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财经分析】中国品牌出海一线观察:科技、绿色、国潮成为关键字

作者: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5月17日电(记者杜康)有科技感的国产机器人,迈向智能化的“中国建造”,风帆正劲的新能源汽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香薰、瓷器和丝绸……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上,记者看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科技、绿色、国潮等关键词支撑中国品牌不断向上生长,出海远航。

硬核技术闪亮“中国创造”

今年的中国品牌博览会现场,在节卡机器人展台,记者看到一台双臂机器人在灵活地玩魔方,展示其双臂协同和机器视觉技术。这家成立10年的中国机器人企业,已将其产品远销海外。

“国内机器人品牌因技术水平成熟、服务能力可靠等过硬实力已倍受全球市场关注,品牌国际影响力和市场业务逐步攀升,展现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华丽蜕变。”节卡机器人副总裁常莉表示。

常莉介绍,当前中国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中国机器人产业链自主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已有不同程度突破,机器人产品性能和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落地规模化应用,拓展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实现科技创新和场景应用双向赋能。

目前,节卡机器人已与丰田、施耐德、伟创力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我们的产品在欧洲、北美、日韩、东南亚等全球众多国家批量化应用,它们灵活高效地服务于汽车、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全球知名品牌的生产线,同样也在众多商业新消费领域从事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服务工作。”常莉说。

近些年来,中国参与建设的高速公路、高铁、港口、桥梁、电站等基础设施遍布世界各地,为世界各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国建造”已经成为享誉全球的国际品牌。科技的加成,也让“中国建造”这块牌匾更加闪亮。

在“中国建造”品牌展馆现场,中铁隧道局展示了智能掘进、智能拼装、智能协同、智能诊断、智能检测等“八大智能”隧道建造体系。以“智能掘进”为例,中铁隧道局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套盾构智能掘进系统集成了神经网络、机器学习、预测算法等技术,可实现复杂地质盾构掘进主动参数预测、隧道姿态调整控制、盾构有人值守无人操作智慧掘进、异常事件防控预警。

中铁隧道局展台负责人介绍,在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发布的“过去50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0项隧道工程”中,中国有9项工程成功入选,数量最多,占比最大;而中铁隧道局参建了入选9项工程的7项。“中铁隧道局的装备科技、工法、工艺等已经向全自动化、智能化迈进,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新能源汽车出口“风劲吹”

谈到出海,不能不提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作为大陆出口“新三样”,被全球关注。2023年,大陆汽车产销量均首次迈上3000万辆台阶,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

2023年上汽集团推出的“全球车”MG4 EV更是实现单款车型在海外市场的销量突破13万辆,单月销量超过1万辆,成为欧洲紧凑型纯电动车销量冠军。

新西兰Rotorua MG门店负责人理查德·范德恩格尔表示,新西兰居民在购买中国汽车的过程中,看重的不仅仅是高性价比,更是其中蕴含着的技术实力。“以前,新西兰居民对中国品牌不熟悉,我们在卖车的时候需要做很多的背景介绍铺垫,现在,不少新西兰居民会为了中国电动汽车慕名而来。”

今年的品牌日上,比亚迪展示了MC Cube、超低电阻继电器、第三代高度集成配电箱(BDU)等新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去年比亚迪海外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突破24万辆,同比增长337%,成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最多的中国品牌。比亚迪品牌相关负责人王春阳介绍,目前比亚迪已进入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巴西、匈牙利、泰国等海外地区投资建厂,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品牌日上,记者还看到了不少“造车新势力”。成立于2015年底的的零跑汽车展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零跑把2024年作为其出海“元年”。据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最新销量榜单显示,今年以来,零跑销量排名靠前。

前不久,零跑与国际汽车巨头Stellantis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零跑汽车渠道市场部总经理周颖介绍,此次合作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反向合资”的一个案例,“中国品牌不再仅仅作为技术或市场的接受方,而是作为输出方参与国际合作,这是对中国新能源车企技术创新和品牌价值的一种肯定。”

从“国潮”走向“世界潮”

“国潮”作为一种极具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时尚符号,近几年持续掀起消费热潮。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品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生命力。

在品牌日东方美谷展台,记者看到一组极具东方特色的香薰展品。四瓶香薰以四季命名——“春·木兰坠露”“夏·牡丹花火”“秋·夜昙沐月”“冬·山茶裹雪”。

这组香薰属于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国产品牌“节气盒子”。品牌创始人孙雪婷这样介绍品牌创意。“以‘春’为例,我们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天青釉纸槌瓶器型制成了瓶身,扩香棒是用非遗技艺将通草制成的白玉兰花。无论是天青色,还是白玉兰,都是春天的专属。不只是四季,还有中国的传统二十四节气,节气盒子这个品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设计出的产品矩阵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认可。”

“现在的‘Z世代’人群非常认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国潮国风已经变成了时髦的元素。”孙雪婷表示。

在苏州城市展区,一家百年丝绸非遗老字号企业“绣娘”讲述了他们的出海经历。展台负责人介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绣娘”一直在传播“典雅”“精细”的江南生活理念,连续四届代表中国丝绸参展了上海、米兰、哈萨克斯坦和迪拜世博会,把“绣娘”品牌传承的苏绣、织造工坊推向世界,还原了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苏绣展览作品。

在景德镇展区,各色陶瓷产品琳琅满目,这里参展商多是来自景德镇陶博城。“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陶博城数字贸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嘉表示,景德镇2023年全市陶瓷年出口总额达到了10亿元。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随着景德镇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建设推进,景德镇在海关、税务等方面形成合力,帮助景德镇陶瓷“出海”又出圈。黄嘉介绍,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例,特别适合中小微企业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外贸交易特点,陶博城很多商户都在自己家门口实现了“卖全球”的梦想。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