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拔高電池關稅!美國或将遭“反噬”

作者:電池中國網

  美國政府5月14日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将進一步提高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锂電池、關鍵礦産等産品加征關稅。

  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電池主要的需求市場之一,美國政府此舉引發業界熱議。與此同時,這将對大陸新能源電池産業鍊産生哪些影響?本文将從幾個核心層面解析。

01

提高關稅細則

  美國政府此次提高進口關稅,涉及锂電池及電動汽車産業鍊相關産品關稅的具體實施細則如下:

拔高電池關稅!美國或将遭“反噬”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稅率落地有2個時間節點,按其時間順序,2024年起,美國政府先将中國電動汽車關稅稅率從原來的25%提高至100%;電動汽車用锂電池及其零部件關稅稅率從原來的7.5%提高至25%;除天然石墨外,其他關鍵礦物關稅稅率從0提高至25%。

  非電動汽車用锂電池、天然石墨的關稅稅率将于2026年開始,提高至25%。

02

提高關稅差別對待

  根據市場相關資料,美國可能一時難以擺脫對中國锂電産業鍊的依賴,而此次美國提高關稅的影響,可以從锂電池、關鍵礦物、電動汽車等不同次元來看。

  1.锂電池

  國家海關總署資料顯示,2020-2023年,美國已連續四年成為中國锂電池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2023年,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锂電池金額達到135.49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20.8%。2024年一季度,美國仍然是中國锂電池的第一大出口地,出口額達29.08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22%。

  這表明美國對锂電池的裝機需求保持高景氣度,但是,由于目前美國尚未建構起完整的锂電産業鍊,且美國锂電池企業鮮有量産能力,其本地化锂電池技術和産能缺口較大,是以,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作為全球“锂電一哥”的中國的锂電供應鍊。

  市場方面,動力、儲能、消費類是目前锂電池最主要的三大應用領域,美國此次提高關稅,對應用于不同領域的锂電池也差別對待。

  動力領域,目前,中國動力锂電池裝機量已連續7年領跑全球,早已獲得包括特斯拉、豐田、大衆、寶馬、奔馳、福特等全球主流車企的廣泛認可。另一方面,美國此前已釋出《通脹消減法案》及相關法案,業界人士認為,結合此次提高關稅,透露出美國對中國锂電産業發展之快,而其本土企業難以追趕的焦慮,欲通過一系列政策以阻礙中國企業強勁的發展勢頭。

  此次,美國将動力锂電池于今年開始提高關稅,也反映出其提高中國動力锂電池成本,以阻礙中國動力锂電池進入美國市場的迫不及待。

  儲能領域,對包括儲能锂電池在内的非電動汽車用锂電池,美國将于2026年起提高關稅,此舉透露出相較動力锂電池,美國現階段對儲能锂電池的需求更加旺盛和緊迫。

  在需求端,美國儲能市場未來幾年内仍将處于高增長期,市場高景氣度将持續。

  EIA資料顯示,2024年3月底,美國大型儲能在建項目規模達11.6GW,相較于2023年6.7GW的并網規模,其大儲建設進一步加快,這将有望推動當地儲能裝機快速增長。

  供應端,據SNE Research資料,2023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靠前的8家中國企業合計市占率高達89.2%,市占率優勢凸顯。

  據粗略統計,包括特斯拉、FlexGen、Powin、Fluence、Primergy、Nextera、Energy Vault、SUNPIN SOLAR等在美儲能業主,已與甯德時代、億緯锂能、國軒高科、瑞浦蘭鈞、遠景動力等中國電池企業達成相關合作,預估相關儲能電池訂單合計或超60GWh。這也表明,美國儲能業主對中國锂電池的高依賴性。

  消費類領域,在包括電動工具、3C數位等在内的主要應用場景中,中國锂電池同樣是美國消費類電子企業主要的采購來源之一。此次,美國宣布将于2026年起,提高來自中國的消費類锂電池關稅,給中國電池企業留有一定的緩沖期。

  2.關鍵礦物

  資料顯示,繼美國财政部決定放寬動力锂電池用石墨、電解質锂鹽、粘合劑、添加劑等原材料進口限制後,此次美國将對電池用天然石墨等加征關稅的起始時間延至2026年,反映出中國天然石墨等材料供應的優勢地位。

  目前,全球負極材料主要産能集中在中國。有頭部負極材料企業人士向媒體表示,美國新能源車市場現階段還離不開中國企業供應鍊。基于美國國内的基建速度、電力配套、熟練勞工配套等因素,預估3-5年内美國負極材料産能較難形成有效競争力。

  3.電動汽車

  市場資料顯示,2023年大陸汽車出口總量491萬輛,出口金額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220萬輛,占總量超40%。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中國直接對美國出口的純電動汽車金額僅為3.68億美元,美國市場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中的占比不足1%,這表明其在大陸汽車出口市場中尚未占據顯著地位。

  是以,盡管美國對電動汽車關稅的調整幅度最大,但對大陸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實際影響相對有限。

03

中國企業海外布局

  對于進軍美國市場,目前,中國動力锂電池直接出口美國的規模也不大,提高關稅對中國企業影響較小;美國是中國儲能锂電池主要出口國之一,提高相關關稅,對雙方都将帶來較大的影響。

  換言之,對提高儲能锂電池關稅,目前尚留有一年半左右的緩沖期,中國企業仍有“變局”機會。

  實際上,對于美國長期阻礙中國锂電池進入美國市場,中國電池企業早有預判,并已提前做好海外布局。

  5月15日,億緯锂能在互動平台表示,動力電池方面,其目前沒有直接出口美國的産品,關稅新規對其沒有影響;非動力電池方面,其已提前布局馬來西亞工廠,規劃了消費電池和儲能電池産能,預計在2026年将可以支援對美國當地客戶的傳遞。

  億緯锂能認為,具備海外工廠和産能,從降低關稅影響角度,将能夠增強産品競争力。

  實際上,除了出口電池,技術授權、海外建廠,早已成為中國電池企業“出海”的重要布局。

  甯德時代通過技術授權的模式,向福特、通用等車企輸出電池技術;去年9月,億緯锂能釋出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億緯美國與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PACCAR 設立合資公司,将在美國有所布局;同月,國軒高科宣布将斥資20億美元,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坎卡基縣曼特諾建立動力電池超級工廠。

  而且不局限于美國市場,中國電池企業還瞄準其他海外市場進行了相關的産能布局。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甯德時代、億緯锂能、國軒高科、孚能科技、遠景動力、欣旺達等中國企業海外工廠已投産或在建設中,預計将于2025年開始密集釋放海外産能,全球化布局即将進入收獲期。

04

美國此舉或将遭“反噬”

  需要提及的是,動力和儲能锂電池市占率一騎絕塵的背後,中國在锂電池技術方面同樣領先于全球,甚至目前在某些關鍵領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較三元锂電池,磷酸鐵锂電池憑借更低成本、更高安全性能、不含鎳/钴稀有礦物等優勢,已成為應用于動力和儲能領域的主力軍之一。

  資料顯示,2024年4月,中國市場動力電池裝機方面,磷酸鐵锂電池裝機占總裝機比例已超70%,且目前中國磷酸鐵锂電池技術已經支援整車續航超700公裡,并實作2C及以上超快充,大大緩解了困擾電動乘用車使用者的裡程焦慮和補能焦慮。

  目前,包括大衆、豐田等主流傳統汽車集團均已加碼磷酸鐵锂車型,并視其為提高其電動車市場競争力的重要布局。

  儲能領域亦是如此。由于三元锂電池在儲能領域應用受到限制,包括美國儲能業主在内的全球多家儲能業主,大部分以采購中國磷酸鐵锂儲能電池為主。

  這主要因為,在中國、南韓、日本這三個锂電池強國中,隻有中國擁有最先進的磷酸鐵锂電池技術及成熟的電池供應鍊和産能。

  實際上,不僅電池層面,在材料層面美國依然離不開中國的供給。

  即使美國市場動力锂電池依然可以采購南韓和日本電池,但實際上,包括電解液、正負極材料等锂電池核心材料,中國企業相關産品也已進入日韓電池企業供應鍊。

  是以,業界人士分析認為,在锂電領域,目前美國對中國锂電供應鍊依賴較強,短期并不具備與中國供應鍊脫鈎的能力。即使通過一系列法案、政策,提高了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的成本,但這對美國自身來說未必是件好事。一是,如在儲能領域,美國儲能市場目前很需要來自中國的磷酸鐵锂電池,此時如提高來自中國的電池關稅,最終也将由美國儲能業主來買單;二是,動力領域,盡管美國有相當一部分電池采購自南韓、日本電池企業,但從上遊供應鍊看,也将或多或少使用到中國企業供應的礦物和原材料,本質上還是要依賴中國的供應鍊;三是,提高關稅無疑将會阻礙全球公認的高性能、高安全、高成本效益的磷酸鐵锂電池在美國市場的應用,或将使美國電動化相對緩慢,并将削減美國終端業主的全球競争力。

繼續閱讀