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拔高电池关税!美国或将遭“反噬”

作者:电池中国网

  美国政府5月14日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将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关键矿产等产品加征关税。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主要的需求市场之一,美国政府此举引发业界热议。与此同时,这将对大陆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产生哪些影响?本文将从几个核心层面解析。

01

提高关税细则

  美国政府此次提高进口关税,涉及锂电池及电动汽车产业链相关产品关税的具体实施细则如下:

拔高电池关税!美国或将遭“反噬”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税率落地有2个时间节点,按其时间顺序,2024年起,美国政府先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税率从原来的25%提高至100%;电动汽车用锂电池及其零部件关税税率从原来的7.5%提高至25%;除天然石墨外,其他关键矿物关税税率从0提高至25%。

  非电动汽车用锂电池、天然石墨的关税税率将于2026年开始,提高至25%。

02

提高关税区别对待

  根据市场相关数据,美国可能一时难以摆脱对中国锂电产业链的依赖,而此次美国提高关税的影响,可以从锂电池、关键矿物、电动汽车等不同维度来看。

  1.锂电池

  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2023年,美国已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锂电池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2023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锂电池金额达到135.4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0.8%。2024年一季度,美国仍然是中国锂电池的第一大出口地,出口额达29.0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2%。

  这表明美国对锂电池的装机需求保持高景气度,但是,由于目前美国尚未构建起完整的锂电产业链,且美国锂电池企业鲜有量产能力,其本地化锂电池技术和产能缺口较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为全球“锂电一哥”的中国的锂电供应链。

  市场方面,动力、储能、消费类是目前锂电池最主要的三大应用领域,美国此次提高关税,对应用于不同领域的锂电池也区别对待。

  动力领域,目前,中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已连续7年领跑全球,早已获得包括特斯拉、丰田、大众、宝马、奔驰、福特等全球主流车企的广泛认可。另一方面,美国此前已发布《通胀消减法案》及相关法案,业界人士认为,结合此次提高关税,透露出美国对中国锂电产业发展之快,而其本土企业难以追赶的焦虑,欲通过一系列政策以阻碍中国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此次,美国将动力锂电池于今年开始提高关税,也反映出其提高中国动力锂电池成本,以阻碍中国动力锂电池进入美国市场的迫不及待。

  储能领域,对包括储能锂电池在内的非电动汽车用锂电池,美国将于2026年起提高关税,此举透露出相较动力锂电池,美国现阶段对储能锂电池的需求更加旺盛和紧迫。

  在需求端,美国储能市场未来几年内仍将处于高增长期,市场高景气度将持续。

  EIA数据显示,2024年3月底,美国大型储能在建项目规模达11.6GW,相较于2023年6.7GW的并网规模,其大储建设进一步加快,这将有望推动当地储能装机快速增长。

  供应端,据SNE Research数据,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靠前的8家中国企业合计市占率高达89.2%,市占率优势凸显。

  据粗略统计,包括特斯拉、FlexGen、Powin、Fluence、Primergy、Nextera、Energy Vault、SUNPIN SOLAR等在美储能业主,已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瑞浦兰钧、远景动力等中国电池企业达成相关合作,预估相关储能电池订单合计或超60GWh。这也表明,美国储能业主对中国锂电池的高依赖性。

  消费类领域,在包括电动工具、3C数码等在内的主要应用场景中,中国锂电池同样是美国消费类电子企业主要的采购来源之一。此次,美国宣布将于2026年起,提高来自中国的消费类锂电池关税,给中国电池企业留有一定的缓冲期。

  2.关键矿物

  资料显示,继美国财政部决定放宽动力锂电池用石墨、电解质锂盐、粘合剂、添加剂等原材料进口限制后,此次美国将对电池用天然石墨等加征关税的起始时间延至2026年,反映出中国天然石墨等材料供应的优势地位。

  目前,全球负极材料主要产能集中在中国。有头部负极材料企业人士向媒体表示,美国新能源车市场现阶段还离不开中国企业供应链。基于美国国内的基建速度、电力配套、熟练工人配套等因素,预估3-5年内美国负极材料产能较难形成有效竞争力。

  3.电动汽车

  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大陆汽车出口总量491万辆,出口金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20万辆,占总量超40%。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中国直接对美国出口的纯电动汽车金额仅为3.68亿美元,美国市场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中的占比不足1%,这表明其在大陆汽车出口市场中尚未占据显著地位。

  因此,尽管美国对电动汽车关税的调整幅度最大,但对大陆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实际影响相对有限。

03

中国企业海外布局

  对于进军美国市场,目前,中国动力锂电池直接出口美国的规模也不大,提高关税对中国企业影响较小;美国是中国储能锂电池主要出口国之一,提高相关关税,对双方都将带来较大的影响。

  换言之,对提高储能锂电池关税,目前尚留有一年半左右的缓冲期,中国企业仍有“变局”机会。

  实际上,对于美国长期阻碍中国锂电池进入美国市场,中国电池企业早有预判,并已提前做好海外布局。

  5月15日,亿纬锂能在互动平台表示,动力电池方面,其目前没有直接出口美国的产品,关税新规对其没有影响;非动力电池方面,其已提前布局马来西亚工厂,规划了消费电池和储能电池产能,预计在2026年将可以支持对美国当地客户的交付。

  亿纬锂能认为,具备海外工厂和产能,从降低关税影响角度,将能够增强产品竞争力。

  实际上,除了出口电池,技术授权、海外建厂,早已成为中国电池企业“出海”的重要布局。

  宁德时代通过技术授权的模式,向福特、通用等车企输出电池技术;去年9月,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亿纬美国与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PACCAR 设立合资公司,将在美国有所布局;同月,国轩高科宣布将斥资20亿美元,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坎卡基县曼特诺新建动力电池超级工厂。

  而且不局限于美国市场,中国电池企业还瞄准其他海外市场进行了相关的产能布局。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远景动力、欣旺达等中国企业海外工厂已投产或在建设中,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密集释放海外产能,全球化布局即将进入收获期。

04

美国此举或将遭“反噬”

  需要提及的是,动力和储能锂电池市占率一骑绝尘的背后,中国在锂电池技术方面同样领先于全球,甚至目前在某些关键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较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凭借更低成本、更高安全性能、不含镍/钴稀有矿物等优势,已成为应用于动力和储能领域的主力军之一。

  数据显示,2024年4月,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方面,磷酸铁锂电池装机占总装机比例已超70%,且目前中国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已经支持整车续航超700公里,并实现2C及以上超快充,大大缓解了困扰电动乘用车用户的里程焦虑和补能焦虑。

  目前,包括大众、丰田等主流传统汽车集团均已加码磷酸铁锂车型,并视其为提高其电动车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布局。

  储能领域亦是如此。由于三元锂电池在储能领域应用受到限制,包括美国储能业主在内的全球多家储能业主,大部分以采购中国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为主。

  这主要因为,在中国、韩国、日本这三个锂电池强国中,只有中国拥有最先进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及成熟的电池供应链和产能。

  实际上,不仅电池层面,在材料层面美国依然离不开中国的供给。

  即使美国市场动力锂电池依然可以采购韩国和日本电池,但实际上,包括电解液、正负极材料等锂电池核心材料,中国企业相关产品也已进入日韩电池企业供应链。

  因此,业界人士分析认为,在锂电领域,目前美国对中国锂电供应链依赖较强,短期并不具备与中国供应链脱钩的能力。即使通过一系列法案、政策,提高了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但这对美国自身来说未必是件好事。一是,如在储能领域,美国储能市场目前很需要来自中国的磷酸铁锂电池,此时如提高来自中国的电池关税,最终也将由美国储能业主来买单;二是,动力领域,尽管美国有相当一部分电池采购自韩国、日本电池企业,但从上游供应链看,也将或多或少使用到中国企业供应的矿物和原材料,本质上还是要依赖中国的供应链;三是,提高关税无疑将会阻碍全球公认的高性能、高安全、高性价比的磷酸铁锂电池在美国市场的应用,或将使美国电动化相对缓慢,并将削减美国终端业主的全球竞争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