馆看看

经过多次预约他终于约到了5月16日下午的场次让他无论如何都没料到的是自己竟然成为了上博东馆开馆以来的第100万名观众“真的很幸运!我一直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想到东馆来看看一进馆就被建筑和展览震撼到了来得很值得”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与上博东馆第100万名观众李兴合影。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常鑫 摄

其实几天前在市政协举行的“本市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视察座谈现场,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就预告了这一天的到来,他说,按照目前的流量,上博东馆将在本月中旬迎来第100万名观众。这个数字如此快的到来,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过去一些大型博物馆要到开馆几年之后才能迎来百万观众。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上海博物馆东馆。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常鑫 摄

因为有“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等网红展览的助推,在过去的三个多月中,上博东馆无疑是上海最热门的博物馆。据东馆相关数据显示,100万名观众中,外地观众占比超过60%,国外观众占比近10%。东馆无疑已经成为上海对外呈现自身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特展在上博东馆展出。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常鑫 摄目前东馆开放的只是部分场馆,一大批展馆待开,“精彩还在后面”。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5月20日在结束“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之后,5月21日到6月底,上博东馆将进入一个多月的闭馆布展状态。届时,相关展厅将进入装修施工、设备调试和文物布展的冲刺阶段。

6月底重新开馆后,上博东馆的开放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到80%左右,届时将有陶瓷馆、印章馆、玉器馆、货币馆等常设展厅,考古上海、陶瓷与中外交流等专题展厅,数字馆、古代文明探索宫等互动体验空间,以及主题各异的特别展览与观众见面。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特展在上博东馆展出。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常鑫 摄上博东馆的火爆是现在“博物馆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人们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与日俱增参观博物馆成为了很多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而上海的各家博物馆

也在发掘自身的潜能

力争为更多观众提供优质服务

文商旅体融合

探寻博物馆N种打开方式

对于一些观众来说

他们可能未必能够预约得上

博物馆室内的展览

但在博物馆的“广场”上

他们可能又会发现新的乐趣

近日,第三届广场咖啡嘉年华

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放式庭院中

火热进行

42家参展商带来各具特色的咖啡饮品还有文创、手作、文艺表演将文艺氛围拉满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第三届广场咖啡嘉年华现场。图源:“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趣’集章”活动是此次嘉年华里的

一条隐藏线索

上历博结合时下的集章热潮

特别设计了限定款印章

通过集章

观众既可以在博物馆展厅里

解读上海六千年的历史文化

又能在市集上

感受时髦的休闲生活场景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第三届广场咖啡嘉年华设立“‘趣’集章”活动。图源:“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揭幕

酒店变身“临时博物馆”

博物馆的概念其实很宽泛

在注入内涵之后

很多场馆或许可以变成博物馆

并且对观众提供文化普及和审美引导

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于近日揭幕

令人惊艳的是

在上海衡山路十二号华邑酒店

举行的本届城市艺博会

将整座酒店变成了一个“临时博物馆”

艺术家把他们的作品

放在一间间客房里

主办方告诉记者

这是为了给观众一种

“生活化、场景化”的观展体验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展商们动用了各类小巧思将展间布置得有新意、想法。图源:“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微信公众号

此外,今年的上海城市艺博会

还将走出展馆

在“武康大楼百年”活动中

观众可自行选择衡复风貌区的

“citywalk”线路

在观展之余体验海派风情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citywalk”路线示意图。图源:“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微信公众号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青年时评

从走进博物馆到享受博物馆

还需做些什么?

5月16日,上海博物馆东馆迎来了第100万名观众。这家博物馆今年2月2日才对外试运营,仅3个多月观众便破百万,其火爆程度可想而知。实时数据显示,上博接下来一周均已约满。现在,很多博物馆和美术馆都呈现出一票难求的态势。“博物馆热”毋庸置疑地已经成为一道社会景观。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这个纪念日设立的初衷是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是博物馆每年一次的“自我营销”。但是现在对很多博物馆来说,他们过得并不那么轻松。他们开始担心,面对蜂拥而至的观众,自己无法提供完善的服务。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经历了一场惊人蜕变,从当初的门可罗雀,变为现在的人头攒动。在很多地方,博物馆都是文旅焦点所在。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遥想17年前的2007年,青年报和上海美术馆、上师大美院发起的一项针对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竟然有76%的上海中小学生从来没有参观过博物馆和美术馆。这项数据当时引起震动,而现在的状况却给人们另一种惊叹,因为今天,博物馆和美术馆已成为青少年一个重要的教学现场。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4月,上海税务部门携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办“跟着文物学税法”青少年税收普法专题活动。受访者供图

在当前的“博物馆热”中,青年人和孩子无疑扮演了关键角色。国家博物馆的一份调查显示,其35岁以下观众的占比已经超过了50%。而另一份针对全国154所高校大学生开展的调查显示,89.72%的受访者去过博物馆,42.04%的受访者每年去1至2次博物馆。

无疑,这波“博物馆热”洋溢着青春。很多年轻人流连于艺术殿堂,感受古老文化的温度,与先辈展开隔空对话。应该说,这与国家这些年持续推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弘扬密不可分。如果说过去参观博物馆是“锦上添花”,那现在则是一种“终生学习”的必需。“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青年人走进博物馆,是为了探索历史与文化的魅力,给自己加一顿精神上的“营养餐”。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4月18日至4月26日,上海自然博物馆携手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举办“自博9周年·悦读博物馆”特别活动。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摄

同时,相比于看演出、听音乐会,逛博物馆实在“物美价廉”。不少青年人将博物馆作为周末、假期的出行地,既能收获知识,又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讨论交流,结束后还能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精美的文物照片,并带回特色文创产品。“看展式社交”成为当下青年人中颇为时髦的首选。

从当初76%的中小学生从未参观过博物馆,到现在不仅人人参与,而且一年要去好几次,这翻天覆地的转变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观念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看法上。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是“必需品”,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这种变化令人欣慰,也让人看到了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希望。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特展展出期间,年轻人们纷纷排队盖章留念。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摄

当然,现在还存在一个矛盾,就是观众与日俱增的参观热情,与博物馆美术馆无法提供完善服务之间的矛盾。就拿上博东馆来说,尽管每天开放预约名额已从最初的8000个提升到了2万个,但依然一票难求。全国如故宫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这样的热门博物馆,其实都面临同样的局面。“抢票焦虑”让很多观众感到心力交瘁,这给他们的热情泼了冷水,让他们的观展体验大打折扣。

尽最大可能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是每一座博物馆的责任。在现有资源无法实现这一点的情况下,加紧建设更多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并且提供配套的优质服务,是一种解决之道。同时,博物馆不断地自我发掘潜能,真正实现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一个办法。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观众的参观热情终于被调动起来,博物馆就应该顺势而为,努力实现博物馆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让“博物馆热”变得可持续。

为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

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引领广大青少年

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

青年报·青春上海推出

“UP主对话博物馆”栏目

联合人气UP主

与沪上知名博物馆的IP资源

用贴近Z世代的话语体系

生动讲好中国故事

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试开放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开馆大展

“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

自亮相以来人气十足

观众准点抢票、排队等候成为常态

据悉,本次特展于5月20日(周一)闭幕

上博东馆也将从5月21日起至6月底

暂停对外开放

6月底重新开馆后

上博东馆的开放空间

将进一步扩大到80%左右

并将推出精彩纷呈的特别展览

与观众见面

“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

进入展期倒计时

这些展品有着怎样的魅力?

展品修复的背后又有哪些

不为人知的有趣故事?

今天17:30

锁定“青春上海”B站

让我们和UP主@我是超人cr 一起

穿越千年,巧画三星堆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海报制图:子沐朝朝

责任编辑:赫兹

校审:神小丢

终审:文心

破百万!“精彩还在后面”

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