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美新能实控人曾违法向境外转移资金 西锐飞机募投项目存疑

作者:凤凰网财经

企业动态:

【祥云股份终止上交所主板IPO】

5月15日,上交所网站公布关于终止对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云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审核的决定。公司主要从事磷肥、复混肥料的生产和销售,其保荐机构为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王珏、方雪亭。

【铭基高科终止创业板IPO】

5月15日,深交所网站公布了关于终止对广东铭基高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铭基高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决定。公司原拟募集资金40134.96万元,用于铭基高科电子总部项目(一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其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王琳、王露琦。

【华大海天启动A股IPO辅导】

杭州华大海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海天”)于5月15日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券商为中信建投证券。华大海天于2001年成立,公司一直致力于数码新材料(如热升华转印数码材料和热转印纸基烫画膜)、水性印刷墨、食品包装纸及其功能膜等特色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均服务于绿色环保领域。

企业舆情:

【明美新能IPO:毛利率走低三遭诘问!实控人曾违法向境外转移资金超7000万】

早在2022年6月24日明美新能就正式向深交所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2023年2月17日上会获得通过,然而453天过去了其还未获准提交注册。随着2024年5月10日明美新能更新提交完相关财务资料,这或预示着其IPO的推进将进入下一审核环节。

数据显示,2020年时,明美新能的综合毛利率尚能维持在12.47%,到了2021年就滑落至10.65%,而在2023年上半年则进一步跌至9.43%,无疑不断下滑的毛利率正成为其上市路上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而彼时在深交所对明美新能IPO上会前的问询中,有关其毛利率的问题一直萦绕在两次问询和意见反馈中。在明美新能即将走上创业板上市委会议前33天,深交所在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中还在要求明美新能就业务规模较小、综合毛利率较低等相关情况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

而此次IPO,明美新能最为引发外界关注的是,在申报前夕实控人外汇违法超过7000万元的事实。明美新能董事长、总经理及实际控制人梁昌明因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期间,将金额合计7258.88万元的人民币资金通过梁昌明及其控制的名美科技及明美通信等主体的境内银行账户汇至换汇公司指定的境内企业和个人银行账户,并通过梁昌明及其控制的合众能源产品有限公司的境外银行账户及现金方式收取合计7989.92万港元,构成外汇违法行为。招股书及回复函披露,梁昌明之所以违法主要是因为离婚财产分割所致。(来源:慧炬财经)

【米格新材实控人套现后认缴出资,一年内融资6亿仍补流】

2019年3月诞生的米格新材,成立短短几年赢得数十家投资方青睐,一度从股东交不起注册资本的初创公司膨胀至估值26亿元的资本宠儿。“众星捧月”之下,米格新材于2023年6月申报创业板IPO,并已在今年1月26日成功过会。此次IPO,米格新材拟募资50176.98万元,其中100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019年3月,米格新材设立时,由陈新华、袁志伟、彭建林分别出资6900.00万元、2100.00万元、1000.00万元。招股书显示,2021年12月和2022年4月,米格新材分别实施两次股权转让,转让方均为陈新华,第二次转让使其收获颇丰。以2022年预计全年收入和利润为定价依据,米格新材的投前估值达到16.00亿元。陈新华将其持有的合计436.2330万元注册资本分别转让给11名外部投资者,转让价格均为20.63元/注册资本,陈新华在此次转让中套现9000.00万元。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又经过股份制改革后,陈新华对米格新材认缴注册资本为4564.07万元。据企信网工商年报,陈新华于2022年11月6日将注册资本实缴完毕,其资金来源不言而喻。

值得注意的是,米格新材第二次股权转让前还实施过一次增资,短期内的估值、注册资本价格相差较大。2022年1月,米格新材注册资本由7000.00万元增至7755.2632万元,由5家外部投资方认购,价格为10.86元/注册资本,定价依据为2021年半年度经营情况以及2022年全年预计利润为基础投前估值7.6亿元。这与2022年4月米格新材第二次股权转让时,陈新华转让股份给11家外部投资方的价格相差一倍以上。(来源:壹财信)

【卖一辆飞机挣150万,不缺钱的西锐飞机要港股上市,募投项目存疑】

近期,西锐飞机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港交所IPO上市。西锐飞机主要销售私人飞机,一家私人飞机的售价最低为450万元,公司至少获利150万元。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产品较为赚钱,但公司却面临着大客户减少订单以及2023年净订单量“腰斩”的现象。招股说明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西锐飞机的飞机净订单量分别为941架、1035架、519架。

令人费解的是在西锐飞机的利润表中不存在研发费用。西锐飞机在申报稿中自述,报告期内,公司的产品研发投资额分别为0.23亿美元、0.39亿美元、0.49亿美元,且截至2023年末,西锐飞机共有用364名员工的产品研发团队。同时,公司此次港股IPO募资的一项用途也是与研发相关。其研发费用未记录在利润表中,皆因全部研发资本化。据悉,报告期内,西锐飞机的无形资产分别为2.26亿美元、2.31亿美元、2.45亿美元,而该部分资产包含了西锐飞机的研发成本。那么,为何西锐飞机所有的研发都要资本化?

除此之外,西锐飞机的募投项目还有一项值得商榷。招股说明书显示,西锐飞机还欲募集部分资金用于营运资金以及一般企业用途。需要指出的是,截至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西锐飞机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81亿美元、2.43亿美元、2.47亿美元,流动负债的借款分别为1536万美元、804.4万美元、1180.1万美元,非流动资产的借款分别为5631.3万美元、6765万美元、5594.9万美元,也就是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完全够支付公司的借款。那么,在账面上躺着近2.5亿美元的情况下,西锐飞机是否还需募集资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来源:钛媒体 APP)

【郑煤机旗下恒达智控撤回IPO:抽中今年首批现场检查名单、三年“清仓式”分红14亿元】

日前,一家IPO公司恒达智控和其保荐人中信建投证券,双双向上交所递交了撤回首发的申请,由此,匆匆结束了其半年多来的IPO之旅。之所以该公司的撤回如此受关注,还在于该公司也是2024年第一批首发申请企业现场检查抽签企业。恒达智控的控股股东系郑煤机,持股恒达智控86.23%。

虽说5月11日交易所才披露恒达智控终止IPO,但从郑煤机的公告中可以看到,其在4月26日就召开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了终止分拆所属子公司至科创板上市的议案。郑煤机也承诺,在终止分拆恒达智控至科创板上市事项公告后的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含分拆上市)。

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至2022年,恒达智控进行过大额分红,分别为3.5亿元、3亿元、7.5亿元,合计有14亿元,大约占到3年净利润总数的83%。(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